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梳理这次冲突的前因后果之前先讲讲乌克兰这个国家,
乌克兰这个词在历史上的呈现更多是以地区出现而非国家,而乌克兰这个词的出现最早也到了十二世纪末期,这个时期东方是文也不强武还特弱的南宋,蒙古铁蹄即将横空出世,可以看出乌克兰的命不好是有历史由来的。在这之前乌克兰一直是野蛮部落流连忘返的地区,匈人也曾短暂踏足过这里,随后就被富庶的罗马帝国吸引走了,之后就是部落冲突,晃悠了几百年之后蒙古人来了……
在金帐汗国衰落之后,这片土地先后被崛起的两个国家瓜分,一个是罗斯【沙俄前身】,一个是立陶宛大公国。然而立陶宛在和波兰合并为大波波【波兰立陶宛联邦】,实力大增,领土基本涵盖如今整个乌克兰地区。
几百年后,乌克兰唯一作为国家名字的时候来了。1649年,赫梅利尼茨基带领哥萨克人起义成功,和大波波签订了独立条约。但是到了1651年春大波波背信弃义背刺这个年轻的国家,9月就被大波波吃了回去。随即赫梅利尼茨基就去找已经崛起的俄罗斯帮忙,然后就被俄罗斯吞并了……
直到一战时期沙俄被苏联代替,乌克兰又短暂独立过,之后加入苏联。1991年苏联解体,独立至今。由于历史上被俄国人统治了四百多年,基本就是不说俄语的俄国人,整体思维习惯都和俄国人差不多。
但要是说亲近感嘛,那就地分东西不一样了,主要是近代有个让乌克兰人忘不掉的伤痛,就是苏联时期的乌克兰大饥荒,这是人祸没什么好洗的。
乌克兰在加入苏联后有很多地区是历史原因分给乌克兰加盟共和国管辖的,比如哈尔科夫,顿涅茨克,克里米亚等东乌克兰地区。分家后被独立的乌克兰也带了出去,这些地区生活的主要民族也是俄罗斯族,情感上也和俄国更近。
在颜色革命之前,乌克兰就是俄国的小弟,所以东乌克兰也没有多大情绪。但在颜色革命之后,情况就变得复杂了。
之前乌克兰跟着俄国经历了美英等国为其量身定做的自由经济洗礼后,那穷得叮叮当当都说得有些轻了,一大半人游离于温饱线,很难想象一个原来的超级大国会沦落到这般情景,苏联解体的问题有想了解的可以评论区留言。
在重新独立后美国一直在持续不断的输出文化和理念,尤其是美国希拉里主持的互联网方向的渗透,成功被渗透的国家一般都会发生颜色革命。颜色革命之后的乌克兰政府那是一心想跟着美国西欧混,去过梦里的好日子,加入欧盟,加入北约等等,但是等着他们的是沦为大国博弈的棋子。
很多人会讲国与国平等啥的,我想说清醒点,人与人这么简单的造物尚且没有做到,更何况国家呢。这里只想说国家贵在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角色位置,不要当棋子当的有了幻觉以为自己可以当棋手了。要怪就怪自己祖先不努力,现在的大国没有一个不是先祖之前斩荆披棘打出来的。很多小国都没有清醒的认知,比如什么宇宙国,天天地震的某岛国,某大国南部的长条国等等跳弹的一众二五仔。
之前讲了乌克兰由于历史原因,是分西乌克兰和东乌克兰的。美国通过互联网忽悠西乌克兰民众,俄罗斯嗅到危险,也开始忽悠乌东民众。乌克兰颜色革命爆发后,克里米亚迅速全民公投独立并且加入俄罗斯。哈尔科夫,顿涅茨克,卢甘茨克也有样学样纷纷独立。
对于俄罗斯而言克里米亚战略地位太重要了,黑海出海口!当年沙俄为了这里,差点用自己人的血把土地染成红色,如果不是英法亲自下场,去地中海就不用土耳其点头了。虽然现在出去需要土耳其点头,但是也不影响其位置的重要。
乌克兰重装重兵集团本来在乌东区域就有驻扎。上面说的乌东三个省是乌克兰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前苏联遗产】,一旦独立乌克兰基本就没有重工业了。经历一系列事件错愕的乌军高层终于在俄军拿走克里米亚后才反应过来慌忙下令平叛【俄军和前政府有条约俄军可以在克里米亚驻军,所以拿下克里米亚很方便】。随后快速平定了哈尔科夫的散兵游勇,一路南下,顿涅茨克和卢甘茨克岌岌可危。
虽然当初分家留下了大量家底,其中乌克兰留下了三个重型机械化集团军【养不起散了一个】。但乌克兰二三十年可竭泽而渔式的堕落,让这支原本实力还挺强的军队连苏联时期乙级填线部队的训练水平都没有,这是前苏联加盟国的整体现状。所以,平叛出状况了!
很多人都以为当初顿巴斯【顿涅茨克和卢甘茨克地区总称】地区能守住是俄罗斯大举支援了,其实不是的,最起码刚开始的战斗俄罗斯并没有参与。俄罗斯杜马和普京对于顿巴斯地区的问题还是很犹豫的,所以开始时就没有想着插手支援顿巴斯地区,不支援的原因具体有以下几点;
1,顿巴斯地区对于俄罗斯的重要性不及克里米亚,要是哈尔科夫也在抵抗的话,普京都会冒险出兵,但哈尔科夫的骚乱已经被平定。
2,俄罗斯想把乌克兰颜色革命带来的战略损失降到最低,并不想和美国西欧尤其是G7等国撕破脸,因为俄罗斯对克里米亚在法理上还有一丁点的正当性,西欧不想烧柴过冬大概率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顿巴斯地区就是赤裸裸地吃了一块没特别大战略意义的地,却坐实了侵略的口实,那回转的余地也没了。
3,哈尔科夫冒头被迅速镇压,顿巴斯地区有可能也顶不住压力,顶不住要管就要出兵,出兵就会造成侵略事实,对国际声誉和国际交流合作都会有重大打击,国家战略上太危险了。
但是,顿巴斯地区的武装民兵顶住了!顿巴斯民兵不光是当地的散兵游勇,还有成建制反叛的乌克兰军队。当地还是苏联时期的重工业基地,很多乌克兰政府之前养不起和淘汰的新老式装备也有很多扔放在这里【销毁需要钱】,这都被当地民兵组织迅速利用起来阻挡乌军主力南下。
就在普京还在犹豫的时候,一则乌克兰新政府的通告让普京决定无论如何也不能让顿巴斯被收复!那就是乌克兰决定加入北约!
北约和华约的故事不懂得可以去百度。
北约在苏联解体后口头答应戈尔巴乔夫不会吸收前华约组织成员。到了1996年,北约就拿出了东扩报告,并于次年吸收了波兰,匈牙利和捷克等前华约成员国。随后为了安抚叶利钦,口头承诺了叶利钦不会吸纳前苏联加盟国。普京上台后快速全面的整顿已经被两位前任糟蹋到快要再次分裂的俄罗斯,让西方看到了俄国再次崛起的可能。随后北约最大一次东扩来了。
2004年3月29日,北约布拉格首脑会议达成了第二波的东扩决定,决定接纳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七国。这时俄罗斯以东的缓冲区就只剩下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了。
至于为什么北约要针对俄罗斯,原因很简单,太大了。俄国也先后数次要加入北约,遭到拒绝,为什么呢?还是因为俄国太大了,北约不能有两个主人。俄罗斯要加入北约至少还要再分裂几次。美国也不是只针对俄罗斯,它是针对所有有可能崛起到和他体量差不多的国家。
原因说完了,普京绝不会容忍乌克兰加入北约,随后就作出了援助顿巴斯的决定,紧接着近一万脱下俄国军装的俄军官兵大举进入顿巴斯地区,然后乌军平叛主力几乎被全歼。但是普京也没有下达乌克兰腹地推进命令,他还是希望以谈判外交的途径解决乌克兰问题。
这里的外交解决有几点说明补充一下;克里米亚俄国是不会吐出来的,乌克兰铁了心是跟着西欧走了,俄国没有财力物力能留住乌克兰,所以这不是俄国可以谈的条件,但是顿巴斯地区俄国是可以谈的。
但是当事各方的利益的纠葛以及美国这个新平衡手的干扰,最终只签订了明斯克停火协议。
以上是2014年颜色革命一直到明斯克协议签订时的故事。由于篇幅有限,接下来的发生的事将在几天后更新,喜欢的可以关注后稍作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