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十二公民》,12把不同的椅子,代表了12个既独一无二又普通的公民,组成了12位陪审团。
你相信什么,就会成为什么。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他人有罪”的委屈,通过对有限证据的客观推理中,每个人都小小爆发了心底的艰难之后,客观中又带着一点温情,改写了一个20岁少年的命运!
这是一个“富二代弑父案”,在有限的证据中,一个孩子被认定杀了他的亲生父亲,被定为死刑。
换做是你,你会认为他是有罪还是无罪?
故事中12个人组成的陪审团,他们来自不同的职业,有着不同的背景,有着各自的感性、偏见和法律知识。
最后达成全体一致的意见,陪审团是如何摒弃各自的偏见呢?
最振聋发聩的一段话,自然要数8号陪审员:
“我们现在是在一所法律大学的教室里边,,为了一群将来有可能成为法官的年轻人 ,
在讨论一桩谋杀案,
是为了我的孩子,也是为了你的孩子,
为了我们的孩子,
在讨论一个人的生死,
决定一个人该不该枪毙,
这事不该吹毛求疵?
往大了说,真就关系到一个国家法律未来是否公正!”
认真想想,社会的公正公平确实在每个人的努力中,未来的法律是否公正,真的就在当下每个人的培养中。
每个人的言行或是否偏见,其实真的都很重要。很具有思考意义的故事。
#月牙浅挑战十年日更【280/1762/3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