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闲散

科技的进步带来效率的提升,却也剥夺着工作与生活的边界。一通电话或是一则消息,就能把我从松弛状态中拉回到工作状态,大脑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这种随叫随到的工作模式不该成为常态,它剥夺了本该属于我的闲散时间。恰好读了罗素的《赞美闲散》,我觉察到是时候脱离这种苦境了。

1

“现代科技使一定限度内的闲暇成为可能。它不再只属于少数特权阶级,而是一种可以在整个社会进行平均分配的权利。拼命工作是奴隶的道德,现代社会不需要奴隶制。”

书中举了生产别针的例子,假设发明了一项新技术,同样数量的人生产出的别针由此翻了一倍,但世界消耗不掉这么多别针。理想条件是将工作时间缩短为四小时,但现实是继续推行八小时工作制导致别针生产过量,一些雇主走向破产,一半参与别针生产的人迎来失业。

市场是非理性的,当工作至上的模式成为了惯性,不停歇地运作下去时,强行中断不可取,需要徐徐图之,将其速度渐渐减缓下去,这需要多股力量的干涉,不仅是政府外部的干预,还有企业内部的改革。

科技的进步是为了解放劳动力,而非承担更多的工作。

时间能够证明一切。

2

既然不能期待环境的改变,就由我们自己来做出选择。

如果想要更高的工资、更好的发展前景,那就去打拼;如果想要工作与生活平衡,那就选择安稳。

凡事皆有代价,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

在《无人知晓》播客的最新一期《够与多》中,孟岩提到了内心的富足与平静。相比于无止境的欲望,内心的满足感更为重要。

你羡慕别人拥有的,可你却拥有别人所没有的。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3

“闲暇是文明的必要条件。在过去,只有通过多数人的辛劳,少数人才能获得闲暇,但多数人的辛劳之所以有价值,并不是因为劳动是好事,而是因为闲暇是好事。”

正是在闲散的时候,我们才有空思考生命的意义,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些灵感不会在你忙碌的时候到来,恰巧是闲散放空的时候,灵感就像是蝴蝶一样翩翩起舞到你的面前。你可以轻易地用思维轻轻将它网住,灵感就这样自然而然地流入心中,转化成另一种实质性的东西。

物质生活的富足无法替代精神世界的丰富,利用好闲散的时间学习“无用的知识”,开阔眼界,独立深度思考周围的一切。

将小我置于更广阔的世界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英国作家罗素的哲学随笔《赞美闲散》,从工作、教育、爱情、社会、文明五个方面多纬度进行剖析。 独特新...
    误入尘间阅读 187评论 1 2
  • 粗读《金钱与好的生活》 不怕你笑话,拿起这本书的初衷纯粹是想赚钱。早就不记得最初是在哪时哪地哪种情境下与这本书邂逅...
    凫水阅读 2,031评论 0 2
  • 雀善王朝的国民与他们的异国同胞一样对血肉繁育与虚无消逝之神之神艾因有着同样的狂热崇拜。他们的学者尊艾因为原初之神,...
    彭㝡阅读 307评论 1 2
  • 前言 Google Play应用市场对于应用的targetSdkVersion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从 2018 年...
    申国骏阅读 64,762评论 15 98
  • """1.个性化消息: 将用户的姓名存到一个变量中,并向该用户显示一条消息。显示的消息应非常简单,如“Hello ...
    她即我命阅读 3,284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