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

        今早爸爸送我去上课,他选择开一条更近的路,但是这条路两侧都有许多小商小贩摆摊,不仅拥挤还可能撞上人家的摊 。我当时很不理解爸爸这种“绝情”“不仁义”的行为,人与人之间不应该多一些理解和关怀吗?但他立马驳回“这条街上摆摊本就是不被允许的,我开车从这里过也是我的权利。”这也没错,我心中不知站到哪边才好,是为他人考虑的“热心肠”还是理智看待的“冷头脑”?

        当你处于一个困难境遇时,你会选择“迎难而进,知难而退”的智慧,还是相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永不放弃的毅力。你可能会说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判断,但是当我们真正处于一个境遇时,怎么会知道是像爱迪生实验千次失败后最终却能成功的值得坚持的道路,还是知难而退然后退避三舍的智慧的结局呢?好像这都没有错,若是知难而退后又看见他人因坚持不懈而成功,也应坦然面对。前者为自己的“损伤”做好预算而欣喜,后者为自己的毅力夺取成功而自信。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强调了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只有足够的健康和精力才能搞好革命,但是“我们应当在不同的岗位上,随时奉献自己。”去阐明了我们应有随时奉献“牺牲”的决心,或说是拥有《 我在故宫修文物 》的匠人精神(但似乎对于匠人来说前者并没有他们精神灵魂(文物)重要)。这两种观点又是否存在冲突呢?好像这都没有错,只是世界上有两种人罢了,各具一方用生命来证明他们的观点。

        在吃饭时尤其是在学校食堂,我有时觉得可以抓紧吃饭的时间,做到“平行思考”“一心两用”。但有时又有另一种想法说服了我——该学的时候学,该吃的时候吃,这样才能提高效率,况且全身心的投入美食,对其保持最大的激情和感恩是对食物的尊重。可这两种想法真的矛盾吗?

        我想这都没有对错,是一个人性格心智的表现之一吧,正是在这些不经意的抉择当中,让我们被推向一个不一样的远方。就像我之前想象的一个“齿轮定理”,那些小齿轮就像一个个不经意间的选择和思考,它们推动大齿轮而决定了我们最终行驶的大致方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