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发现院子前面的柳树已经抽出新芽,春天到了。自2014年上大学开始,这是我第二次见到故乡的春天。上一次还是2018年考研复试结束顺便回家住了一段时间,却还是错过了河边桃园的桃花,期待今年的桃花盛开。
在我的记忆里,关于桃花有两件比较重要的事:一是故乡,故乡的桃花连成片的几乎有几十亩。桃花有个特点就是花期很短,以至于在高中的时候半个月放一次假却也常常错过。偶尔花期恰逢我的假期,城里高中开往家的班车就会沿着桃园旁的公路开足足二十分钟,扭头看着窗外繁花似锦,听着车里外地客的赞叹,这应该就是我对家乡十六七岁的回忆。家乡的桃花虽然面积大,但是遗憾的是品类却很单一,远看十分震撼,近看却是千篇一律的桃红,不免有些乏味;幸而后来另一个地方的桃花填补了这个遗憾,我的大学。大学在一座小山城里,依山傍水,小巧而有情调。而我的大学处在这样一个山清水秀的城市里,自然学校里也有山、也有水。山,我们叫他翠屏山;水,我们叫他求索溪。求索溪一岸是银杏,一岸是桃花。秋天银杏叶落满人行道,这是另外一幅美景了。春天,学校的桃花有红有白,甚至一颗桃树上红白相间。即使只有几十颗桃树也引得游人如织,不仅是同学们,还有这个城市里的居民。学校是完全开放的,而城市的居民也乐于把学校当成是一个大型的公园。
毕业以后就再也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银杏和桃花,读研的学校古朴而厚重,主干道两旁种满了梧桐,粗壮的梧桐彰示这它悠久的历史。但是却无法带给我如三峡大学的桃花和银杏这般的回忆,尽管三大历史只有短短二十年。
是梧桐不如银杏吗?我想不是的。同样是一条长江,李煜眼中是“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杜甫眼中是“月涌大江流”,同一个意象竟然能给人截然相反的情感,所以说,景没有高下之分,美不美完全取决于看得人当时的心境而已。梧桐和银杏桃花都很美,只是本科的时候的时候初入大学,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父母,享受着放飞自我的快乐,我轻松惬意的在求索溪旁看对岸的桃花、爬上翠屏山顶俯瞰山下的游人、坐在银杏树下的石凳上恋人相拥。而读研,忙于做实验,写论文,每天只剩下行色匆匆,自然无法感受到梧桐之美。也许还有一个原因:宜昌和三大已经是过去式时,平时只能出现在记忆里,人的记忆总是会忘掉那些不好的,而只留下那些值得怀念的在剩下日子里反复咀嚼。而合肥和工大是正在进行时,也许等我明年离开合肥也会开始怀念合肥工业大学的一草一木,只是现在不知道以后怀念的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