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听完这本书,我觉得很痛心。因为身边太多的家长对养育孩子就像个没有文化的“文盲”,而不自知。父母对孩子教育投入的竞争日渐激烈,每个学前儿童就已经奔波在各种兴趣培训班的路上,好像都害怕输在起跑线。这其中有多少是孩子的意愿,又有多少只是父母觉得好呢?
殊不知最好的教育来源于父母本身,父母的语言会对孩子的数学能力、空间推理、自身行为约束和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么 你是一位会共情的父母吗?你是一位会沟通,会交流的父母吗?下面就把书中的3T原则分享给大家。
培养数学能力的对话
共情关注:
你发现孩子想要自己穿衣服。
充分交流:
“你的小裤子上有5个扣子,能帮妈妈/爸爸把它们数出来吗?1个,2个,3个,4个,5个。好了,5个扣子都扣好了,现在你可以去上学了!”
轮流谈话:
让孩子负责扣纽扣,而你负责数数。
培养空间能力的对话
共情关注:
你发现孩子喜欢一个满是泡沫的浴缸。
充分交流:
“泡沫就像是一床巨大的白色被子。你看你的手臂上的泡沫,排成了直线的样子。哇,你看,我找到了一个圆圆的泡泡岛。它的四周都是水。现在泡泡慢慢靠近了你的手,但离你的脚趾还很远。”
轮流谈话:
“看看,你满手都是泡沫。除了你身上,哪里的泡沫最多呢?现在看看你的毛巾是什么形状?对,是正方形的。看看肥皂是什么形状的?对,是长方形。现在我们把肥皂放在毛巾里。你看,正方形里包含着一个长方形啦。”
培养自制力与独立思考的对话
共情关注:
你注意到刚刚起床的孩子,急着要去看外公。
充分交流:
“来,我们把衣服穿好,待会儿就要去看外公。这里有条紫色的裙子,还有一条粉色的。紫色的上面绣有漂亮的花朵,而粉红色的带有荷叶边。”
轮流谈话:
“你想穿哪一条?”
“粉色的吗?我以为你要紫色的那条呢!”
“你喜欢这条裙子是因为它有口袋吗?”
“原来如此,这样你就可以把外公给你的糖果装进去了。”
“粉色最好,因为它最适合用来不停地转圈。”
好好说话,共情沟通就是最长情的陪伴 。我也要努力做一位平和又长情的妈妈及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