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见是人们对人或事物抱有的固定不变的看法,这种看法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成见可以是我们对事物所形成的一种见解,也可以是预定的意见,更可以是固执不变的,或者未经证实的看法或偏见。
成见的产生,往往源于我们过往的经验,所受教育、所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以及个人的情绪状况等诸多因素。或许是因为一次不愉快的经历,我们便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了偏见;又或许是因为周围人的言论,让我们对某些群体形成了刻板的印象。之后,这些偏见和刻板印象就成了我们看待他人的有色眼镜,并由此失去公正的判断和决策。
所以,成见是一种认知的固化状态,如果我们对它没有有意识地觉察,它就会在我们心中悄然生根,逐渐蔓延,并逐渐成为我们心中的一座大山,横亘在我们与他人之间,阻碍着我们对世界的客观认知以及对新信息的接纳。一旦带有成见,我们往往就会只关注那些符合自己成见的信息,而忽视或曲解与之相悖的证据,从而陷入片面的认知误区;它更会让我们陷入自我设限的困境,无法突破思维的瓶颈,从而限制了我们自身潜能的发挥和自我全面成长。
所以,我们需要刻意培养自我反思的意识,时刻审视自己的内心,关注自己对不同人和事的反应。当觉察到自己对某人或某事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时,不妨停下来问问自己,这种情绪是否源于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