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皮肤病为什么这么“火”-金华同济医院
每年的夏天,尤其是八九月份都是排汗障碍性皮肤病高发期。这是由于人体排汗过度汗腺管肿胀导致汗液排泄不畅,或汗液过多未及时清除导致皮肤敏感。常见以下三种排汗障碍性疾病:
一、出汗多——排汗障碍性皮肤病
1、痱子:主要是排汗不畅,常见于婴幼儿、老人等体质比较虚弱人群。
2、夏季皮炎:出汗不畅,加上阳光暴晒,容易导致皮肤敏感,出现皮肤红斑、瘙痒等症状,这是一种夏季皮炎,多见于烈日下工作的人。
3、汗疱疹:往往发生在手足部位,特别是手足皮肤的侧缘、手指腹侧这些容易积汗液的部位。汗疱疹很多时候被误诊为湿疹,但通过发病部位、皮疹形态等不同可以大致分辨出。
二、阳光猛——日晒伤和光敏性皮肤病
4、晒伤:夏天紫外线强烈,若不注意防晒,特别是正午一两点钟,皮肤白嫩的“白富美”、娇嫩的小孩容易被晒伤,出现皮肤发红、水肿、脱皮、疼痛等症状。另外,随着夏季阳光中紫外线的含量骤增,人体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也随之增高,容易在额部、鼻部、耳廓、颈部和四肢等曝光部位出现皮肤红斑、脱屑,日晒后加重,甚至出现肿胀、水疱,痛痒难忍。
5、光敏性皮炎:有时被认为是一种阳光引发的免疫系统反应,包括多形性日光疹、光化性皮炎等。每年5月以后进入多发期。”过敏体质者从冬春进入夏天,突然一下阳光照射量较大,或者服用了光敏性药物、光敏性食物之后,经阳光照射,可以引起光过敏性皮肤病。常见的光敏性药物有四环素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吩噻嗪类利尿药、喹诺酮类以及镇静药中的异丙嗪、氯丙嗪等光敏性食物则包括一些含叶绿素高的蔬菜和野菜如灰菜、紫云英、雪菜、莴苣、茴香、苋莱、荠菜、芹菜、萝卜叶、菠菜等,一些海鲜类包括螺类、虾类、蟹类、蚌类等,含有光敏物质,也需留意。过敏体质者应该谨慎服用食用,同时注意做好防晒。
三、雨水多——浸出真菌感染性皮肤病
暴雨连连,是每到夏天必发的事情,空气自然是很潮湿。这种气候环境下,在人体的一些皱褶部位、足趾比较密缝的部位,容易滋生真菌繁殖,加之人体大量出汗,结果促成癣病,比如足癣、股癣、花斑癣。
年轻人的前胸后背容易得花斑癣,“原因是爱运动,出汗多,没有及时洗澡,汗液粘在身上,加重了湿热的环境,真菌就繁殖迅速。”
1、湿热天——闷出毛囊炎
高温多雨的夏季很潮湿,皮肤毛囊堵塞后容易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尤其是糠皮孢子菌性毛囊炎,是夏季毛囊炎的典型代表。“毛囊炎分细菌性和真菌性。细菌性就是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阴性杆菌引起的毛囊炎。真菌性则是糠皮孢子菌性毛囊炎,在前胸后背最多。”分析其原因表示,一方面因为潮湿,另一方面因为人体皮肤本身有很多条件致病菌,遇上湿热的气候就特别容易繁殖。再加上毛囊皮脂腺堵塞,继发感染,结果引起了毛囊炎。当然还有一些小儿脓疱疮也是夏季多见的皮肤感染性疾病。
2、蚊虫多——咬致虫咬皮炎
气温高、雨水多,蚊虫也激增,皮肤最容易受到各种蚊虫包括常见的蚊子、螨虫、臭虫、隐翅虫的叮咬侵袭。在花草树木较多的地方,如果不穿长袖或不擦防蚊水类产品,非常容易被叮咬。尤其敏感体质者,叮咬部位容易出现风团样红疹、水疱。对于蚊虫叮咬引起的皮痒,拼命搔抓,会变成结节性痒疹,摸上去硬硬的。
对于蚊虫的骚扰,很多人都是给一巴掌过去“拍死它”。这种做法不妥,当隐翅虫附着人体皮肤,被拍打或压碎后,其体内的毒液会粘附皮肤产生损害,引起隐翅虫皮炎,出现红肿、脓包等。
四、穿得少——碰出过敏性皮肤病
如果你是本身对花粉尘螨容易过敏的,在夏天衣服穿的少,皮肤暴露面积大,容易得过敏性皮肤病。以夏天束皮带为例,皮带扣上的金属含镍,如果撩起衣服,让皮带直接接触皮肤,可能会诱发接触性皮炎、湿疹等过敏性皮肤病。
四、季节交替——传染病毒性皮肤病
五月属于刚入夏,处于季节交替之时,气候变化大,冷暖变化快,本是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高发期,与此同时,一些病毒性皮肤病也来势汹汹。“特别是小孩,手足口病、幼儿急疹,水痘、风疹等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特点是既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又有皮肤皮疹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