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号参观了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伦勃朗和他的时代》绘画展,这次展览是美国莱顿收藏全球巡展的一站,共有展品七十余件,其中大家所熟知的绘画大师伦勃朗的作品十一件。
艺术作品要尽量看原作,在这个复制图像泛滥的时代,显得尤其重要。为什么要看原作呢?因为绘画作品本质上是手工制品,艺术家趴在画布上涂抹的每一个笔触,精心处理的细节,微妙的色彩变化,都直接体现了艺术家本人当时的所思所想;更重要的是,观众面对原作做出的不同解读,因为是基于眼前这幅具有唯一性的作品,所以各种不同侧重点的解读才具备讨论的价值;另外,复制品会依据它们所出现的媒介如报纸、手机屏幕、电视、广告牌等不同大小的位置,被拉伸缩小为各种尺寸,唯独不是原作的尺寸,画幅尺寸在这个时代是最容易被大家忽略的一个重要参数,这就像单独看霍比特人并不会觉得多么惊奇,但是当甘道夫站在霍比特人身边时,尺寸上的对比就会令人惊叹不已;这些都是印刷品或复制品完全无法体现的。
基于以上观点,更进一步地说,博物馆亦非观看原作的最佳地点,观看原作时最好能是在原作第一次被摆放的位置,这一点对历史性作品尤其重要。例如,在大英博物馆观看敦煌壁画时的感受,和在敦煌荒芜沙漠里昏暗洞窟的土墙上观看时的体验完全不同;拉斐尔的圣母子放在教堂中观看更容易让人体会到圣母的仁慈,上帝的博爱;董希文的巨幅油画《开国大典》最好挂在国家博物馆宽阔无比的展厅里,方显恢宏气象,若把原作贴到我家经济适用房的墙上,能否装得下另说,非但画作本身会变味儿,我本人也会瞬间变得趣味恶俗。
尽管这次《伦勃朗和他的时代》绘画展仅满足了我一半的要求,但依然让我看得饶有兴味。当时的尼德兰王国已是商业繁荣,生活富足,加之受益于路德宗教改革,宗教生活并不十分拘束,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有财力、有意识在自己加里装点一些艺术品。所以,在这次展览上看到伦勃朗和他同时代的艺术家画了非常多的小尺寸风俗画、肖像画也就不足为奇了。之所以市民们大多购买小尺寸画作,是因为大尺寸的更贵。如果你年龄足够大,想想父母辈时期的结婚照尺寸和自己的结婚照尺寸,就能明白这一点了。
最大的感触,是要理解到,这些绘画作品,当年都是在昏暗的烛光下观看的。伦勃朗将一束强光照在模特脸上,制造出一种在当时的照明条件下很难实现的戏剧性效果,可想而知,会给昏暗的室内,尤其是夜间的室内带来多么美妙的光感体验。这种光影的浮华表现也正好赢得平民的喜爱,这种状况和中国人年画喜欢在白纸上涂抹大红大绿是一回事,区别仅是中国人不知道光线和阴影的概念而已,但在醒目的层面,是一回事。
记得有一次晚上遇到停电,我点了一支蜡烛,早已适应日光灯光亮如昼的照明的眼睛,在烛光下根本看不清东西,感觉烛光的亮度还不如手机屏幕发出的微光。记得小时候没有电灯,趴在蜡烛下面写作业,同样觉得光亮如昼,伦勃朗的画作,大部分时间应该就是在烛光里观看的。夜幕降临,如果没有月光,屋外的世界漆黑一片,室内同样伸手不见五指,点起一支蜡烛,万籁俱静中凝视着伦勃朗悉心描绘的那束奇妙的光线,心中一定会充满无数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