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吧,读书无用论比较火热,那个“读书”一般都指的是上学。
而我想说的这个读书是指读文学作品之类的不能直接获取经济利益的或者是跟工作无关的“闲书”。
这是我一直想写的一篇文章,甚至可以说是最想写的一篇。
因为我就是在一直读“闲书”。
当你问出或者想过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其实已经默认了一个前提,那就是你花费时间和精力做的事情一定要有价值或者得到回报。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都行,但是一定要有回报。而且要和付出相匹配。
就算是看电视剧和电影,也是为了放松心情或者获得快感,这是精神上的回报。
如果什么都没得到,你就会想我为什么要做呢?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却可能一无所得,那我图什么呢?
如果什么都没得到或者得到的不够多,你就会不想去做了。
这个回报一般来说都是物质上的,确切的说就是金钱收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无法在市场上通过买卖交易定价,那它的价值是不被市场承认的,从广泛意义上来说是不被社会承认的。
从职业上来说,家庭主妇便是。因为不进入市场,不能带来金钱收入,所以它的价值被低估了。
而且在大多数人眼中,能称得上是有用的事情的那些,不仅要有回报,回报还要迅速。
因为大部分人无法忍受拼命投入但是没有任何回报,甚至还要自己掏钱的漫长萌芽期。
如果有一件事有长久的投资回报期,大多数人可能也就把其归为无用的一栏。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慢钱就不是钱。
可能你寒窗苦读多年还没有别人搞短视频之类的挣得多。
因此读书无用论曾经甚嚣尘上,有许多拥护者。
你可能会说,有很多人通过拆书稿或是写书评之类的赚到了钱。
但那需要功底的,不是一招一夕能够练成的,投资回报期比较长。
而且它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了,优胜劣汰之后,剩下的都是头部。
这些头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垄断,分走了大块的蛋糕,新进入者难以出头。
除非你确实很有才华,但大多数人并没有。
当作家就更难了。
而且由于幸存者偏差,你看到的都是成功的案例。
那只占一小部分。
而那些无数的失败者悄悄陨落,无声无息,连个水花都没有。
所以说,读书的直接经济价值确实十分有限,投入回报比比较低。除非你极有才华,想从这方面赚到钱是不容易的。
那为什么要读书呢?
不为了物质回报,就只剩下精神回报了。就是因为喜欢读书,我才去读书。
说真,我之前从来没有想过读书有没有用的问题。
小时候的选择不会考虑金钱,不会考虑未来,就是单纯的喜欢。
从小读到大,因为喜欢,也因为习惯。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精神回报的形式。读书让我思考,也让我感到充实。
从小学开始养成读书习惯后,不管有多忙,每天都喜欢读几页书。
尤其喜欢读纸质书。
我觉得没有什么能够替代摸到纸质书的那种触觉,没有什么能够替代忙里偷闲读几页书的那种满足。
我不知道在现在这个金钱至上的时代现在还有多少人坚持读书。
我也说不清读书到底带给了我什么。
如果不读书,我会变成什么样子?
没有假设,也不会重来。
反正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现在的样子是哪个样子?
我也不知道。
只是想起了三毛的一句话。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其实说到精神回报,说到有趣,现在有这么多比读书更有意思的事情,刷个小视频,刷个微博之类的。
也有人觉得每天刷公众号可以替代读书。
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还是很不同的。
读书的时候,你是自己接受了信息。面对这么一个故事可能你会有自己的思考。
而视频,公众号早就经过了二次加工,有的看似是客观的介绍,不知不觉间就会夹带私货。
而你看完,觉得写的或者剪的真好,我也是这么想的。
你真的是这么想的吗?
不,那只是错觉。
真相是什么?
是你没有思考,只是被动的接受别人的观点。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是因为公众号或者视频都很短,你没有时间去思考,可能就会接受了。
二是他们都是观点鲜明的。他们选取的片段也都是能够佐证自己观点的,不能的那些就不选,如果你不自己看,你永远不知道你错过的是什么。然后就这么接受了别人的观点,还误以为是自己的。
就像那句不知道被引用了多少遍的名言: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我们觉得真是对啊!然后就拿来佐证勤奋的重要。
其实之后还有半句。
那百分之一的天赋是很重要的。
发现什么了吗?
你们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人家在强调天赋,而你们在强调努力。
如果别人断章取义,然后传播,不明所以的我们很有可能傻傻的去相信。
换句潮流点的话就叫带节奏。而我们是被带节奏的。
而带节奏的人他们掌握了信息,传播了观点,可能看着傻傻的我们,发出轻蔑的嘲讽:他们真是傻啊!
看到这儿,你可能觉得说很有道理,但是书不也是有鲜明观点的吗?跟这些有什么区别?
书的确是有鲜明观点的。
不过我觉得它最大的好处是它一般比较长,这就让我们花费比看一个视频或者读一篇公众号的时间的来读。你在上面花费的时间越多,你思考的概率就越大。
而且书的形式大概率是很温和的,不像视频有声音和画面,这很可能干扰你做进一步的思考,不像公众号那么标题党,那么用蹭时事热点带节奏,所以你更有可能沉下心来,去体会、去思考。
还有书的门槛相对于视频或者公众号是比较高的,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出书,就算出了书也不会有那么大概率被你看到。所以你看到的书大概率质量高一些。
而且我最喜欢的是读书的体验。
这绝对是跟刷视频或者公众号不一样的体验。
它会让你从现实的琐碎中暂时抽出身来,有那么几个小时宁静的时光。
这是很难得的,也是那些碎片化的信息给不了你的独特的体验。
最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当你刷了几个小时视频或者公众号,你可能有一点点收获,但更多是感到空虚。
你问自己,我这几个小时干了些什么?
我好像什么也没干。
而当你花费几个小时读完了一本书时,你会很有成就感。
你会想,呀,我读完了一本书耶!
然后因为长时间的沉浸,你更有可能会思考些东西。
这才是真的属于你的东西。
说到这里,我好像懂了读书究竟带给我了什么。
是的,读书没有让我赚到过钱,没有给我带来什么物质回报。甚至,我还花费了大量的钱买书。
但至少,我不会在没有充分了解一个事件、一本书、一部电影、一个人的时候,就随大流给出我的评价。
如果我表达观点,那一定是经过自己去体验,去反复思考,才慎重的给出我的评价。
我不会随意的去指责,去怀疑,去谩骂。
而更多的是温和,是包容。
读书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我沉稳的性格,有定力,不迷失。
在这个人人都是发声者的自媒体时代,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
永远保持谦虚,永远坚持学习。
这是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最重要的特质,这也是读书带给我的最珍贵的礼物。
我认为付出想要得到物质回报并没有问题,也可以用得到的物质回报的多少来衡量一件事有没有用。
大多数人希望这个是金钱回报。
这是最普遍的人性。先生存,然后才能有生活。
但我真的希望,那个回报更多的是精神回报,是为了心灵上的充实和满足。
毕竟那么久,我们已经花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追求金钱了,也该给精神一点回报了。
最后,真诚的希望你自己抽出一点时间去读一本好书。
首发于此,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