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小区后门等个朋友。忽然身后有人喊我的名字,回头是一张熟悉的面容微笑在眼前。叫不出名字有些尴尬,大约有漫长的10秒之后,我终于说出了她的名字。一个久未联系的同事朋友,一段尘封的战斗往事。
2008年的春天,一场关于廉政的法律知识竞赛在省城举行。德阳代表队由市司法局纪检组长的刘伟同志领队,队员由三名基层司法所长组成,绵竹的蔡静、中江的张小蓉和我三人成队。代表队在德阳的国锽宾馆进行了三天的集训,厚厚一本习题集被分成三部分,三人各领一段,把学生的背功拿出来,发挥到了极致。在比赛中我们队一路过关斩将,杀入决赛,最终获得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
比赛过程还历历在目,充满喜感而记忆深刻。决赛中抢答环节,我们队一直抢不到答题机会。而我是本队负责按抢答器的,一直抢不到心里那个急啊,轻轻一掌拍垮了抢答桌,全场一阵欢乐的笑。抢答器每次都是绵阳代表队先亮灯,大家都觉得是抢答器故障。后来,组委会暂停了比赛,安排工作人员检查线路。设备当然是没有问题的,绵阳代表队由三名年轻的律师组成。他们确实是眼疾手快,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抢到也是理所当然的。我们队之后也抢到一道题,就此获得了第二名。
比赛中有一支代表队三个小伙一身整齐的警服亮相,赢得掌声一片。另有几支队伍普通话非常标准,如节目主持人一样让人陶醉。而我们仨人,从田野里来,一身的泥土和红苕气息,第二名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比赛中必答题环节,我们抽到的题目是"基层司法所的工作职责"。当我熟练地答完题目后,主持人问评委可以得分吗?评委回头问我,你回答完整了吗?我镇静自若地回答说,确实有一句没有答。那一句内容是是不准滥用警械具,我们基层司法所没有警械具。我们做的是基层民事调解工作,都是耐心细致做长嘴婆婆的工作,用不上。顿时,全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评委们都站起来了,大声宣布得分。
回到德阳,我们都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回归生活的本源。张小蓉消失在中江的人海,蔡静弥散在绵竹的酒香。而我,守望罗纹江潺潺的流水,醉老在花香果语里,像是不曾经历过的一场旧梦。
刚刚在路口轻轻喊我的是蔡静,现在是一名法官。她轻拍我的肩头,也拉开了记忆的闸门。那一段历历在目的往事多么美好,那一段拼搏历程如此煽情!
岁月无情,一别竟是十年,并肩的战友何时再携手,我深深地期待。
原稿:2018年5月16日
修改:2018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