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些我自己的往事,你可以笑,但不要笑话我,因为逗笑你是为了增添你的欢乐,笑话我可就不太好了,担心影响你的情绪,不利身心健康。哈哈,那我可要开始了!
第一则
这件事说起来颇为曲折,一言以蔽之就是后悔莫及。在20来岁的时候,精力充沛,爱热闹喜新奇,于是发生了一些后悔的事情。一天因为无聊,见一家理发店纹眼线,心血来潮就去了,纹眼线不是什么大事,但眼睛可是玩不得的。
当时选择了一家小店,主要是因为女老板长得漂亮,或许是她的外貌吸引了我吧,虽然之前在她店里理过发,但对她的技术一无所知,何况眼睛那可是大事,现在想想后怕至极。
我问她是否可以纹眼线,她说可以。又问她的技术是否过硬?她说放心好了。我只问了两句话,就把眼睛托付给了她。当时纹眼线的原因是看到公交车上一个年轻妈妈纹的效果挺好,事后才了解人家肯定是在正规店里做的。
冲动、好事对于那个时候的我来说,再正常不过了,比如我是自来卷,为了拉直头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结果,费尽心思拉直的头发,只洗了一次,直接恢复成了原来的卷发。
这样一来,纹眼线的事情也就变得不那么稀奇了。现在看来,自然就是美,青春就是美,而我的眼睛属于那种笑起来很甜的类型。虽然不大,但身边的人常说我一笑眼睛像月牙般可爱,然而,纹了眼线后,让我多年自卑,因为当时的眼线是很难袪除的。
幸好,我是个省事的人,即便女老板把我的眼线弄得一团糟,我也没有让她赔偿损失,反而把手工费一分不少地给了她。
想法很简单,尽管她的技术差,但至少她为此浪费了一些时间。她可能也有点担心我会让她承担责任,当时她怎么也没想到我会对她说出这样的话:“没关系,你不用担心,我会找专业的地方去洗掉。”
她说不收我的钱,但我还是坚持给了她。后来经过打听,我找到了可以用激光洗眼线的医院,去了几次,花了些钱,眼线只能说淡化了一些。这次经历可谓是吃一堑,长一智,一辈子再也不会轻易尝试纹眼线了。
亲朋好友都说我气质不错,身材也好,皮肤挺有光泽,但无论他们如何夸奖,眼线的问题成了我心理上的一道障碍,好在多年后,终于等到了洗眼线的技术。
20来岁正是谈恋爱找对象的年龄,因为眼线的问题错失了一个我觉得还不错的人。想想也能理解,一个亭亭玉立的年轻女孩,为什么要涂上浓浓的眼线呢?其实他哪里知道我正因为纹眼线这事而感到苦恼呢。
那次的牵线人是一位长辈,男孩觉得我们不太合适,可我的这位长辈又去了男孩的单位,给他沟通了一下,问他为什么没去找我。
受到了一些压力,他又来了一次,我们吃了一顿饭,从此再也没有见过面。看到这里,是不是有人心疼我了呢?眼线问题够郁闷了,再加上谈朋友不顺利,真是可怜的小女生。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我倒不至于是可恨之人,而是这次无聊导致的。
不过,这也给我带来了一点好处。后来得知那个男孩结婚了,他们没有自己的孩子,最终领养了一个。
而我最大的特点,或者说唯一的优势,就在育儿上。在我的孩子还没出生时,我就有了教育的意识,至少,我的育儿水平还算可以,这或许是我身上的一个特点。
如果因为一些原因不能生养自己的孩子,那么我身上的这点优势有可能会被埋没。当然,如果是领养的孩子,我也会一样爱他,善待他,只是会失去怀胎十月这个幸福的经历,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可能会走更多弯路。
了解那个男孩和我的亲朋好友有时也会开玩笑说:“幸亏当时他没看上你,我只是笑了一下算作回答。不知怎么的,我自觉或不自觉地又想到了眼线,是不是它帮了我一个大忙呢?看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真正的好。再说,你的娃,我的娃,只要是中国娃,都是一样的好。
现在再也不用考虑这事了,因为先进的技术有了,和先生生活了多年,他竟然没有发现我纹过眼线,一直让我自卑的眼睛居然没有影响到他对我的审美观。在他的眼中,我始终是那么美丽可爱,当然是在我不发飙的时候。
我在他心目中的形象是美好的,当时,熟人给他介绍了两位女孩,他只见了我,另一个直接拒绝了。他告诉家人:“你们不要再给我介绍了,我领给你们一个女孩看看,相信你们绝对喜欢。”当然,并不是说我有多么美好,可能是前世他欠我的吧,这辈子要还给我。要不然,他怎么会觉得我哪里都顺眼呢?昨天晚上,他用手捏了一下我的脸,调侃道:“看你细皮嫩肉的,怎么看,都像三十五六岁。”
我发飙,吼了他一句:“先生,你洗完脚还没洗手呢,而且我又是一个洁癖症患者,再说,我可是刚刚洗过脸。”“你有洁癖是你的事,我没洁癖是我的事,对吧?”说完,他哈哈大笑起来,对于厚脸皮的他,我无力反抗,只能乖乖地拿起洗面奶去洗脸。
第二件事情,是关于我的右手。那时候儿子正在上网课,有一次我对他说话的语气有些问题,于是他生气地关上门不上课,以表达对我的不满。如果当时我聪明一些,就让孩子待在屋子里好了。
可惜没有如果,因为那节课是英语,正是儿子需要认真听的一门课。由于数理化凭他的智商不听课也能自学,但英语仅靠智商是学不好的,必须拿出认真对待的态度才有希望学好。
儿子关着门不出来,这边英语老师继续上课,我就用力推门,当然推不开,那时我的情绪像个火球般无处释放,就用手拍门的方式表达我对他的不满。仅仅拍了几下,后来手就莫名其妙地肿了,我也没当成回事,不就拍拍门吗,手肿就肿了呗,过一段时间自然会好的。
如果我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肯定第一时间去医院拍个片,打上石膏半个月就恢复了。但我是一个头脑简单的人,当然四肢也不发达,我没有选择任何治疗方式,就这样任其自然发展。当时在干活的时候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心想既然能干活,肯定骨头方面没问题。既然骨头上没有问题,买点云南白药喷喷就好了。
几个月后还是没有好转,我联系到老师,用了更好的中药。这个中药对我心脏的疼痛调理的效果很好,对其他部位的痛点治疗的效果也是挺好的。
这么好的中药在我的手上竟然没有出现太明显的效果,这时我才想到肯定是手上的骨头出现了问题。经过检查确实如此,手腕处的髋骨骨折,因为时间太长了只能做手术,因为是右手,我怕做了手术会留下后遗症,暂时没有去,在用药的同时再按摩一些穴位,尝试两个月,实在不过去的时候再考虑手术。
这只伤手,给我的情绪带来了一些干扰,但是收获更多的是感动和感恩。老师对我的帮助很大,他是一个在事业上很成功的人,也是一个惜时如金的人,在这种情况下还拿出一些精力帮助我,告诉我一些合适的穴位,我也坚持着。
还有让我感恩的人是小主姐姐,如果不是她教会我用语音写作,这只骨折的手肯定不能坚持打字,写作这件事估计早就停了。本来就不擅长写作,如果一停下来,可能就再也没有这份缘分了。
我没有写作的天赋,但文字对我而言是相当重要,因为在业余时间,有了文字的陪伴,我的心灵就有了安放之处。另外,文字的陪伴也使我的情绪得到了很好的释放。
如果在网课期间认识小主姐姐,我肯定不会在孩子上网课时时常闹情绪。因为自己无事可做,每次看见儿子上课时玩下载的一些东西,心中便有股无名火冒出来,情绪变成了一匹脱缰的野马无法控制,最终导致了我的这只伤手。
先生也常说:“自从你认识小主姐姐以后,最大的改变就是情绪上有了很大的缓解,如果你早几年认识姐姐,那该多好!”他说的话是真的,自从我进入了姐姐的打卡群,文字陪伴的生活也就启程了。
我是一个接受新事物很慢的人,如果不是这只伤手,不管姐姐怎么引领我,也不会用语音来写文字。刚一开始用语音的时候,嗯嗯啊啊一大堆,连我自己看着都想笑,可是因为手失去了打字的能力,如果不坚持学习语音,只能放弃。于是我告诉自己,不会就继续学,学不好就坚持,用一次一次倒逼的形式,逐渐地习惯了语音写作。
女儿放假的时候,我们在一起讲笑话:“你看你看,我做个亲妈都做不好,动不动气的心肝儿疼,你说人家那些做后妈的女人该有多难呀!”女儿这时会哈哈大笑起来:“妈妈,你真的错了,如果是后妈,责任心不会这么强,当然情绪也不会这样失控,对吧?”
想想她的话也是有道理的,责任心强的时候,如果管不到点子上对孩子的爱反而成了一种伤害。看来我爱孩子的心和爱孩子的能力,相差得远呢!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几句话,那就是最好的父母是有智慧又有责任心,这样的父母有能力教育出一流的人才。第二类父母是有责任心,但没有智慧,这样的父母是最糟糕的,还不如第三类父母。第三类父母是没有智慧,也没有责任心,顺其自然,让孩子做自己便好。
这样一对比,我正好符合第二条,尽职尽责也不管用。好在我有一个优点,就是犯错时常反思,就像许多父母对孩子说的那样,爸爸妈妈爱你是真的,可我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是啊,做父母不管是第一次还是第二次,总之没有返程的机会,唯有做好反思,尽量少犯同样的低级错误。
做优秀的父母我不敢奢求,但至少要向做及格父母的方面努力。爱孩子不仅是我们人类能够做到的,所有的动物都爱自己的孩子,当然都以自己的方式爱孩子。反观动物们,爱孩子反而更智慧一些,比如它们早早地教会孩子学会觅食,学会生存。
它们舍得下狠心把孩子推出去,而不是让它待在身边。尽管它们会亲自为刚出生的孩子捕食、觅食,但只要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它们的爱会适可而止,及时教会孩子独立,这点连我们人类有时也很难做到。
原来爱孩子是所有动物的本性,但会爱孩子才是真正的智慧。这点需要终身学习,学无止境,不仅用在学问上,也用在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上,也恰到好处。
这只手带给了我很多思考,让我想到那些没有右手甚至没有双手的人也能奋斗成功,而我有右手,虽说用不上太大的劲儿,但至少还能干所有的家务,这样一对比,心中便对自己少了一些懊悔的情绪。
以前在控制情绪上,我是一个自制力较弱的人,这可以说从原生家庭中受到了一些因素。在家庭中,我是弱势的那个人,但不代表我没有情绪。但自己成为妈妈后,从意识中我觉得在孩子面前我是安全的,释放情绪没有关系,因为我是妈妈,这种错误的思想意识让我多年中没有走出这份困扰。
直到我在姐姐的群中呆了近一年的时间,才让我感觉到只要你愿意,情绪是有能力控制的,那就是要找到自己的爱好,因为有了心甘情愿想做的事,那么时间上总会排得满满的。这种情况下,根本没有心思去关注孩子,这样对他放开了反而是一种更高尚、更智慧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