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红色资源利用和红色旅游发展工作,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既要塑形,更要铸魂,以红色文化铸牢红色旅游的精神内核,彰显红色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
讲好红色故事,巩固夯实红色旅游基石。红色旅游不仅仅只是游览和拍照,更重要的是通过讲述革命故事,传承红色精神。一方面,要尊重历史,在遵循真实性、严肃性的基础上,深挖革命文物背后的情感共鸣点,充分结合红色资源周边现实场景、山水条件,通过历史的印记、发展的轨迹、丰富的事例,生动讲好“当年”故事,现场展示“现在”变化,高度凝练升华主题,能够在寓教于景、寓学于史、寓理于事中呈现红色资源丰富内涵。另一方面,可以将红色文化“解码”再“编码”,打造红色文艺作品,让历史场景“扑面而来”。比如,大型红色舞台剧《重庆·1949》、沉浸式实景剧《那年八一》,以生动的表演形式再现革命历史,增强了红色文化的“磁场”,叫好又叫座。
整合红色资源,系统打造红色旅游线路。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重在用好用活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宁夏作为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有许许多多弥足珍贵的红色资源,现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2处和可移动革命文物130件/套(390件)。自治区在深入开展红色资源专项调查、建立红色资源数据库、全面摸清红色“家底”的基础上,对区域内的红色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将宁夏的红色景点串联成线,于今年推出13条红色精品研学线路,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让红色成为宁夏的鲜明底色。为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宁夏各地遵循整体打造原则和系统展示逻辑,精心打造符合本地革命特色的学习教育实践基地,成为干部群众深化理论学习、强化理论武装的红色地标。
挖掘红色文化,有效提高红色旅游吸引力。红色文化蕴含的红色基因和精神价值是引领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灵魂,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红色资源的挖掘和提炼。提升红色旅游吸引力,关键在于激活红色文化的生命力,通过创新形式和载体,将红色文化价值转化为红色文旅价值,让游客在体验中感悟和传承红色文化。一方面,加强对革命遗迹、文物以及革命故事、红色歌谣等本身的系统挖掘、科学整理和深入研究,对其所蕴含的历史价值、精神价值和时代价值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多维度总结提炼,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红色文化时代化表达,赋能红色文旅业态创新。特别是要适应年轻群体的需求,推动活态化、沉浸式、体验式红色文旅场景创新,不断丰富情境体验、VR/AR互动展示等更具参与感与体验感的文旅产品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