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的第七个孩子是男孩,我所说的第七个仅仅指她家里的现有的,还有两个生下来,看着是女孩就送人了。
张爱玲说,一个人的家庭就是一个人的宿命。
想起《欢乐颂》里的樊胜美,一个年过三十的女孩,迷失在大都市,每个月的工资除了日常开销悉数寄给父母,以养活那不争气的哥。看过这个电视剧,不少大咖,或心灵鸡汤,拿樊胜美做反面教材。她爱慕虚荣,穿某宝的高仿服饰;她现实拜金,消减了脑袋往上流社会挤;她是不折不扣的捞女,看不上白手起家、追求她多年的王百川;她安于现状,傻大白的小蚯蚓利用周末厚着脸皮推销咖啡,物质丰盛的富二代曲筱筱奋不顾身、低声下气的经营着自己的公司;安分守己的关雎尔拼命加班以求顺利过实习考核。而樊胜美的休息时间都干嘛了,相亲,不放过任何一个接近上流的机会,她陪安迪参加酒会,她随同安迪去高端私人度假村,这些种种都是轻浮,虚伪的行为,遭来观众的摒弃与不屑。
谁都渴望出生在曲筱筱那样的家庭,拥有安迪那样的大脑,可我们大多数逃不过小蚯蚓和樊胜美的命运,这是宿命。姑姑家大女儿高中成绩不错,考个好大学是没问题的,可她弃学了,一个人来到深圳,进了电子厂,吃住全包,工资是纯收入,每到发工资,她都悉数寄到家里去。我无数次问她,为什么不坚持下去,就四年而已,大学毕业了经济就可以独立的。她说,我不后悔现在的选择,你家里有车有房,你可以任性的吃喝玩乐,工作了做月光族,你有那个资本。我家里还有五个妹妹,一个弟弟,年迈的奶奶,常年靠吃药维持身体的父亲,家庭主妇的妈妈,学费都是东拼西凑,生活费我节省了又节,即使考上大学,学费和生活费对我家来说是巨款,我不忍心看着家里那么多张嘴因为我上学而忍饥挨饿。现在一年工资加上加班费足有五六万,我还年轻可以挣个十年,家里慢慢会好起来的。
大表妹二十五岁的时候,独立、自强,加上高挑的身段,姣好的容貌,按照父母意愿嫁给了镇上做生意世家的大户的长子,男方比她小三岁,当地彩礼十万,男方给了十五万。二表妹上了一年高中,辍学去了深圳电子厂,二十五岁那年嫁给了邻村一户在深圳收废品发家的长子,男方大她五岁,彩礼不输于姐姐,男方给了二十万。
姑姑家盖起了楼房,国家政策向农村倾斜,种地有补助,耕种都是机械化,农村中小学学费全免,高中有贫困生生活费补助,考上大学当地政府有奖励。姑姑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今年四女儿考上了大学,家里大摆酒宴,小儿子上了小学,姑姑种田之余,到村附近的玩具厂打些零工,姑父带领村里的劳动力成立了建筑队。
四表妹和五表妹大学毕业后各自留在生活了四年的城市,工作,结婚,生子。
六表妹也快高考了,她们的弟弟,明年也该上高中了。
姑姑一家成了村子里最热闹,最幸福的家庭楷模,女儿各自为人妇,各自生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