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一个城市的品位,一般先从认识城市路名开始的。走街串巷,寻秘探幽, 不识路名,必将寸步难行,故而每个城市对路名慎之又慎。
作为海滨城市,到访连云港的游客络绎不绝,在慨叹我市的山海形胜之余,不少游客感觉我市一些路名不知所云,何谓红砂路?何谓建设路?何谓新建路?路名所云者,无非历史、无非文化、无非城市建设目标。如此三方面,是我 市道路取名的丰富宝藏。
道路以史为名,可以增加历史的厚重感。连云港人自诩为少昊之后,若把港城大道改为少昊大道,其名之厚重之响亮,让游客刮目相看。 秦始皇曾经驾临我市,感叹人生苦短,因此,始皇路、长生路、徐福路、仙药路、 仙岛路,都具有既历史又仙幻的色彩 :孔子登山望海, 留下无尽思索,以圣人、 孔子、论语、问海、孝子、三省等等为路名,可显现独有的历史文化品位 :作为地名,古籍有载,以朐阳为路名,也为地方特性 ;海州湾为名,年头不短,新建 的海滨大道以海州湾冠名,在全国都叫得响,而海滨大道太普遍了。道路以文为名,可以凸显我市文化内涵。
《西游记》《镜花缘》为我市独有的 两部文化典籍,以此为名,可在全国增加文化认同度。以《西游记》为例,唐僧、 大圣、天蓬元帅、白龙、龙王、天宫、玉皇等皆可为路名,其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勇闯八十一难,每闯一难,可取一路名,体现的是正义战胜邪恶的智慧和勇敢, 具有倡导作用,若以取经路取代科苑路,展现的是我市善于学习的愿望。
若有广场以镜花缘为名,可以尽显浪漫色彩。可见,若善用《西游记》《镜花缘》典籍为路名来源,我市的神幻文化将大放异彩。道路以省市为名,可凸显我市的博大胸怀。根据惯例,每一个有理想的城市, 道路取名首以省区为名,次以省会城市为名,再以地市级名城为名,近邻淮安市早已为此,作为要迈向国际化的城市,路名一要大气,二要包纳天下。
游客看到 家乡路名,在亲切中对我市的认同感倍增。现在,把新建路改为秦东门大街,也属从迷顿走向清醒,值得肯定,但亡羊补牢的广度不够,宜对现有路名统一规划取名,再以路牌说明,辅以街头雕塑, 那么我市的外在文化品位,必将进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