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父母效能训练
P.E.T.父母效能训练 简介
父母效能训练(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以下简称P.E.T.)被誉为离心最近的养育哲学,是比尔·盖茨父母的育儿宝典,盖茨的父亲在接受采访时,称他们从P.E.T.中所学为:人生最佳建议之一。
P.E.T.父母效能训练,是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博士在1962年创建的父母培训课程,P.E.T.经过54年,影响了全世界50个国家的数百万家庭。
托马斯·戈登博士因此被誉为“沟通之父”,连续三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史上仅有2位心理学家获此殊荣,另一位是蒙台梭利女士。
P.E.T.是《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的理论基础和源头。
P.E.T.课程的由来
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动荡不安。各种群众运动层出不穷,这些都导致了整个社会价值观的紊乱。而大多数美国家庭仍用传统的教养方法来教养孩子,这无疑导致了众多亲子问题,如沟通不良,亲子冲突等。
戈登作为一名临床心理咨询师,专门从事青少年心理问题咨询,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他意识到,其实青少年这些行为和心理问题大部分是亲子沟通方式问题。于是,他萌发了通过教给父母新的教养理念与沟通技巧,从而减少亲子问题的想法。
当前众多父母陷入孩子问题的困境当中,这是因为父母与孩子的成长环境已大不相同,可父母仍沿用代代相传的管教模式对下一代缺乏正确的应对教育理念与方法,且没有任何人或学校教给他们如何为人父母的方法和技巧。
而P.E.T.正是这样一种课程: 它改变了“父母天生”的传统理念,提倡“我们应当学习如何做父母”,并且关注自我的成长。
P.E.T.课程的主要目标
通过提高父母效能,培养出有健全人格、有自制力、有责任感、有爱心的孩子。
P.E.T.课程的内容
两大基本原则指:
不一致原则 (Inconsistency principle) 颠覆传统认知,让父母成为接地气的存在
父爱如山,母爱如河,父亲是天,母亲是地,对父母的赞颂,把父母架到一个高度。因为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啊,要给孩子树立好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啊,老师怎么能犯错。父母的爱是深沉的,在外忍辱负重,回家却强颜欢笑,只报喜不报忧,生生让自己成为矛盾体。
《父母效能训练手册》里,戈登博士告诉我们,父母也可以不完美,做真实的自己。
当你拖着劳累的身体回到家,精力充沛的孩子想要你陪玩的时候,你可以坦诚的跟孩子说,今天特别累,我想单独休息十分钟。
戈登博士告诉你,父母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没必要强迫改变,差异性的存在,不等同于拆台。试想,爱打游戏的爸爸,即使在努力的和妈妈统一战线,苦口婆心的教育孩子“不能玩游戏”,这样表里不一的所谓教育,孩子只能心生反感,爸爸是迫于妈妈的淫威才说游戏不好的。
不一致原则
“父母必须保持一致”或者“父母必须统一战线”是最容易被父母所采纳的观点,这个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观点,往往使得父母必须伪装自己,失去作为一个人的真实性。实际上,父母也会因为心情和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对孩子的行为有不同的反应,比如,父母心情低落、失眠或疲惫时,对孩子的某些举动较可能动怒,而心情愉快时,则较能接受孩子的行为;又比如,孩子同样的行为,在自己家里可以接受,而在朋友家或者公共场所,则容易引起父母的情绪。
P.E.T.的基本理念认为,这种前后不一致的情况是无可避免的,因人、因时、因地,父母必须这样改变。但是,“父母可以前后矛盾”并不代表容许父母为所欲为,只要让父母认清这是“真实的人”都会出现的状况即可。
在下面这个行为窗口中,孩子的行为可以被分为两大类:可接纳行为和不可接纳行为
天底下没有一个父母能永远接受孩子的行为,有些父母希望自己扮演好父母的形象,所以表面上装出接受孩子的行为,内心却是拒绝的,因此是“虚假的接纳”。但孩子是敏感的,父母究竟接不接受,孩子总能分辨出真假感受。如果父母经常采用“虚假的接纳”,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将有不良的影响,甚至是不再信任父母。因此,P.E.T.的重要理念是:当无法接受孩子的行为时,绝不假装接受。
“不一致原则”就是:我们的情绪会变化,每个孩子的个性也都不同,还有所处环境不一样,这些让我们不可能每时每刻都保持一致理解了这个原则,我们的焦虑和愧疚感就会减弱。我们只是人——作为人,面对孩子时,我们的感觉不会一成不变。认识到这一点,做父母就会轻松一些。——《P.E.T.父母效能训练实践篇》托马斯·戈登
也许你会想,父母意见都不一致了,孩子岂不是更没法管了,到底听谁的?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该再思考一个问题,孩子到底该不该管?也或者说,哪些该管,哪些不该管。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运用《父母效能训练手册》一书的基本原则——问题归属原则,谁的问题谁负责。
问题归属原则 (Problem –belonging principle).问题归属原则-谁的问题谁负责
权责不分是管理学中的大忌,其实家庭中也一样。戈登博士把家庭中的问题分为三类:孩子的问题,父母的问题,共同的问题。谁的问题谁负责,孩子的问题,让孩子解决,父母的问题,父母解决,共同的问题,采取协商的方法解决。家庭中很多矛盾产生的原因,就是孩子的问题,父母要插手,共同的问题,父母要专政。
比如,孩子上学穿什么衣服,这是他的问题,他应该负责,父母可以提建议,但要按孩子的意愿来。几点出门,这就是共同的问题,因为父母要送孩子去学校,就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定时间,到了指定时间就出发,即使孩子衣冠不整,那是他的问题,他来承担。
在处理任何事情之前,在脑海里先过一遍,这是谁的问题,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对症下药,问题就会减少很多。
归纳一下可以这样理解:
孩子拥有问题(有未被满足的需求):因为孩子要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却受到阻挠,此时问题属于孩子,因为孩子的行为对父母本身需要的满足并不发生本质的干扰。
双方都没有问题:因孩子满足了自己的需求,而孩子的行为也未干扰到父母自身需求的满足。
父母拥有问题(孩子的行为给父母带来困扰):孩子虽不受干扰地满足了自己的需要,但这个行为却为父母满足本身的需求形成了干扰,这时父母处在了问题区。
在亲子关系中还有一种状况——双方都有问题,亲子双方都互相干扰了彼此需求的满足.P.E.T.中将这种状态称为“需求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用到“解决冲突的双赢法”,在P.E.T.中我们叫做“第三法”。
问题归属原则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很多父母都会混淆问题归属,为本该属于孩子的问题承担责任,而不是鼓励孩子去解决自己的问题。——《P.E.T.父母效能训练实践篇》托马斯·戈登
正如P.E.T.作者托马斯·戈登博士所说,问题归属原则的重要性再怎么提都不为过,因为,家长首先必须弄清楚问题在哪一方,也就是弄清楚问题的归属,之后我们才能够使用P.E.T.所提到的沟通技巧:
当孩子处于问题区时,父母们总想去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代替孩子成为问题的主体,问题解决不了时,一方面将可能产生负面情绪发泄给孩子,另一方面也可能会谴责自己。在P.E.T.理论中问题如果是属于孩子的,父母使用积极倾听的技巧是最恰当和有益的。如果情况是父母意识到自己内心有产生对孩子行为有“无法接受”的感觉,或者直接被孩子的给惹怒、或者对孩子的某些行为产生恐惧或者焦虑,自己变得紧张和不舒服的时候,这都意味着孩子的行为给父母带来了困扰,父母处于问题区,父母需要使用一些方法来帮助自己,这也是使用“我-信息”的好时机。但有趣的是所有的父母在用“我-信息”表达自己需求的时候,并非每次都能够得到孩子的理解,有时候孩子明白了自己的行为给父母带来了困扰,但并不愿意改变或者停止自己的行为,在P.E.T.中我们将之称为“需求冲突”,要解决问题这种情况给双方带来的困扰,就需要使用“解决冲突的双赢法”——第三法。
我们学习P.E.T.的目的并非成功的使用P.E.T.中所提供的技巧,而是扩大父母和孩子的“无问题区”,因为在这个区域里亲子关系双方都不拥有问题,双方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父母和孩子可以在一起享受快乐的亲子时光。
解决问题的技巧
解决问题,仅仅靠一颗想解决问题的心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些技巧。比如,积极倾听,发送“我-信息”,没有输家。这些技巧不只适用于解决亲子问题,同样适合任何沟通场景。
三大沟通技巧指:
积极倾听 (Active Listening)重点是倾听,不提建议,不指责,不批评。说起来容易,能做到却很难。
孩子考试没考好,粗心大意丢了分,心情不好。孩子找你倾诉,如果你热心的告诉他,你应该怎样怎样,他可能会越来越少的跟你沟通。因为他自己也知道,应该认真听讲,仔细答题。他只是想倾诉,你只需要积极倾听,认可他的情绪就够了。
积极倾听,重点在倾听和认同。如果孩子要求你给出建议和指导,当然不要吝啬。否则,一定要控制自己想指点江山的欲望,倾听就好。
我信息 (I -message)发送“我-信息”
我-信息,对应的是你-信息。举个简单的例子,孩子回家晚了,没有打电话告诉你,你怎么跟孩子沟通。
你-信息:你回家这么晚,都不说一声,你心里有没有我,有没有这个家。孩子听到之后,大概会头也不回,砰地一声就关上自己的房门了。
我-信息:你回家这么晚,没打电话告诉我,我有些担心,晚上治安不好,怕你出什么意外。
两种沟通方式,前两句话都是陈述事实。你-信息中,是你揣测了孩子的想法,而且是恶意的揣测。我-信息,更强调我的想法,我的感受。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过,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发送“我-信息”,是引起负面对抗最少的表达方式。毕竟,行为是客观存在的,感受则是各有不同。我无法揣测你的感受,所以,我如实表达我自己的感受,这是无可辩驳的。
冲突解决的技巧—第三法 (Method Ⅲ)没有输家
没有输家,与其说是一种技巧,不如说是一种理念。有了冲突,和孩子一起定义冲突,寻找解决方案。很多时候,表面上的冲突形式,并不是内在需求的表现。
比如,你在看肥皂剧,孩子要看动画片,看起来是对电视控制权的争夺,结果就是两种,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但如果再往需求上追溯,就可以有第三种第四种解决方案。你看肥皂剧,孩子看动画片,都是想娱乐,放松。那就可以有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比如你们一起玩游戏,出去踏踏青,踢踢球,跳出问题本身寻找解决方案。这就是没有输家的理念。
父母效能训练手册中的理念和技巧,其实不仅适用于解决亲子问题,人际沟通,工作生活中都适用。家人朋友同事,甚至陌生人,只要有沟通的需要,都可以灵活运用。做好自己,分清问题的归属,运用适当的技巧,选择不同的解决方法,这些技巧放之四海而皆准。
简单来说,包含了这几个方面
1、如何协助他人、如何聆听他人;
2、父母处于问题区的时候,如何通过“我信息”的表达来更加增进彼此间的情感;
3、当父母也有被卡住的时候,父母们如何来表达,既能够收到父母们想要的效果,同时又能够不伤害到孩子;处理需求冲突用的是“第三法”。
4、无问题区时的一些关系技巧使用,可以更增进彼此感情
这个世界,看起来远不止1+1=2这么简单,但归根究底,也就是1+1=2这么直白。不管我们是什么关系,父母兄弟,亲朋好友,领导下属,谁都不是谁的附属品,谁都是独立的人。把握好分寸,分清各自的权责义务,把纷杂错乱的纠结都抛开,世界也没那么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