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8日 星期五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普通读者》虽然让我这个文学水平有限的人读起来有点吃力,但那些有趣的比喻和恰当的对比还是让她的书评对我产生了致命吸引力。
非常高兴她点评莎士比亚时代,也是伊丽莎白女王时代的戏剧的优缺点。她还区分了读小说与读戏剧的个人感受,精辟而经典。启迪懵懂。
此书含金量很高,比她的小说有意思多了。
《普通读者》一点不普通。大爱!
2016年11月26日 星期五
还是焦躁之心在作祟,即使再好看的书,碰到有点看不懂时,没有停下来反复品味,依旧囫囵吞枣,尽快读完。结果自然是消化不良。
以下是在《普通读者》中的摘录:
1、 因为作家有两种,一种是牧师,他们拉着你的手,一直把你领到神秘的殿堂;另一种是普通人,他们把教义包藏在血肉之中,描绘出整个世界,不剔出坏的方面或强调好的方面。
2、我注视的世界是我自己;我的目光投向我自身的微观世界;而另一个世界我只把它当成我的地球仪,有时为了娱乐转动一下。(木.琼森)
3、我们往往只阅读过去时代最杰出的著作,所以容易忘记文学作品有多么大的强迫力:它不肯让人被动地阅读,而是抓住我们,阅读我们;嘲笑我们的成见;质疑我们习以为常的原则;并事实上把我们分成两半,使我们在享受的同时放弃或捍卫自己的立场。
4、因此蒙田以其不可抑制的活泼在无数古人中脱颖而出。我们一刻也不会怀疑他的书不是他本人。他不肯说教,不肯布道,他总是说他和别人一样。他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把他自己写下来,为了交流,为了说实话,这是一条‘崎岖的道路,没有看上去那么好走’。
5、能够轻松地与邻居谈论他们的娱乐、房子或争吵,并真正喜欢与木匠和园丁讲话的人是幸运的。交流是我们的主要任务;社交和友谊是我们的主要乐趣;阅读不是为了获取知识,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把交流扩大到我们的时代和地区之外。
伍尔夫夫人的评论是让作家与其作品拴在一起,显然对两者都感兴趣。
通过广泛的阅读,左右逢源,信手拈来,互相佐证。精粹浮上来,渣滓沉下去。
篇篇都是佳作啊!除却崇拜,只有望洋兴叹。
有趣的是,她认为汪洋的文学之海大部分都是文学垃圾。被她拣选出来评鉴一番的作家们可以含笑九泉了。
好的书评人很了不起!
2016年11月25日 星期五
加拿大作家奥黛丽.朗宁.托平的《鹦鹉查理》刚刚看完。
惋惜之情未了,去和自家笼子里的虎皮鹦鹉聊了会天,告诉它这个同类的故事。
“小虎”扑扇着翅膀欢乐地应和我,不知听懂没有。
小查理是一只感动美国的中国鹦鹉。作家在香港把它买下,那时它已经会说中国话,包括脏话。它给托平一家带来很多欢乐。带给读者的更多。
谢谢小查理,也谢谢超级有爱的五个女儿的作家妈妈。
2016年11月28日 星期一
匆匆翻完美国作家乔纳森.萨弗兰.弗尔的《吃动物——一个杂食者的困惑》。
心里有点难受,没有仔细看的原因是害怕那里面有太多黑暗的东西。
人类有时谦虚地承认自己也是动物,又骄傲地加上”高级“两字,更是大言不惭认为自己是万物之灵。
正是这样的万物之灵,残忍地剥夺无数异类的生命,只为口腹之欲或者情绪上的需要。
小时候喜欢踩蚂蚁,捉蚂蚱,逮螃蟹,还喜欢看宰年猪。
待宰的肥猪惊声尖叫,宣告养猪人一年的辛苦到头,喜庆的时刻来临。若是谁夸奖待宰之猪又肥又壮,那养猪人眼角的皱纹便喜悦地加深。
每当此时,我毫无怜悯之心,伸长脖子去看明晃晃的长刀如何插入那猪的脖子。有人在刀口处接着一个大盆子,热气腾腾的鲜血自喷射状到滴水状流入盆中,一滴也不曾浪费。
看得津津有味,想着晚上可以喝新鲜的猪血汤了,猪血嚼起来还叽咕叽咕的,很特别。
我难道不残忍吗?集体潜意识吗?
2016年12月1日 星期一
午睡之后,睡眼惺忪地看完莎翁的《第十二夜》。
剧情设计老套,又是阴差阳错,又是双胞胎,又是女扮男装。莎翁总是喜欢用这样的梗来捉弄剧中人物。还有那莫名其妙、一见钟情的爱情。
丰子恺先生的《还我缘缘堂》让人一见倾心。
民国时期的文风,儒雅的气质,赤诚的心,都是捕获我心的利器。不愧是随笔大师!
先生崇尚简单的生活,尊重天真纯洁的儿童,胸怀博大、悲天悯人,同时在美术、音乐、文学、教育等多方面成绩斐然。
2016年12月2日 星期五
送宝贝上学,买菜,回家有点累,赶紧打开丰子恺先生的书,徜徉于吴侬软语般的情怀。
烦躁的心渐渐安静。
先生的《我的苦学经历》,明里是回忆求学经历,暗里是鼓励青少年珍惜时光与良好的环境,用功读书。
每每看到这样的文章,心有悔意。从前一向散漫,学习上没有下苦功,一事无成。
后一篇《儿戏》颇有趣。先生从两个小孩为争一块木头而打架的事中分析个人与个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国际的事如同儿戏,或等于儿戏。
2016年12月5日 星期一
午间的暖阳驱散晨起的雾霾。关掉手机,准备吃点东西,并细读《还我缘缘堂》。
丰子恺先生的随笔都是细腻的生活感受。久远的事从他激情充沛的笔尖,诗意般勾画出来,让人感觉特别舒服。非常养心。
2016年12月13日 星期二
周黎明的《影君子》阅读完后了解到更多电影的知识。他的文字很浅白,思想却周到,时不时加点小幽默。谦谦君子之风。
《影像中的地方》一文引用学者凡海姆的话——品牌就是形式大于内容。是在说电影吗?在说国内电影吧?
《影,君子——一个影迷的<论语>心得》一文很有创意,古今结合。
作者把《论语》中孔子的话放到电影环境里来解读,举出例证。到底是谁在证实谁?孔子泉下有知,会说点什么?
《托尔斯泰谈电影》让人兴奋。
书末的《后记》让人叹息,又励志。
2016年12月13日 下午
走在路上回忆起《还我缘缘堂》里的一篇关于国人嗑瓜子的文章。
丰子恺先生非常细致生动地描述了国人嗑瓜子的动作、情绪以及社交作用,让人忍俊不禁,拍案叫绝。
无独有偶,严歌苓在小说《扶桑》里对中国女人爱嗑瓜子也有详尽描写。正是扶桑嗑瓜子的样子吸引住白人小孩,害他相思一生。
中国人确实爱嗑瓜子,即使在今天,物质如此丰富,国人在闲谈、无聊、看影视时,嗑瓜子仍是必须的。绝对是国粹。
莎翁的《冬天的故事》,结局圆满。美丽的皇后以雕像的方式“复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男人的猜忌多么可怕,再好的朋友之间也会保留自我的。
莎翁的故事,情节总是很简单,感情总是很激烈。
看书之余,我喜欢看《晓松奇谈》,高晓松的知识很丰富。
今天在图书馆借了他的《鱼羊野史》。好奇怪的名字。他讲历史全是大白话,有趣。他强调文史不能分家。
止不住地汗颜,历史知识总记不住。去看《吴姐姐讲历史》来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