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职场或生活中,是否会遇到这样的两类人:第一类人能力一般,但却自视甚高,认为自己无所不会;另一类人,学识渊博,却为人谦虚,虚怀若谷。
有时面对第一类人,真不知道拿他怎么办才好。直接和他说,其实你没这么厉害,又怕伤他自尊。但告诉他了,反而会引发更大的矛盾,他们的执拗用“不可理喻”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了。
1、他,自以为可以比肩名家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相声有新人》中的那对交大博士夫妻。在节目中,他们一上场不仅让郭德纲下不来台,两人还批判起了当下的相声界,现场的气氛一度十分尴尬。
虽说俩人接触相声多年,但明眼人看得出来是外行,连相声最基本的说学逗唱都没有掌握。而郭德纲并没有因此大怒,只是委婉地指出了他们的不足,也道明了自己的立场,可没成想,他们却急了眼。
最后在下台之前还自大的说:咱们走着瞧,今天是您不让我们过,明天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也许就是我们!
对于一个连基本常识都不懂的人,在相声泰斗面前还班门弄斧,临了还如此狂妄无礼和不自知,当然走在哪里都会被人们所诟病,更何况是受大众欢迎呢!
2、他,不擅长还喜欢强词夺理
我们身边就有这么一位同事,明明在这个领域只是个新手,明明自身在语言方面有残缺。
可每次,给他指出问题本身,讲出原因,并给出修正方法,然而,结果总是惊人的相似——我觉得没错,这样是对的,我还有证据。
他似乎心里有一杆秤,自己默默地将人群分了个类。一类是认为自己对的,就觉得这类人真诚可交,脾气很好。
每次其他人指出他的错误之后,他便有理由反驳了,为什么你们总是要抠字眼、吹毛求疵,你看别人就觉得没问题。
一类人则是以我为代表,估计在他心里,我们这类人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悍妇了吧,脾气暴躁,还满口胡说八道。
对于这类人来说,与之讲道理,完全没有任何功效,可以说是,雨点掉落在海里,荡不起半点涟漪。
反观,对我们来说,建议要及时止损,远离那些在不擅长的领域还拥有迷之自信的人。也许这耗费的时光,我们可以学习更多,成长更多。
3、她,不了解却要不懂装懂
朋友开了家培训公司,最近要外聘招生团队。说是聘请了一家很牛的团队,带头的传说中的业界招生神话。可前几天一起约饭之时,朋友却十分沮丧,压力很大,头发白了不少。
问他才知道:这个团队有明显的经验主义,一味地照搬套路;团队的专业性与职业性并不是业界传的那么好,似乎都是炒作的结果。
在他看来,自己从事项目管理和品牌工作这么些年,接触了很多的合作方,有建筑师、摄影师、各类供应商以及国内外的一些机构,其实从每一个合作方身上我或多或少都能学到一些东西。
尤其是越专业的团队,双方的合作过程不啻对自己也是一个从专业能力到职业性都提升的过程。说到自己曾经接触的一个团队,其中的人都是领域的专家。但接触时,他们却非常谦卑,承认在教育领域自己是外行。
但他们说,来前对情况做了尽可能全面的了解。虽然有不准确之处,但看得出来非常用心,方案也做了很多个性化的处理。在后续的对接中,从方案文件、现场汇报,到流程对接,都非常得体、专业、职业,让我获益良多。
相较之下,当前合作的招生团队在与我对接一些工作前,能够看出对我的企业几乎没有基本的认识。其实,这不仅仅是礼貌和尊重的问题,这足够说明很多人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还不自知。
对于这种“不自知”的人
专家有话说
要不断地提高自身能力和知识水平
更重要的是
要保持开放的求知心态
对待新事物时,时刻提醒自己
我可能是无知无能的
最后,要多与人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