第十四章 朝中宰相轮流坐
第六节 老宰相
再说老宰相范钟,见右丞相杜范死了,工部侍郎徐元杰死了,左司谏刘汉弼死了,惊吓不小,心想,保命要紧,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上疏辞职,赵昀一概不准。
公元1246年十二月,赵昀调整了朝廷班子成员,范钟依然是左丞相,另提拔知枢密院事游似为右丞相,赵葵为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李性传同知枢密院事,陈韡为参知政事。
调整后,范钟依然致力于辞职,而刚提拔的右丞相游似和他关系不协调,经常磕磕碰碰,游似怂恿台谏弹劾范钟,两个月后,赵昀终于批准范钟辞职。
范钟的罢免颇有戏剧性,范钟虽然不时向赵昀提退休,可皇帝没批准,他也不敢不到政事堂上班,有天,老范坐在政事堂冥想磨洋工,有台吏在老范耳边说,有圣旨,老相公可以回家了。老范闻言,如释重负!宰相做得如此没存在感,让人叹息不已!
相比于老范,另一位留下的宰相游似,在历史上更没有存在感。《宋史.游似传》的篇幅不足七百字,通篇都是官职罗列。我们甚至不知道游似是哪里人,出生于何年?这样的人做宰相,注定难以长久。
公元1247年,赵昀罢免游似,对于宰相人选,赵昀环顾四周,觉得还是老师郑清之可靠些。四月,郑清之第二次出山为相,时年七十二岁矣。
中使来郑清之家传旨时,郑清之尚不知情,正在湖光山色中游玩,住在一座寺院里,一晚都没回来。第二天他才入宫拜见赵昀,磕头请求辞免,赵昀勉励他为国尽忠。
郑清之年齿衰暮,有忠心,可无精力,竟然将政事委托给妻子儿女处理,政治家哪里是人人能做得来的?他妻子儿女以此贪污受贿,社会名声很臭,赵昀也有耳闻,两年后,加了一位宰相,他是赵葵。
郑清之再相初期,赵昀特授赵葵为枢密使兼参知政事,命他督视江淮、京西、湖北各路军马,实际是将其作为宰相储备人选了,郑清之对赵葵也比较看重,对赵葵在前线的各项请求,都极端支持,因此赵葵督视军马之时,和蒙古军的局部战争都取得了胜利。经郑清之提议,赵昀故任命赵葵为宰相,作为郑清之的帮手。
赵葵是武将出身,史嵩之当政时,赵昀就欲提拔他为宰相,被史嵩之暗中使手脚,将赵葵好事搞砸了。此次如愿以偿,终于做了宰相。但是,赵葵很有自知之明,大宋宰相,几乎清一色是读书人出身,他赵葵没有进士身份,感觉很自卑,更为严重的是,朝中很多大臣议论纷纷,说宰相怎么不用读书人?此事再一次证明,古往今来,读书有多重要啊!
朝中大臣谁对赵葵为相反对最卖力?参知政事谢方叔!谢方叔这人,总的来说还算正直,但他的政治观点有些问题,那就是他偏向于与蒙古议和!蒙古灭国无数,它和哪个国家真正是“和”?要“和”也是缓兵之计。而赵葵却是坚定的主战派,两人政治观点有激烈矛盾,势必水火难容,再者说,谢方叔自己也有做宰相念头啊!
因此,谢方叔联合了朝中大部分主和大臣,攻击赵葵没有进士功名,担任宰相有违祖宗先例。作为历史旁观者,对历朝历代的政治斗争,如果忠臣和奸臣抗争,我们无一例外希望忠臣胜出,可是像谢方叔和赵葵的斗争,却让人郁闷万分,因为他们都属于忠臣,谁赢谁输都是损失!就如司马光和王安石,一个保守派,一个变法派,针尖对麦芒,让人遗憾万分!
赵葵外部顶不住舆论压力,内部过不了心理这道坎,因此无心工作,但求辞职!这就是忠臣的表现了,赵葵被别人议论,考虑的不是打击报复,而是主动退位。
赵昀被赵葵三番五次的辞职搞烦了,一年后,批准了,任命他为湖南安抚大使,还是让他担任地方军事主官,
赵葵辞职的第二年,即公元1251年,郑清之也提出辞呈,因为他实在是垂垂老矣。赵昀没准许。反而授予他“太师”的顶级官爵,他极力推辞。此前赵昀曾两次授予郑清之“太师”,郑清之都辞了。郑清之虽然借史弥远之手上位,但总体而言属于正人君子,特别是自己做了宰相,自己能够当家做主以后,他的所作所为是经得住历史检验的!惟一遗憾的是,他的家风有些瑕疵。
十一月,郑清之薨逝于宰相任上,享年七十六岁。赵昀追赠郑清之“尚书令”,追封“魏郡王”,谥号“忠定”。规格待遇真的不是一般的高!
同月底,谢方叔、吴潜被同时任命为宰相,徐清叟为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董槐为签书枢密院事。十二月初一日,谢方叔率宰执大臣上朝拜谢赵昀任命,赵昀告诫他们道:“朕看近年以来,朝纲废弛,时事乖张,所以同时任命两位宰相,希望你们同心同德,辅佐王事!”
谢方叔等忙回道:“臣等尽忠竭力,报答君恩!”
谢方叔等如何施政,下节具体再讲。
佐料:《癸辛杂识》别集下记载,端平年间,郑清之初次入相,声誉甚隆。此次再相,因其年老,政事多出于郑清之的侄孙郑太原,为公论不容。
郑清之再相推荐的人如周垣、陈垓、蔡荣等,都是小人,黄自然曾经上疏弹劾。赵崇隽上疏说郑清之昏聩,被解职;监察御史潘凯、吴燧弹劾郑清之党徒,被夺官,可见赵昀对郑清之极为信任和看重。
郑清之死后第二年,傅端、林彬之查访郑太原确实贪污受贿,窃取宰相权力,所以造成社会对郑清之的误解,赵昀撤了郑太原的官职,命他为郑清之守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