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曾说过:“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姥姥在世的时候,妈妈他们这些儿女自己知道自己从哪来,也有属于自己的归家路,这时家是家,是我们活动的根据地,家乡是家乡。可从姥姥逝去的那天起,那个家不再是家,那个曾经给予我们无限温暖的家乡也成了我们日后再言的故乡。有饱含深情的怀念,也有苦不堪言的心酸。但愿,作为子女的我们人生不会留有遗憾。
姥姥走那天是平安夜的前一天,天气有些恶劣,感觉格外的冷。按照农村的习俗和讲究儿,舅舅请来了村里的指使人儿,帮忙操办丧事。大门口挂起了幡子,在冷冽的西北风中飘荡,有些凄凉,也有些孤独。从上午开始,家里来了好多不认识的亲戚,手里都提着“包袱”纸,来送姥姥最后一程。屋里屋外全是人,时不时传来亲人们悲痛欲绝、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我和妹妹不自觉地就跟着抽噎起来,不知道姥姥能不能听到我们的哭喊声,不知道姥姥知不知道我们有多么不舍、多么难过。其实,我们都知道,姥姥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我们再也不能牵姥姥的手往前走,不能再享受和姥姥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这一刻,我好想回到7年前,我们一帮孩子围着姥姥转,是姥姥子孙满堂、承欢膝下享受天伦之乐的情形,那时候姥姥没有患阿兹海默症,腿脚还灵便。
我们总在感慨时光飞逝,总希望时间可以放慢脚步,可以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忙碌着我们认为重要的事情。时间真的是不经意间从指缝间溜走,我们一天天长大,父母一天天苍老,姥姥也渐渐地步入耄耋之年。按照姥姥的之前的身体硬朗程度来讲,我们以为只要我们悉心照顾,姥姥还可以再陪伴我们好多好多年,感觉姥姥离开我们的这件事尚远,不曾想,一下子就到了眼前。我们知道人生无常,生老病死这件事,是自然常态规律,并非人为能左右。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人活着的时候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人生不留有遗憾。姥姥这一生育养了六个子女,三儿三女,个个都很孝顺,家庭也很和睦。姥姥在世的时候,子女轮流照顾,就算到了生活不能自理时也是尽心尽力、无微不至,就连我们这些外孙也是常伴左右。孝顺,是我们作为子女、作为小辈儿的本分,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姥姥在,家就在,根据地就在,我们就有念想。以往每逢佳节,一大家子都奔赴姥姥家,满满两大桌都坐不下,大家欢聚一堂,围着姥姥热热闹闹过个节。每次,姥姥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满满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相聚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而今大家再聚在一起,不逢年不过节,是因为姥姥走了,氛围不对,感觉也不对,不可能有丝毫相聚时的喜悦,没有欢声笑语,全是痛彻心扉的哭喊声和难过。我们都回来了,不知道姥姥您看到了吗?
大堂里,来了一波又一波的人,悲痛欲绝的哀嚎声跌宕起伏。来往的人进进出出,开门、关门时总能吹进一阵冷风,摆在姥姥前面的那盏油灯被小心翼翼的护着,生怕灯灭了。要知道,按照我们这边农村的丧葬习俗要求,停丧期间,这守夜人也要及时点灯,这盏油灯是万万不能熄灭的,故这盏灯被叫作“长明灯”。据说,人走了以后,必须走黄泉路,那条路十分黑暗,人的魂魄害怕走那条路,会因为害怕拒绝上路。所以才要点上一盏长明灯,为其照亮前行的路途,早日找到自己的家。这也是寄托思念的一种方法。
姥姥走了,她将会去何方?人是不是真的会有下一辈子?如果有,下半辈子我们还会再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