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时躺在床上思维最为活跃。如果能开发出一种脑波识别器就好了,可以把大脑中所思所想转发为文字,那日更写作真不是问题。把大脑天马行空的想法流畅地记录下来,与大脑的思维经过用手把文字打出来就会产生差别,就如用网兜去干扰了流水,就没有那么流畅丝滑了。
看书真是很合算的一件事,通过书可以看到或经历过别人一生。再看褚时健传,感慨良多,越发佩服褚时健,也为他命运多舛而扼腕叹息。大任和苦其筋骨总是如影随形。
在我觉得经商成功的人,是综合素质最高的人。它比成为学者、科学家难度还要大,因为除却成功总是具备一些共同的品质,也就是成功的要素,比如,智慧、勤奋、坚韧不拔、专研,挫折打不倒等精神外,还更需具备与时俱进,与个色人等打交道的能力。
我觉得与人打交道那是最不容易的事,人与人之间都关系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复杂的关系,尤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简直是个摸不着底的深渊,所谓文化裹脚布有多长,内里就有多深的垢。
要经商就是与人打交道,而能成功与人打交道的人,那必是有大智慧的人。在褚时健身上我就看到了一个人具备的优秀品质和才华智慧,还有他所经历的磨难。
其实世易时移,每个时代都有通过这样的经商的人,一代一代的优秀的企业家。任正非是,俞敏洪也是。
俞敏洪其实和褚时健有某些相似之处。都是贫困白手起家,千辛万苦取得成功,却遭遇挫折,重又再起。
许多人骂俞敏洪是个唯利是图的商人,这都是些妒人有笑人无的浅薄无知之谈。俞出身赤贫,能今日成就,那也和褚时健一样,是个天纵奇才,尤其在受到致命打击时,他不但处理好了所有事事,给员工,发遣散费,退回学费,捐赠课桌椅。他做得大气二良知。东山再起,他也是能跟上时代潮流,有眼光有领导能力,同时能忍辱负重,坚韧不拔,他的品质与褚时健的确有许多共通之处。
中国由于自古所谓重文轻商的传统,对于商人和企业家的地位不如于科学家和学者,其实经商做企业家才是对于人素质要求最高的一种职业。一个有经商成功品质的人,大概率能成为一个好科学家个好学者,但是一个好科学家和一个好学者,未必能成为一个好商人好企业家。
经商比坐科学家还多了层要求,与人打交道。与人打交道,那是最复杂的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