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过去十年,工作之余作了多方面的思考。其成果反应在院内外的系列讲座交流,以及近五年在公众号“方见未来”、“简书”与“知乎”上发表的三百余篇短文上。近日心血来潮,想将其梳理成十余篇系列主题随笔。本篇主题是所见闻与所经历事情的判断与分析。
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够避免(如分析能力这样)重要的基本能力丧失,而对日常目睹与经历的事务活动保持好奇心,并习惯性地猜想其原因、设想其意义,是保持自己的分析能力的有效途径。
第一部分 回眸的遐想
一、回到历史原点,看看那些初衷
发表于2021年02月26日简书
许多经典思想,经历了漫长的持续理论体系化,融汇了很多洞见,也增加了许多联通现实社会需求的概念。但思想的体系化、仪式化、神化再造,往往让人们忘记了这些思想诞生的初衷。而回到出发的原点,往往是我们理解这些思想的关键。
佛学就是很好的例子。如今,维系佛教寺院香火的芸芸众生,并非出于对佛学思想的接受,而是希望从寺院仪式化、神化的附加社会功能里寻求心灵慰籍。佛保佑众生,是寺院派生的社会功能,与佛学无关。
理解佛学思想并不难。回到历史的原点,衣食无忧的王太子释迦牟尼在目睹人世间生、老、病、死等无法避免的苦难后,希望能够找到破解的方法。经历了多年的苦苦求索,最终悟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空”是破解一切“苦”的法门,进而四处布道,希望能够帮助到世人。所以,“空”是理解一切佛学经典的钥匙。
“空”有两重涵义,一是“看淡”,那些让你牵肠挂肚的尘世烦恼,对未知的恐惧与期盼,其实都是你心里的妄念,并不重要;二是“看透”,尘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短暂的,并没有永恒的意义,色即是空。因此,佛陀的原意是希望众生看淡那些生老病死与欲望带来的爱恨情仇,脱离“色”的困扰。进而明白“空”才是世界的本质,让心空灵,悠然自得。
由此,面对爱与生的尘世烦恼,有两条解决路径:
一是外部缓解。让尘世的烦恼、欲望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内驱动力。我们今天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舒适、便利,社会保障持续提高,源于这样的社会物质进步与社会现实关怀的呈现。
二是内心超越。可进一步细分为两个方案:
方案一,让人生拥有长远的社会意义,让个人有限的生命融入到伟大的人类共同进步事业。
方案二,破除虚妄念想,拒绝人生对外部意义的依赖,这就是佛陀的解决方案。
南宋诗人陆游有句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从结果而言,人生必然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认识到“空”是生命的结果,能够让你不纠结于当下的困扰,看淡尘世的纷争;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让有限的生命承载其更丰盈的人生体验,尽情享受并传播人间的温情。
二、理解儒家学说的切入点
发表于2021年06月17日简书
儒家学说是中国过去两千多年皇权社会的主流国家治理理论与价值观基础,《论语》则是以孔子与弟子对话录形式编辑成的孔子思想集,是儒家学说的根源与基石,国学中的传世经典。如何理解儒家学说的本质与《论语》呢?其实也很简单,回到历史的原点,去体会孔子的济世情怀与社会理想。
孔子生于乱世,心有大爱,希望以重构社会秩序去恢复社会安定,重现天下太平。实施这样宏愿的设计方案是提出一套个人、家庭、国家一体化的道德观体系——“礼”,为建立有秩序的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孔子的建构理想社会的逻辑结构如下:
1.通过重建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稳定;
2.社会秩序应建构在“各尽其责,各安其份”的层级社会关系基础上;
3.维系这样的社会关系的核心是“礼”的道德行为模型。
“礼”就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的本质是爱、责任、本份以及相互尊重;反映了孔子心中的理想社会层级关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上位者对下位者负有责任,并怀有仁爱之心;下位者对上位者尊敬遵从。
有趣的是,现代社会秩序建构普遍基于律法制度,以及社会契约精神,而非道德准则。当代绝大多数国家,尽管国内实施单一律法制度,建构并弘扬主流价值观,但也提出包容不同的宗教信仰与道德观。当代社会的秩序建构反映在制度对社会行为单元(个人、团体)行为的有效界定与管理上。
两千多年前,孔子所追求的社会制度理想是静态的天下太平 ,而非动态的社会持续进步。而过去几千年的真实历史是,国家之间的竞争、国内政党之间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以及民众对改进自身生存状态的持续努力,迫使社会制度持续变迁,推动着社会动态持续进步。
从达尔文主义角度去思考理论学说的社会适应性,可以清晰判断儒家学说在何种情形下受欢迎,而在何种情形则恰恰相反。
当国家追求长治久安,或走在稳定发展阶段,儒家学说往往大受欢迎。这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尽管中国过去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皇权变更不断,但立国后几乎都把儒家学说尊为治国法典。而当国家面临国体破立,政体变革,则儒家学说会成为批判对象,阻碍社会发展的陈旧思想学说。上世纪初,当中国从皇权社会走向共和的过渡期,“打倒孔家店”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口号。
三、岳飞与于谦,中国封建皇权社会忠臣的宿命
发表于2022年03月28日知乎
小时候,听《说岳全传》评书,为评书里岳飞的忠勇精神所感动,为其被陷害而愤怒。尝设想,如果宋高宗赵构没有那么重的私心,以南宋社稷利益为重,支持岳飞继续扫北,结果又会如何?
长大后,浏览明史时,居然发现明朝也有岳飞一样的人物——于谦。于谦在京城保卫战中态度强硬,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不接受瓦剌的要挟,最终战胜了侵略者,并安抚了在任皇帝明代宗,迎回了被俘虏的明英宗。似乎,于谦跨越了三百多年的时空,园了岳飞的精神梦想,一个完美的封建皇朝忠勇故事。
可惜,历史从来不完美,几年后,明英宗政变复辟,重新君临大明,同样以莫须有的罪名使于谦含冤遇害。然后,一如岳飞身后的剧情,明英宗之后的历代大明皇帝不断给于谦平反、加封、树碑立传,以歌颂其伟大的忠勇精神。岳飞与于谦,终究殊途同归,回到了中国封建皇权社会的宿命里。
岳飞与于谦,其实在理念上是有差异的。岳飞被母刺字“尽忠报国”,而实际上是“忠君报国”,君的指令至高无上。而于谦,明确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以国家利益为指向,在国家重大事项选择上,不为明代宗个人小算盘所动。在中国封建皇权时代,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的是我国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他所提倡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几乎一只脚踏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已非常贴近孙中山“天下为公”的共和理想了。
四、有些心愿注定无法实现,但社会发展却最终超越了当初梦想
发表于2023年04月05日知乎
南宋诗人陆游在临终前仍对大宋未能光复中原念念不忘、耿耿于怀,写了一首著名的七绝诗《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很遗憾,南宋的王师非但从未“北定中原”,还在不久后被元朝大军覆灭于如今粤港澳大湾区的崖门。
从历史维度回看中国过去一千多年的发展,正是“元”、“清”两朝的兴起,使中国的国家认同从历史上小小的“中原”地域迈向了如今广阔的“大中华”疆界。
1769年8月,拿破仑出生在一个法属地中海小岛“科西嘉岛”上,这个小岛的民众曾经长期为抵抗外部统治、争取自治独立而与各时期的大陆统治者奋争。少年时代的拿破仑曾以科西嘉独立运动领袖保利为榜样,希望有朝一日从法国统治者手上解放科西嘉,使之成为独立的地中海岛国。
但经历最终改变了世界观,拿破仑从离开科西嘉那一刻起,就再也没有回到最初梦想的地方。从此,拿破仑一路披荆斩刺、勇往直前,登基法兰西皇帝,并进一步横扫欧洲,成为了法兰西民族历史上最粗的那根精神支柱。视野与格局变了,那些曾经的愿望也就不再是如今的梦想了。
五、道德经的文化意义
发表于2022年01月30日简书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对自然、人生与社会洞见的叙述集。我非常喜欢其对宇宙观与人生观(主要反映在“道经”)的描述,也非常欣赏其表述的语言结构。
我曾问自己,为什么《道德经》从诞生以来,其影响力从未衰落呢?这与很多划时代的经典背道而驰。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曾风靡一个时代,对社会认知与科学进步的推动堪称里程碑。但今天去认真阅读《物种起源》的读者绝对是稀有物种。
我猜想,其原因至少有四:
1.其讨论的内容具有恒久性。关于自然、人生与社会的话题,只要人类还在,就不会终结。
2.核心概念(如“道”、“名”、“有”、“无”等)没有明确定义,语言的模糊性必然导致理解的多样性。自信心爆棚的读者可以按照自己心中所感去重新诠释。于是乎,历代思想大家、学者、君皇都热衷于对其进行注解与提出自己的体悟,《道德经》成了诱发无尽认知想象力的人文引擎。
3.很世俗与很抽象的表述交错在一起,让很多读者长期处于似乎能够理解却又还始终不够理解的情绪中。这样的状态,很容易让读者深信其中一定蕴含着自己尚未弄清的深刻洞见,“不明觉厉”。
4.逻辑结构不严谨,内容体系不完整。而这种缺失与留白,却是读者想象力疯长的沃土。香港填词人林夕在歌曲《Do Re Mi》有句歌词“空白越多 越多可能”,用在这里特别合适。
我认为,《道德经》的价值不仅在于所表达极具独特性的思想,其更大的价值是启发历代读者去思考自己对自然、人生与社会的看法,助力读者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这对我而言带来两方面的启发:
1.作为读者,读经典的价值往往不是辨别真伪对错,而是其阅读过程诱发的思考与联想,让你结合自己经历与阅历,衍生出新的认知火花。
2.作为写者,除非你要编写一本教科书,或发表一篇核心刊物的专业论文,否则没有必要追求文章的认知体系完整性。让他人能够清晰看懂你看待人和事的角度,以及你所感悟的洞见就行。这样既能节省读者的时间,也可以让别人有更多的思绪飞扬空间。
六、对外开放的人生意义
发表于2022年11月14日知乎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末,对于当时中国大陆年轻人而言,那是一个重新发现世界的年代,个人价值觉醒的时代,激动人心的梦想剧情与现实困扰交织在一起的岁月。崔健的《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专辑精准反映了那时人们的心态。
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国家就恢复了高考。非常幸运,我考上了天津大学,进而以专业人士角色亲历了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社会经济快速崛起的四十年发展历程。
国家实施对外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各行各业面对国际先进科学技术、管理模式、文化艺术形式,几乎都经历了重新学习、引进或模仿、自主发展三个阶段。而对个人而言,我们目睹了持续的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被潮流带到了五光十色的现代都市化生活场景里,在越来越丰富的流行文化中漫步与徘徊,进而融入到了万物互联与资讯全球化时代。
每当我乘坐飞机横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前往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时,在高空浏览窗外,时常会想起历史上那些(如地理大发现、玄奘西行取经等)波澜壮阔、艰苦卓绝征程,如今只是数小时的空中行程而已,恍如梦幻。中国对外开放,终于使国人从过去几千年以汉文化为中心人的“天下”观,跃迁到“地球村”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
第二部分 故事里的情怀
一、一个毅然改变人生流向的故事
发表于2022年03月19日知乎
赵耀东先生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任台湾“经济部”部长,对台湾经济腾飞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在一次对台湾大学毕业生的演讲中说了自己人生抉择的故事:
在中学时代,我读的是扬州中学,是全大陆上第一流学校。而当时大学考试考取比例不大,约50:1。所以在大学时代,自己认为是天才,两只眼睛都长在头顶上,认为自己不是作牛顿就是爱因斯坦,还作福特,我还要作宾士,真是趾高气扬。大学毕业之后,我进了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MIT),那更是不得了,好像走在马路上都嫌窄,将来都要靠我自己来发明及努力。
在偶然当中,我去听一位老教授的讲演,我自己觉得非常不错。没有想到一位比我小一岁的留学生(林家翘,后来成了著名科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站出来说:“教授,你的假设不对”。我们大家听了全吓一跳,这是全世界的权威在演讲,怎么会错呢?教授请他上台说明,他上来了,很快地就证明他的理论正确,并指出教授的公式不对。教授说:林先生,你是对的,我支持你的论点。然后就说这是“林氏公式”。
这堂课对我的打击太大了,记得我好像两三天都没去上课,躲在宿舍里思考。我只要再念两三年,就可以拿到博士学位,但是我该不该念下去呢?我去拜访我的导师,把整个情形告诉他,他跟我说:“我劝你到工厂去,你们中国人到了外国,似乎觉得不念个博士,就面上无光。”他告诉我两点:第一,一个人超过28岁,假如他在学术上还没有贡献,最好别念。第二,假如你不想要读书,现在还来得及到工厂从事实务工作。
第二天我就办理退学......
由此,赵耀东先生毅然放弃了“科学救国”的梦想,昂首走向了“实业兴邦”之路,并抓住时代机遇,作出了令自己自豪的社会贡献。
二、路径依赖依然强大,但已经弱了很多
发表于2022年03月21日知乎
赵耀东先生的台大演讲里,提出了人生“投胎”论:
现在来讲我们的正题,我觉得最要紧是人生问题。今天,对男生而言有三次的投胎,对女生来说再加一次“婚姻”。第一次是出身家庭,对一个人影响很大。假如现在像王永庆这样有钱老板生的孩子,那他的前途真是光明,马上就可以接棒。
其次是大学教育,在座的诸位,尤其是台大机械系可以说是天之骄子,在青年人来讲,不知道多少人在羡慕你们,所以你们的出身家庭和考取大学两关都通过了。
未来最重要的,就是你们刚到社会的头四年,对你们自身影响之大,恐怕很难想像。根据我自已,我的同学和朋友的经验,可以说55%以上,离开学校四年内的工作,固定了这一生也影响一生。
赵耀东先生所说的,其实是人生关键时间节点选择(出身家庭并不是选择项)对人生轨迹产生的重大路径依赖。
在许多年前,这些关键节点的抉择,如婚姻,就是人生的豪赌。而社会进步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持续降低人生选择的成本,弱化路径依赖的约束效应。如今,基于个人意愿的婚姻再选择,与工作持续变更,已是社会常态。人类社会的持续进步,是通过每一代人不断探索、试错而达成的。降低社会试错成本的制度与文化,必然有利于加快社会发展的步伐。
三、从《大话西游》到《西游·降魔篇》,剧情里的人生观
发表于2018年07月01日知乎
2013年,周星驰在其电影《西游·降魔篇》,借用了毛泽东词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作为广告语。与1995年《大话西游》周星驰的经典台词“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 我希望是……一万年”针锋相对。映射出一个人在不同生命季节对事物感受的巨大差异。
我们曾经历过某段难忘的人生剧情,多么想一直停留在那样的氛围里。但人生从来不曾停留,恍如一部正在播放的电影,无法定格在某一片段。但人生又很不像电影,因为没有重播的机会;这是一列驰往未来的火车。你要珍惜那些正经历着的剧情,珍惜那些人与事的际遇,因为所以这些终将远去,并一去不返。这既是51岁周星驰在《西游·降魔篇》里所要表达的感受,也是30岁朴树在《生如夏花》里所流露的情绪。
所有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人生剧情故事,经历过之后,只要你转换一个角度,往往会在心底泛起出一种感觉:“而已”。人生的得与失、是与非都可以看淡。看淡,就是放下心中的纠结,坦然面对那么多的“曾经”与“如果”,轻装上路,继续追寻心中的理想。这也是《西游·降魔篇》想表达的另一个核心概念。
“只争朝夕”与“而已”,构成了两种一直并存于我们日常生活的互补人生态度。你希望在有限的人生里能够拥有更丰富的生命体验,所以要珍惜当下,只争朝夕。你希望拥抱未来,想摆脱过去人与事的情感牵绊,所以你要看淡那些已经发生并已经过去的事情与心情。
但回想一下,自己又似乎选择了不同的思维模式,我在1992年的随笔集《秋天的随想》里写道:“每个季节都有它动人的时刻,那些散落记忆里的有许多是金子,是夜空中的星辰。既已被记住,那就不要抹去,就让它留下,让它和那些刚刚来临新感觉在一起。”“如果曾经发生,如果曾经存在,那会是一份财富,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人生、感知生命。”“我会携着心中的盼想继续那遥遥之路。我要把我生命中的所有美好感受紧记心头,让它化作我生命的彩虹,去照亮我的心灵,也照亮周围的世界。”
那些心中的曾经,一直是我前行的巨大精神动力,从未曾被看淡。
四、叶落归根还是落地生根
发表于2022年01月02日简书
2015年,在飞往非洲的国际航班上,我与一位15年前只身前往坦桑尼亚发展的福建哥们交流,他通过艰苦奋斗,融入了当地社会,并获得了事业的发展,自己开了一家拥有百辆大型重载运输车的物流公司。他说,在当地站稳脚跟时,他就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究竟是有朝一日“叶落归根”,还是毅然决然在当地“落地生根”?经过多年的奋斗,自己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土壤已不是故乡。于是,他果断决定在新家园落地生根,与当地一位女孩组成家庭,开枝散叶……。
这样远离故土,长途跋涉,在陌生环境建立新家园的故事,在中国过去几千年一直持续发生着。百家姓里的每个姓氏族群,一般源于古代中国的某个小地方,如今都蔓延到全国各地乃至海外。
近代以来,清末民国初山东人“闯关东”,八十年代初从内地持续流向东南沿海地区的人口大迁徙,二十一世纪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快速发展起来的许多超大型新移民城市,以及过去两百多年至今移民到世界各地的六千万境外华侨,都是当时不安现状的人们在他乡寻找新发展,进而建立新家园的激荡人生剧情。
放在更宏大的历史视角,许多万年前,人类族群持续从其祖地非洲出发,走进了美洲、欧洲、亚洲,这是一系列没有返航的开创未来之旅,他们在新的家园艰苦奋斗,终于创造出远比其出发地更为辉煌的人类文明。
向外走,向新领域进军,向未来迈进,去寻求新的发展机会、新的人类栖息地,或许就是人类基因里蕴含的内驱力。此刻,马斯克正以高昂的热情积极推动着他的移民火星计划,梦想到2050年将100万人移民火星,并实施新的社会制度……..
五、意大利皮翁比诺的调侃
发表于2022年02月27日简书
2015年,我在意大利皮翁比诺与阿尔及利亚企业家 Issad 先生(该国首富)及他的意大利合伙人朋友(两位均七十岁以上)在饭桌上神侃,两位老先生是中国迷,对中国近代政坛人物与事件如数家珍,酷爱中国美食。有趣的是,Issad先生极端崇拜邓小平,而意大利老先生则对毛泽东推崇备至。
Issad 先生出生于贫苦家庭,深知贫困的滋味,深感邓小平所推动的国家改革开放、持续改善民生事业之伟大与不易。Issad 先生认为,像邓小平这样的人,注定是能够上天堂的。他的意大利朋友调侃道,邓小平心中的天堂就是深圳。这调侃其实很有道理,邓小平的梦想就是实现中国现代化。在某种意义下,深圳就是当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一个缩影,一个从边陲传统小渔村蜕变为现代化国际著名大都市的时代传奇。
我也把自己的看法分享给两位老先生:
毛泽东与邓小平是两位对现代中国有决定性影响的伟人,他们都有坚定的信仰,并为心中的理想目标奋斗终身。他们都追求超越自己个人生命尺度的永恒价值,把自己贡献给崇高的社会理想。
不同于晚年毛泽东,邓小平以更宽阔、更开放的视野看待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他把自己溶入使社会不断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去。他非常清楚,任何静态的社会成果不可能构筑成不朽的事业。因此,他更多地鼓励别人去探索,去尝试改变旧有结构形态以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六、转向或坚持,也许都能够走出充满光彩的人生轨迹
发表于2022年09月16日知乎
到中学报到的第一天,我在班里遇到一位与我同样从小学就一直把大部分精力用于绘画、梦想成为画家的同学。经短暂交流,我们发觉除了彼此爱好一致外,父辈们也是同乡好友,颇为兴奋。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受当时国家舆论弘扬科技英豪事迹激励,我毅然改变自己的事业方向,决定争取考上理工科大学,而把绘画经历转换为一种审美与爱好。从那时起,我以高昂的热情,全力以赴,仅以两年时间就自学补习了所有初中课程、跟上所有高中课程,并提前自修了大学一年级基础课程。学科学习成绩从年级最后10%快速提升到年级最优之一,并最终如愿应届考上了国家重点理工科大学。
而我那位坚持最初梦想的同学,中学毕业后坚忍不拔,继续奋斗,也在几年后考上了美术学院,如愿走向了绘画艺术事业之路。对我们两人而言,无论转向或坚持,都走出充满光彩的人生轨迹。
对原来既定的人生目标,该一直坚持还是适时转向,从来就没有标准答案。在过去几十年,我也曾目睹了许多无论转向与坚持均未能达成愿望的人和事。
我们两人均获得成功,或许也有偶然的成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国家高考录取率极低(以1979年为例,仅约3%),考上大学简直是中了生命的头彩。很多同龄人虽然也曾如我一般努力,但还是没有搭上国家恢复高考的早班车。
第三部分 见闻与思考
一、福特与通用,两种影响深远的商业模式
发表于2023年05月16日知乎
著名美国企业家亨利.福特在20世纪初提出了以标准化与大规模生产为特征的制造业生产模式,大幅降低了汽车的造价,以此生产出“人人买得起”的汽车,使汽车走进了千家万户。1913~1923年间,福特汽车公司占美国汽车市场份额高达40~46%。
在20世纪初,福特公司致力于通过标准化与规模化流水线生产去降低制造成本,而无意把精力分配在提高产品性能与用户体验舒适度方面。福特公司曾经有一款车型持续生产了19年而不作任何改变,成为现代汽车发展史上最大的“爆款”车型——共生产了1500万辆。
应对福特的竞争压力,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随后采取了与之截然不同的商业发展理念,提出了双向延伸策略:
1."生产适应每一种追求目的的车",提供更广泛的系列车型,嵌入细分市场,满足不同消费倾向人群的多元个性化需要。
2.持续迭代,把技术进步、舒适度改进和流行款式变化结合起来,从而持续推出改进车型。以持续迭代的新车型刺激替代消费需求,从而增加销售额。
凭借创新商业模式,20世纪30年代之后,通用汽车公司快速取代了福特公司成为美国行业龙头,其优势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占美国市场份额曾接近60%。
福特与通用汽车公司在20世纪上半叶的商业模式创新,深刻地影响了之后近百年的全球制造业发展。看看今天火爆的全球手机制造行业,基本沿袭了当年福特、通用公司的创新成果。依然采取标准化与大规模生产模式降低制造成本,依然通过规划设计产品系列响应不同的客户群需求来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依然以常态化的年度技术迭代来创造巨量的更新换代型消费市场。
二、建设性的完美人生
发表于2020年10月26日简书
2015年3月23日,我前往新加坡,准备中转飞往巴布亚新几内亚。降落樟宜机场时得知,新加坡的国父李光耀当天辞世。李光耀走完了自己光彩的一生,我想,他是功德圆满地离去的。
李光耀一直是我非常欣赏的政治领袖,睿智、博大胸怀、高瞻远瞩,以坚定的意志去践行崇高的社会理想,百折不挠,奋斗不息。他的离开,我并没有一丝伤感,而是替他高兴,能够有如此完美的人生。
他一直在主导自己与国家的航向,从第三世界到第一世界,塑造了别人无法超越的丰碑。
三月二十四日,离开新加坡的时候,在机场买了李光耀自传的第二部分1965至2000,阅读下来,竟然感觉面对世界的态度是如此的一致:建设性。
他同样以建设性对待与邻国的关系,从未在国际上树敌。一些他并不认同的国家,当其领导人需要他帮助的时候,他依然毫无保留地给出建设性的意见,而最终,这些国家的领导人也接受了他的善意。
三、从基辛格到昂山素季,良好的愿望不一定导致美好的结果
发表于2022年03月22日知乎
2014年,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华盛顿邮报》发表文章,认为乌克兰不应该在东(俄罗斯)、西方(美国与西欧国家集团)之间选边。一旦乌克兰选边,则会成为双方冲突对的焦点而不得安生。但如果不选边,则乌克兰可以扮演东、西方交汇的“桥梁”角色,同时得到双方的重视与支持。这是非常有高度、非常有智慧的国际关系洞察,那一霎那,我仿佛看到了一位世界主义者的大爱与社会责任心。
之后,2016年,昂山素季在缅甸大选胜出,所领导的缅甸新政府在国际关系处理上完美体现了基辛格所提出的“不选边”“大国平衡”策略。出乎当时西方国家预料,昂山素季对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一视同仁,对所有推动缅甸国家发展的建议与合作(包括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均表示欢迎。而在国家内部关系处理上,昂山素季采取暂时不触碰现有既得利益格局的方法,尽量团结国内各方力量,共同致力于国家经济振兴。可以说,昂山素季就是基辛格政治智慧的践行者。
基于昂山素季与南非政治领袖曼德拉一样,具有超高的民意支持,并在国内外复杂关系处理上极为务实且目标明确,我曾经以为,昂山素季将开创缅甸国家振兴发展的“昂山素季时代”。但出乎意料,2021年,再次当选的昂山素季,突然又陷于了缅甸的政治历史怪圈。
很多时候,良好的愿望与似乎正确的行动,并不一定就有美好的结果;这与棋盘上参加博弈各方所采取的价值观有关。如果博弈中的一方是坚定的“零和博弈”信徒,则各方难以实现“合作共赢”,只剩下“一决胜负”的战争选项与“威慑共存”的冷战选项。这就是当下乌克兰困局的症结所在。
四、地球主义的宣言:《只有一个地球》
发表于2022年11月04日知乎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了2022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只有一个地球》(Only One Earth),沿用了50年前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委托芭芭拉·沃德与勒内·杜博斯撰写的地球主义划时代著作标题。
七十年代末,我在大学期间阅读了两本同出于1972年的地球主义宣言著作,“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以及联合国发布的《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两篇著作一脉相承,都强调只有可持续发展模式才是人类与地球的未来所在。如果你不寄希望于科幻小说,那你一定要明白,地球是宇宙唯一的生命栖息地,人类唯一的家园。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发生的奇迹,需要我们尽心守护。因为我们已无处可去,无处可逃。
《只有一个地球》里的文字充满了深情与社会使命感,多年来一直回响在我的记忆深处:
据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纹痕相互交错,外面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但是,地球仅是一个半径6300多公里的星球,在璀璨的星空中,宛若一叶孤舟。
与浩瀚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有人会说,宇宙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难道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范围内,并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后还能移居到别的星球。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人类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子孙后代!
五、为什么有些国家战后能够迅速崛起
发表于2023年05月19日知乎
二战结束,德国与日本的工业基础设施基本被摧毁,国家一贫如洗,从废墟里恢复国家生产体系的难度巨大。但两国均在二十年内不但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到战前水平,更进一步跻身全球发达国家前列。
1968年,日本迎头赶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人均GDP于1981年超过西德,1983年超过英国,1987年超过美国。
同期,联邦德国的经济规模也于1968年超过了英国,位居世界第三经济体。这种增长趋势仍持续着,2003年,德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出口国。
德日两国之所以在工业基础设施体系被全面摧毁后仍能够快速崛起,除了战后德日两国政府成功的经济振兴政策驱动外,很重要的因素是两国以往工业化所形成社会现代教育体系、专业人才存量、与制造业标杆企业集群并没有被摧毁。一旦国家构建出激励专业人才成长与企业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这些企业就会焕发新生,再次承担其国家经济发展引擎的重要角色。支撑德日两国战后崛起的行业龙头企业,绝大部分仍是该国的战前著名企业。
反观南美国家所遭遇的“中等收入陷阱”,究其原因,就是上世纪60~70年代,一些南美国家政府领导人为了实施光鲜的政治口号,极大恶化了企业的发展环境。而当企业陷入发展困境,国家也就失去了持续发展的经济支撑。当一个国家如果不能持续激励企业致力于创造社会财富,国民经济发展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停滞乃至倒退。
企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与科技进步的主要载体,是社会专业人士的主要舞台。回顾欧美发达国家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成功的经济振兴发展策略在于营造有利于企业在本土发展的社会环境,进而通过企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与推动社会财富持续积累,为社会多方面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强有力支撑。
六、让人迷恋且迷失的顶峰体验
发表于2023年05月27日知乎
日本学者野口悠纪雄教授在其著作《失去三十年,平成日本经济史》里回顾了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日本迈入世界先进国家前列时,日本国民那种让人迷失的美好感觉,非常真切生动:
20世纪80年代,日本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显著提升。日本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给世界经济的动向带来了巨大变化。
1985年,美国、日本、西德等国共同签订了《广场协议》,目的在于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日元及德国马克等主要货币的汇率有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可以说,当时的日本被看作世界经济的领头羊。
当时,欧美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经常共同研究一些课题,通常围绕“为什么日本经济能够如此强大”展开。
20世纪80年代末期,麻省理工学院的学者出版了《美国制造》(Made in America: Regaining the Productive Edge,1990年)一书,提出“美国企业必须像日本企业那样发展”。
当时包括欧美在内的许多人都认为“日本才是未来世界经济的中心,因为日本式的经济体制比欧美各国的经济体制更优越。”
我曾去过底特律,亲眼看到底特律的市中心满是断壁残垣,像是废墟一般。从美国回到日本后,看着日本整洁干净的街道,我很是感激。
因此,“日本就是世界第一”不仅仅体现在数据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真实地感受到这一点。
1983年,日经平均股价只有8800日元,到了1987年10月涨到26 600日元,在1989年末达到38 915日元,日经平均股价呈持续上涨趋势,甚至有人预测,日经平均股价有可能会达到6万多日元。当时,日本的股票市值是美国的1.5倍,占全球股票市值的45%。日本电信公司NTT的股票市值比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IBM、埃克森、通用电气(GE)、通用汽车(GM)几个公司加起来还要高,野村证券的股票市值比美国所有证券公司加起来还要高。
当时,日本人坚信“日本比美国强大”。有一件事能够明显反映出日本人的这种思想。1992年1月,时任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访日,在晚宴上,乔治·布什吐在了坐在旁边的日本首相宫泽喜一的膝盖上,并从椅子上摔了下来。当时,很多日本人都觉得,“美国总统摔倒了,日本首相扶起了他。这就是日美关系的象征,日本就是比美国强”。
在铺天盖地的全球赞誉浪潮中,日本卓越的实体经济终于被其滋生出的巨大经济泡沫所淹没。野口悠纪雄教授在回顾这些历史片段时,用“泡沫经济崩溃,整个日本还在宿醉中”的标题来概括日本陷入三十年发展停滞前夜的社会景象。
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所有欧美大学的工商管理课程都把日本企业发展模式作为时代成功的典范,日本企业家成为了时代的标杆性人物,日本企业文化被欧美学界放置在世界商业文明的顶层。我不认为有人能够在这种快乐的迷失氛围中迅速清醒过来。剩下的问题是,醒来后的日本能否找寻出新时期国家持续发展之路。
作为国别对比,新加坡在社会经济发展上非常成功,几乎复制了日本顶峰时期的表现。2019年,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新加坡取代美国,位列全球榜首。目前新加坡人均GDP是中国大陆的五倍,日本的两倍,并超过了美国。但新加坡从未出现过政府与民众集体快乐宿醉的剧情。这或许是因为新加坡是一个迷你型城市国家,一直在大国经济与大国政治的狭缝中争取自己生存与发展空间。这种无法摆脱的生存危机感使得政府一直不敢有丝毫懈怠,一直充满警惕地看待国际关系变迁与社会发展趋势。忧患意识与前瞻性思维,让新加坡几乎抓住了每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机遇。
七、大学应该具有的精神
发表于2023年03月18日知乎
最近,观看了日本“女性主义”运动领袖上野千鹤子教授71岁时(2019年)在东京大学新生入学典礼上的致辞视频,翻阅了她在其领导的日本Women's Action Network组织主网页里的文稿,深受感动。我一直希望,大学应该是传播人类崇高精神、启发大学生心智成长的殿堂,而不仅是量产社会专业从业者的工厂。上野千鹤子演讲后半部分,让我真切感受到一个无畏、勇敢、慈悲、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灵魂所带来的强大精神能量,其核心内容即使作为毕业典礼致辞也同样合适,甚至更合适:
你们是经过千挑万选来到这里的。据说国家每年在东京大学每位学生身上的花费为500万日圆。接下来的4年,东京大学已为你们准备好绝佳的教育学习环境,这一点,曾执教于这里的我,完全可以保证。
你们恐怕一直都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然而,正如我在开头所提到的入学考试舞弊问题一样,等待你们的,将是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得到公平回报的社会。而且,请不要忘记,你们之所以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并不是因为你们自身的努力,而是因为周围优越的环境。你们之所以能有“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的想法,是因为你们周围的环境在不断地鼓励你、推动你前行、助你一臂之力,并赞美你所取得的成绩。然而,世上也有很多人,他们有的不管怎样努力也得不到回报,有的想努力却无能为力,还有的因过度努力而身心俱疲。更有甚者,在努力之前已经丧失了斗志,被“就凭你这样的人”、“像我这样的人怎么可能”的想法击垮。
所以,你们的努力,请不要只用于一己输赢。你们拥有得天独厚的环境和能力,但这些不是你们用来贬低那些不具备优越环境和卓越能力的人们的道具,而是帮助他们的武器。同时,请不要逞强,勇于承认自己的弱点,相互扶持着生活下去。
“女性主义”(feminism)这一女性运动孕育了女性学,女性主义思想不是让女性的言行举止如男性一般,或让弱者变为与强者一样,它所追求的,是弱者也应该受到作为弱者应有的尊重。
等待你们的,是一个未知的世界,在那里,迄今为止的理论将形同虚设。一直以来,你们都在追求有正确答案的知识,然而今后等待你们的,将是没有正确答案、充满疑问的世界。大学校园里为何需要多样性?因为新的价值产生于系统与系统间的区别,文化与文化间的摩擦。同时,你们不必局限于校园之内,东京大学里有完善的机制,支持你们海外留学、国际交流、以及参与解决国内区域问题的相关活动。请追求未知的领域,飞向更广阔的外部世界。无需恐惧文化的差异,只要是有人生活的地方,你都能活下去。希望你们拥有生存的能力,哪怕到了东大的金字招牌毫无用处的地方,不论身处何种环境、何种世界,即使成为难民,我都希望你们能掌握生存下去的智慧。我深信,在大学求学的价值,并非在于获取已为人知的知识,而是掌握能够创造出未为人知的新知识的知识。创造新知识的知识,我们称之为“元知识”。让学生掌握“元知识”,正是大学的使命。欢迎来到东京大学。
在Women's Action Network网页里,仅有这篇文稿以多语言(包括日语、汉语、韩语、英语、西班牙语)文本方式出现,突显了其向全球传播的强烈意向。
八、漫步在新与旧之间
发表于2022年09月18日知乎
自人类社会迈入工业化开始,每一代人都在新与旧之间匆匆赶路。
生活在欧洲内陆或地中海沿岸城市的居民,所置身的城市环境、所目睹的城市风貌与五十年前近乎无异;但其生活方式受当代科技进步与人文理念的重塑则完全与世界同步。
反观中国大陆,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与快速城市化以及超大规模城市建设相伴的往往是城市历史文脉记忆的逐渐消散。摆脱贫困的前冲力使得中国人对新事物、新体验抱有的强烈向往。因此,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充斥着远比西欧国家民众要多的新内容。但从另一角度看,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积淀所形成的巨大历史惯性,仍无孔不入地渗透在现代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张五常在其著作《经济学解释》里,有一个关于经济学家奈特的故事:
一位多年前奈特的博士生,有一天到芝加哥大学接他的儿子回家。儿子刚刚考过奈特所出的博士试卷,为父一看,试题与二十多年前他考博士时一样。他连忙问道:“奈特教授,我儿子今天所考的试题,跟我二十多年前所考的相同,难道你的经济学没有进步吗?”奈特喃喃自语道:“试题是旧的,但答案却是新的。”
无论是旧瓶装新酒,还是新瓶装老酒,人生总在新与旧之间、过去与未来之间寻觅着、延展着……
九、限制先进技术扩散的那些事
发表于2023年03月01日知乎“理想主义文文”
当前,美国利用其优势地位,要求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实行先进核心技术封锁,限制核心技术元件产品流入中国,其态势愈演愈烈。国内媒体与业界对此深感担忧,也深感憋屈。
实际上,技术领先国家希望通过禁止先进技术扩散来确保自身竞争优势的剧情早在200多年前就出现过。
十八世纪初,发生在英国的工业革命,极大促进了英国工业快速发展。十八世纪末,英国对欧洲大陆与北美大陆已形成了巨大的工业技术优势。而欧陆商人与美国政府对此虎视眈眈,在业界层面与国家层面都在想方设法多渠道引进英国先进工业技术。不列颠政府对铺天盖地的欧美工业间谍严阵以待,却屡禁不止。
1807年,在重大商业利益的诱导下,两位英国人威廉和约翰·科克里尔在列日建立机械化车间,将工业革命带到了比利时,使比利时成为欧洲大陆第一个进行经济转型的国家。
美国作为新兴的北美独立国家,开国元勋们深知“剽窃”行为对加快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于是,剽窃英国工业技术成为了美国国家战略。为此,美国1793年“专利法”规定外国技术发明人不能在美国申请专利,这意味着英国的技术专利得不到美国的保障。而只要是美国人,不问技术出处,均可以申请为本国专利。美国政府在制度上旗帜鲜明地把技术剽窃合法化,美国成为了当时世界工业海盗们的首选法律避难所,以及剽窃技术应用的首选目的地。
在美国政府赤裸裸的诱导下,企业与个人的逐利欲望快速冲破了严防死守的英国技术壁垒,功勋卓绝的工业间谍成为了美国国家英雄。防不胜防的技术剽窃活动使英国工业革命之火,最终燎原为席卷全球的工业化浪潮。
在成功剽窃英国先进工业技术基础上,十九世纪美国进一步迈进了美国工业革命(即所谓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阶段,进而在十九世纪结束之际,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并一直保持到今天。
二战以后,尤其在冷战结束后,由于国际社会在技术专利保护制度上的共识,全球先进技术的传播与应用几乎毫无壁垒。而技术迭代速度的不断加快,使得西方先进技术成果必须在全球市场框架下尽快兑现其应用价值。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维护本国技术竞争力为由拒绝技术扩散的国家行为非常罕见。
今天,中美间的剧情与十八世纪末英美间的情况有所不同。其重要差异是美国把中国定义为政治制度主要竞争者,在零和博弈的对抗语境下,尤其在缺乏政治互信、没有重大共同使命的认知背景下,遏制其持续快速发展就成为了长期战略目标。在此语境下,尽量限制西方先进技术向中国扩散,延缓中国科技发展速度,就成为理所当然的政策推理结果。
十、德国模式,实现国民经济阶段性快速增长与长期稳健发展
发表于2023年06月06日知乎
㈠重建国际互信,携手开创未来
由于德国“一战”战败后重新快速崛起又马上发动“二战”的前科,盟国在“二战”结束后曾经倾向于不但摧毁德国的工业基础设施,还要防止德国工业复兴。但出人意料,德国很快以实际行动与以往军国主义、种族主义思潮一刀两断,重构了国家的意识形态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并重建了国际互信,为国家经济复兴奠定了国际关系基础。更为意想不到的是,战后德法两国领导人以共同开创新时代的远见与胸怀,迅速摒弃了自拿破仑以来两国民众的宿敌情绪,携手为推动欧洲一体化而长期不懈努力,成为了塑造新欧洲的主要推动者。欧洲共同市场的形成,为欧洲国家乃至全球经济长期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新动能,也为亚、非、拉等地区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成功范式借鉴。
㈡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与利益共同体
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一方面需要激励民众积极参与社会分工,持续促进社会财富的创造与积累;另一方面需要通过财富的分配去持续改善社会的软硬件发展环境,增加社会关怀。
战后德国采取“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模式,践行“负责任的资本主义”价值观,在市场经济制度中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家拥有一个企业就意味着勇敢承担一份社会责任。在战后欧洲复兴发展过程中,德国经济发展长期领先于欧洲其它国家。
地方社区在德国社会生态结构中占有重要的主体地位。地方社区是个人、家庭、企业的共同家园地域单元,凌驾于个人、家庭与企业之上。企业深度嵌入地方社区生态系统,出售企业的资本家会被当地人鄙视为逃避社会责任的“懦夫”、“怂蛋”。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与员工能否形成发展合力,对企业发展与社会稳定非常重要。在许多(包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国家,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博弈成本非常高,经常出现大规模的罢工。工会对企业而言是一个讨价还价的组织,而不是解决发展问题的伙伴。战后德国企业在观念上就认为企业与员工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因此,在制度安排上,员工代表在董事会具有重要的发言权。这样的理念与制度安排,在企业层面增强了员工的职业安全感,有利于员工全身心投注到工作中去。
㈢以增强工业国际竞争力为导向的国家发展战略
德国长期以来,对工业发展非常关注,有浓厚的工业立国思想传统,从事工业制造、技术应用服务、科技研发与教育培训工作的职业普遍被社会尊重,而从事非生产性服务业的人曾长期受到歧视。
德国于2013年提出了“工业4.0”发展愿景,其核心思想对全球发达国家与工业化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德国的产业空间集聚度较其它发达国家要低。令人吃惊的是,德国还是唯一一个首都人均GDP低于全国人均GDP的国家,如果没有柏林,德国会富裕0.2%。由于企业深嵌地方社区的共生特点,德国具有国际市场竞争优势的中小企业,三分之二分布在小于5万人的小镇里。
许多德国企业长期致力于某一狭窄专业断面的持续深化迭代,以保持专业断面优势为企业安身立命之本,而无意拓展自己产业链服务。德国学者赫尔曼·西蒙(Hermann Simon)在其专著《隐形冠军:未来全球化的先锋》中提出“隐形冠军”概念。意指那些专注于某一狭窄细分市场、并在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环境下取得竞争优势的低知名度中小型企业。他列出了全球范围内2700家这样的公司,其中有一半公司来自德国。而除德国之外,没有一家来自其它欧洲国家。
㈣小结与思考
尽管日本与德国的社会文化基础与经济发展模式不同,但在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都达成政府、民众、企业同心同力共同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效果,并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不同的是,德国模式更加长效,尽管不是一帆风顺,但在实现国家经济快速增长后,仍在后工业化知识经济时代保持着稳健发展,在不断变化的全球化浪潮中依然保持着自己发展的独特性与国际竞争力。
如果说,德国有什么重要的传统优势在战后一去不复返地失去了,那就是曾经领先于全球的基础科学研究优势。二十世纪初,德国基础科学研究位居世界中心。相对论、量子力学等许多划时代的科学理论诞生于德国,二十世纪上半叶对当代科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科学家,大部分来自德国,但纳粹上台后把其中犹太血统科学家驱赶到了美国,战后很多德国优秀科学家又继续被接纳到美国。得益于德国优秀科学家的大规模移民,美国基础科学研究在战后迅速崛起,一路绝尘,美国终于成为了毫无争议的世界科学研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