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风夹杂着雨滴忽然袭卷进来,猝不及防,浇灭了杜甫手里摇曳的一抹亮光。
杜甫诧异地抬头,豆大的雨点毫无阻隔地拍打在他的脸上,而原本应阻挡这一切的茅草屋顶此时却像呼啸的海浪一般翻卷,被秋风无情地剥离下来,瞬间淹没在漆黑的夜色当中。看着这一幅景象,杜甫一时竟不知怎么办才好。天色已然昏暗,茅草是决然不可能再找回的。但没有了屋顶,难道就这样挨到雨停吗?浓墨般的天色无尽地铺展开,没有一丝光亮。
一只小手扯了扯杜甫的袖子,他一低头,对上了孩子的眼睛。孩子动了动冻得发白的嘴唇,仿佛在说着什么。但风太大了,杜甫把耳朵凑近,也只听见了一个字,“冷”。他一阵心酸,把孩子尽量护在自己身下,然后双手又握紧了刚刚熄灭的蜡烛。这蜡烛是朋友送他的,在这四壁皆空又没了屋顶的茅草房中,算是最奢侈的一件物品了。他本不肯轻易拿出来用,可无奈这一晚上太冷了,才狠着心点燃。但这雨点一落,却是想浪费都没有办法了。他苦笑着,躬起自己瘦弱的脊背挡住雨,想再次点燃这根蜡烛,但却连一点火星都没冒出来。徒劳地尝试了几次,他垂下无力的手,蜡烛滑落在湿透的床上,杜甫清晰地感受到了一滴滚烫的泪滑过他冰冷的面颊,融在了同样冰冷的雨水中。
自己怎会落得如此的境地呢?无边的黑夜中,哪里还能亮起一盏灯呢?他曾伴着一豆油灯、一轮高悬的明月在寒夜中苦读;也曾提一盏纸糊的灯笼,在无星的夜色中行过几里路程;还曾经在上元节的盛会上,望着千万家点亮的灯火,年轻的心激动得不能自已。如今却连一点摇曳的火光都不可求得了吗?
湿透的衣服紧贴在杜甫的身上,仿佛也要在骤雨中寻求庇护。他举目四望,雨已洗彻了草屋,屋内泥土地上被冲出了一道道沟痕。
他再次想起了上元节时,在街道上、房屋中点燃的,照耀得星空失色的那一盏盏灯。
他想起了,自己的少年,勇敢无畏。他记得,自己策马在广阔的平原上,扬鞭一指远方缓缓落下的火轮,没有恐惧,没有迟疑。那时的他,并不确切地知道“夜”为何物。他年轻的心永远是火热明亮的,也并未真正接受黑夜的洗礼。
现在,他问自己,丢掉那颗火热的心了吗?他的回答是:从不敢有一丝一毫的背弃。若不是这样,那么在过去千百个没有灯火的夜晚里,他依靠什么等待天明呢?
杜甫的眼前,又闪过上元节那一盏盏灯。
他一把抓起冰冷的蜡烛,站起身来。踏着泥水,他昂首挺胸。
“我已知晓黑夜为何物了,但我从不会放弃点亮世间所有的灯。”
( 改写自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