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在工作上不是很顺心,遇到了一些麻烦。那时候情绪很低落,感到很迷茫很彷徨,像个折了船帆的小船,不知道能驶向何方。
从小到大,我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去找书看。一来是为了排遣一下内心的苦闷(也有逃避的意味,千万别学我),二来是希望能找到一些启示或者指导。
人在碰到困境的时候,总喜欢去寻找“救命稻草”。于是,我开始到处留意有没有合眼缘的书。当我在封面看到“发现工作与生活的意义”的字眼时,我毫不犹疑的向读书群的土豆老师约读这本书——《成功心理学》。这本书才看到一半,就已经刷新了我自己很多认知,不仅扫除了我内心的烦躁,还给予了我信心和力量。如导言所言,还没看完我就迫不及待的想跟你分享了。
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著名作家与管理专家、励志演说家丹尼斯·韦特利。这是一本非常经典的以成功为题材的心理学教材,出版至今,已经再版5次了,长销不衰。书中共有九个章节,分别是心理学与成功、自我意识、目标和障碍、自尊、积极思考、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资源管理和沟通与人际关系。以此,作者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告诉我们什么是成功,要成功需要具备什么素质。
也许有人看到“成功”这两个字会反感,觉得这本书应该也是陈安之式的成功学。断然不是,如果你这么想,恐怕你就要错过这本好书了。陈安之的成功学定义的“成功”是迎合世俗急功近利的成功,就是获得大量的财富或者名声。而丹尼斯·韦特利则告诉我们,“成功是一生的成就,它来自你在你的工作和生活中创造的一种有意义的感觉”。换言之,陈安之所指的“成功”是一个终点,只要获得财富与名声即可;而《成功心理学》所指的“成功”是贯穿于我们一生的成就感和意义感。你觉得哪个定义更让你踏实呢?
我很喜欢这本书,感觉相见恨晚。如果我能够早点读到这本书,也许我早早的想明白不少事情。它就像一个咨询师,逻辑清晰,循序渐进的给你分析问题;又像一位教授,向你阐述各种各样的概念、理论与实践办法,不仅告诉你“是什么”,还告诉你“为什么”“怎么做”;更像一位有温度的老朋友,亲切的和你交流。
书中有非常多的概念和练习,读起来很费脑力,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消化和做练习,所以我现在才读到一半,不过也是好事。在读过的章节里面,我最喜欢“目标与障碍”、“自尊”这两章。
谈到“目标”,我们很多人都知道设置合理目标的SMART法则,即合理目标的五个要素。
在我看到这个实用的设置目标法则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其实我们从小学开始就已经在使用这个法则,那就是我们的课程表!
我们在学校的每一个学期都会有学习目标,就是把该学期的课本学完,并且通过测验检核。然后我们的学习目标就被学校安排到每一月、每一周、每一天的课程安排中。只要我们按照课程表上课就可以学好一门学科了。而且这样的课程设置是符合合理目标的设置的:具体(每天每节课都知道上什么课,上什么内容);可衡量性(每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都是老师备好的);可实现性(每节课的学习内容都是可以按照进度完成的);现实性;时间相关性(在什么时间要学完什么都是老师备好的)。
所以我们从上学就开始使用这个方法设置目标,只是这个目标是学校给我们安排和设置的。正因为我们从小就被人安排着学习,以至于一到大学或者社会后,我们就不知道该怎么样去设置自己的目标,只会喊口号。这里给我们一个启示,当我们要学习一个技能或学科时,应该参考这个法则以及上学时的课程表来设置目标,再找一些同伴一起学习一起监督就更好了。
另一个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自尊”的主题。丹尼斯·韦特利认为,自尊就是“信任并尊重你自己”。自尊的高低影响着一个人的长远发展。
读到这一章的时候,我感触特别深,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低自尊的人。
因为家庭的缘故,从小到大低自尊的我无法做到完全接纳自己,在面对外界人和事的时候,总会怀着一种妄自菲薄的感觉。
我记得,有一次和女友去看电影,有一对情侣坐了我们的位置。然后我告知他们,在他们挪身后,我竟然带着歉意的口吻对他们说:“不好意思。”我们坐下后,女友就嗔怪我:“你干嘛跟他们说不好意思,这是我们的位置。”我听后也觉得很尴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现在看来,其实就是低自尊的表现。
书中提出了很实用的提升自尊的方法,比如说提升自我期望,回忆过去的成就,并设置和完成一系列有挑战性的目标;还有把消极对话转化为积极对话。这些都是在后期需要好好学习的部分。
如果你和我一样,对未来感到彷徨,对目标设置没有清晰可行的方法,希望对自己更有信心,希望学到有效的自我管理方法,不妨来读读这本《成功心理学》吧!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