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分享给大家一些实用具有操作性的方法,这些方法不仅仅适合学习,也适用于生活,将来进入职场,就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记住,看书不能改变现状,思考也不能真正改变现状,真正能改变现状的是经过思考的行动!
我发现大学生朋友最大的困难在于无法为自己的命运做出独立的选择。
不会选择,不敢坚持选择,不断选择,这样的年轻人从大学毕业进入职场,还是会纠结,还是要浪费很多时间迷茫。
对于没有方向的大学生只提供方向是不够的,还得提供方法,否则,他们会因为没有实际进展而陷入更深的迷茫中。
有没有什么方法能高效地帮助到他们?
我没有标准答案。本书中的建议未必最适合你,也未必是最好的方法。
1. 专业好才能就业好?
我想告诉大家几个事实:
1.很多专业名称很好听,但就业率却很低。
2.绝大部分大学生没有真正了解自己就读的专业。
3.毕业后换专业甚至跨专业找工作的人越来越多。
在大学,读什么专业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学会独立学习,把知识转变成个人的能力。我想推荐一本书,大前研一的《专业主义》,这里面的观点值得大家思考。
很多大学生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专业,你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
通过关键词找到这个行业的网站,再找到这个行业的期刊报纸,然后通过期刊报纸上的曝光率找到这个行业里面的名人,加入他们的虚拟社区,结识可以沟通互动的草根网友,了解圈子内的文化后慢慢通过社交媒体找到和行业内强人互动的渠道。这样的方法,不只是可以用在分析大学专业上,还可以通过这个训练学到一点高效搜索和整合情报的方法。
2.我想换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
什么是专业?
专业是将来走到社会上能够让自己生存的一技之长。
专业不等于爱好,也不等于毕业证。所谓专业,就是不管你是否喜欢它,都必须经过大量艰苦的专业训练才能成为“专”才,然后靠它就“业”。
要知道,把自己的爱好当工作对99%的人来说是一种奢望,最现实的选择是通过大学四年学习让你拥有一技之长的技能。一个人只要有了一技之长,就能立足社会,将来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发挥的空间机会就会很多。
抱怨自己很努力却没有成效的同学,也许要反思一下,真正的问题不在专业,而是你根本没有适应和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
大学里的专业学习,好比学做饭,只要肯学都能学会。除非你要成为顶尖级的大厨,才需要点厨艺天分。除了个别专业,当今大学里面的功课,并不要求你有多么高的智商和天赋。
绝大部分“天才”是经过艰苦的专业训练后拥有特殊技能的人。其实,最好的天赋也需要不断修炼才能成器,“勤奋+坚持”是打败天赋的最好武器。
换专业前需冷静思考三个问题:
第一,你了解自己的专业吗?
第二,你了解自己想调换的专业吗?
第三,你想过十年后社会更需要哪种人才吗?
当然,我不建议大学生强迫自己去学自己完全没兴趣的专业,我只是提醒,在说爱或者不爱一门专业之前,至少要能说出这个专业是学什么的,将来能够在哪些行业、哪些岗位,发挥怎样的作用。假如对这个专业一无所知,那为什么这个专业适合或者不适合你?无论理由是什么,都显得苍白。
在了解专业后,先试试能否培养出你对专业的热情。任何行业做到精深,都不愁就业,也不缺成就感。
选择所谓的“好”专业,也要考虑将来尽可能利用你家庭的人脉资源。没有背景的人,选择一门相当艰苦、技术含量高的专业,将来总可以靠它吃饭。
3.我们能够又通又专吗?
我的看法是:在走向通才的路上,得先在某个方向成为专才。
多种思维模式,办事方法(读书人不谈钱,商人不谈感情……)
这个世界上问题的解决模式无非是“老问题老办法,老问题新办法,新问题老办法,新问题新办法”这四种。等进入其他领域后遇到问题时,我会试着用过去学习到的方法去解决,大部分效果还不错。
别人奇怪为什么我在新领域学得快,其实,我的大脑不过在调用过去已经熟练掌握的重复性框架。
这也是会读书和不会读书的人的区别。会读书的人看懂别人思考的框架,不会读书的人记住别人思考的结论。
不要因为某个框架在某些领域证明很成功就形成对它的依赖。我很喜欢卡斯帕罗夫在《棋与人生》中的说法:当你依赖某种模式获得巨大成功时,它就成为你最大的弱点,你看不见,但你的对手看得见。
我现在的习惯是为自己的大脑多贮存几种框架,遇到事情时,用不同的框架对比思考,这样更容易做出更好的选择。冯仑说过一个人要做大事业必须会说四种话:“官员的话,学者的话,商人的话,江湖的话。”四种话,就是四种话语结构。如果你有训练这些讲话的模式,那么与人沟通起来更顺畅。
任何行业的思考模式都需要学习。学习一个思考框架要经过“摸索→模仿→记录→表达→复用→优化”六个阶段。
如果只是模仿不去总结,就会停留在表面的层次。所以,管理学要求把你实践过程中的行为、数据和经验记录下来,慢慢地,这些记录的内容,就会变成你的财富。这时,你可以把经验分享给别人,这就进入表达的阶段。
一旦其他人借鉴你的思考框架,那么你的思考框架就证明是可以复用的好框架。这不仅仅是你个人的经验,还可以成为组织的经验,大家可以一起持续优化和完善它。
建立思考框架的方法,对大学生而言不妨开始学一点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