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幸福需要兼顾当下利益和未来利益,既有长远而有意义的目标,也享受实现目标的过程。影响一个人幸福水平的因素中,有40%的部分是个人可控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更加幸福。
幸福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你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让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更加幸福。
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关于什么是幸福,这本书给出了一个很实用的判断工具:用“当下利益”和“未来利益”作为横竖两个坐标轴,把人生模式分为四个象限。第一个象限就是重视未来利益,轻视当下利益的忙碌奔波型,这样的人认为现在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实现未来的目标,痛苦的过程是获得未来幸福的必经之路,这在心理学上有个词来形容,叫做“到达谬论”,意思是说,认为只有在达目的地那一刻才会有幸福。
第二个象限恰恰相反,完全只重视眼前利益,不管未来怎样,也就是享乐主义型,他们总是在寻找快乐逃避痛苦,认为充实的生活就是不断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不断享受短暂的快乐,就算没有未来的目标,也可以得到幸福。第三个象限是觉得当下利益和未来利益都不重要,放弃了追求幸福,也不再相信生活是有意义的,这就是虚无主义型,这种心态也叫做习得性无助,可怜这个象限的人,连前两种快乐都感觉不到。其实,这前三个象限,忙碌奔波型、享乐主义型、虚无主义型都犯了同一种错误,就是错误地坚持自己对幸福的偏见。在积极心理学看来,只有第四个象限是对的,就是兼顾当下利益和未来利益,既有长远而有意义的目标,也很享受实现目标的过程,这就是感悟幸福型,也就是积极心理学所提倡的幸福主张。
用一句话来说,积极心理学给出的幸福定义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意义,指的是目标感和使命感。这里,有必要区分一下快乐和幸福。快乐和幸福,都是一种喜悦和满足感,不同的是,快乐是短期的,是一种积极情绪,而幸福是持久并相对稳定的,保有积极情绪的一个状态。一个幸福的人也有不开心,但是总能比较快地恢复到常态,这就叫心理免疫力。非常好理解,一个身体免疫力好的人,不是不生病,但是他抵抗外界病毒干扰的能力比较强,就算生病了,也能比较快地恢复。
那么影响幸福的因素有哪些呢?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个人的幸福水平50%与基因相关,10%受到环境影响,40%是个人可控因素。基因是与生俱来,无法改变,这意味着有人先天就会比较快乐,而有人却更焦虑。所以,作者认为,每个人都不应该追求绝对的幸福水平,而应该在自己的原始幸福基准之上,通过努力,不断提升幸福水平,达到更幸福的状态。作者认为大部分的人在追求幸福上,都没有发挥出真正的潜能。
除去50%的基因影响,在10%的环境因素中,最让人感觉到迷惑的可能就是金钱,于是作者详细解释了金钱和幸福的关系。如果去问人们为什么要追求财富,可能大多数人的回答是,财富能带来幸福。真的是这样吗?心理学家发现,幸福与财富之间的关联性非常低,唯一的例外就是在一些极度贫困地区。数据表明,在印度贫困地区,财富对幸福的影响比在美国大得多。也就是说,只要你的生活已经解决了温饱,获得了基本的生活保障,财富和幸福的关系就不那么大了。其实不仅美国,在很多经济发达国家都发现,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幸福感的增强。原因就是,他们的经济状况已经超越了温饱基本线,在这条线之上,幸福和财富关系不大。这一结论告诉你,把追求财富当作人生目标,可能并不会保证得到幸福。
那怎么办呢?很简单,直接以追求幸福为目标。人在幸福的状况下,也就是生活有意义并感到快乐时,会更加激发出自己的潜力,也会有更大的成功可能性。因此,追求幸福不是牺牲成功,相反的,幸福的人往往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我们来总结一下第一个观点,关于幸福的定义。幸福就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也就是设定有意义的长远目标,并且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也感受到快乐。幸福水平受到基因、环境和个人可控因素的影响,每个人对幸福的感受范围不太一样,所以不应该追求绝对的幸福水平,而应该在自己的原始幸福基准之上,通过努力,不断提升幸福水平,达到更幸福的状态。以追求财富为目标,不一定能带来幸福,而以追求幸福本身为目标,却往往有助于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