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和王老师的一小时链接,本来没有特别想好要聊什么主题,只是把平时积累下来的困惑一一摆开。发现困惑的核心其实就是觉得自己应该做的事太多,而眼下无法做到所带来的焦虑感让自己倍感压力,不开心。
我从上周秀秀老师和我聊的个人定位开始说起。
今年成为积微合伙人,是我的一个重要决定,也势必在影响着自己每一天的生活。我要在这里投入多少精力,成就什么目标呢?如何平衡学习和工作生活的关系呢?我不停的在问自己。将来能成为一名目标达成教练,我觉得是自己内心所向往的,特别是今年读了《高绩效教练》这本书,发现人生无处不教练,自己作为父母、老师和部门主管都具备教练的角色,成为一名高绩效教练是今年的新认知,也是对自己很有帮助的成长方向之一。
不过成为一名好教练之前,我想花更多的时间成为更好的自己,比如成为高效能人士、终身学习者、阅读爱好者、养成人生五件套的好习惯、拥有成长性思维、拥有正面管教理念等等。
但有时看到大家在积极行动,成果不断时内心不免有些焦虑,比如开直播、做公众号、影响很多身边人入群,我都没有时间去做或者还不太想做,这样是不是不符合合伙人的定位?
王老师的答复给了我定心丸,其实只要先做好自己,然后一边成长一边分享自己的改变和体会就好,不需要太刻意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一切顺其自然,身心合一。所以,放下“应该”,尽力而为,先成为一位优秀的目标达成者,在成为的过程中去潜移默化的影响身边人就好。
接着说到我的第二个定位,教育相关,我还没有想到一个合适的词语定位未来的目标。只是觉得自己对教育有兴趣,将来可以作为一个深耕的方向。
我自己在一所有很好的教育理念的k12学校,天天和老师孩子打交道,很喜欢这个教书育人的环境,同时也需要陪伴两个小学阶段的孩子成长,所以教育自然成为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积微正好有很多教育界的行家,我有很多可以学习的地方。但是如果谈到要输出课程,又感觉到有压力了,似乎还没有那么高远的志向。所以,又是一个觉得自己“应该”但又暂时无法达到的状态,让我有些压力。
王老师则说,现阶段只需要给自己种个“教育”的种子就好,没有人能够独自承担这么一个大任务,也没有人要求我必须做到什么。我只需要用心积累,慢慢实践,等待合适的时机,一切顺其自然,做自己愿意做的事就好。呵呵,所以我也没必要那么着急让自己成长为一位教育专家,压力大了反而做不好。
最后说到我的第三个定位,信仰相关,我也是没有特别想好一个合适的表达。因为本来信仰就不是一件短期的事情,而是一辈子要行的事情。信仰关乎价值观和终极使命,不是光挂在嘴上说的。所以我在聊的过程中也发觉自己有点把信仰和生活割裂开了,非此即彼,其实信仰是一个和工作学习生活融合的过程。
既然我过去说的多做的少,没有真正践行成一个优秀的基督徒,那么现在我可以利用在积微学习的目标达成方法去实现这个终极目标,这岂不是一个很好的结合,积微和信仰并不矛盾。
而我希望读更多信仰方面的书籍,同时也想多读其他好书,那就尽情的去读,见缝插针的去把阅读养成习惯,形成生活的一部分就好。不要给自己规定每天应该要读多少,不要着急自己怎么读得那么慢。
如果你想关心的人太多,也不要妄想一口吃成一个胖子,一下子关心到身边所有的人,只要一周深度链接一个人,能对他(她)有所帮助就好。
如果把要求自己做到的事情从一年拉长到十年,甚至一辈子,也就没有那么多焦虑了。
是的,感恩现在拥有的一切,无需顾虑日常的衣食住行,有幸福的小家,可爱的孩子,稳定的工作。在这个基础上尽力活出更好版本的自己,可以尝试和突破的事情虽然很多,但也不需要给自己太多的“应该”。
最近在读《纳瓦尔宝典》,发现作者的很多观点和王老师的不谋而合。谈到幸福,作者说幸福是一种可以学习的技能,成功不一定带来幸福,欲望是主动选择的不开心,幸福是一种选择,幸福源于好习惯,幸福需要活在当下,需要心境平和。如果你是在追随内在的目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么你自然会觉得幸福。所以,卸下生命中的很多”应该“,做个心境平和的人,你就会获得更幸福。
感谢王老师的链接,每次都能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也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幸福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