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内心深处是拒绝读《傅佩荣译解大学中庸》这样晦涩难懂的书的,太费脑筋了,端书读来,字字识得,然而看了注释也不明白文字背后到底在说什么。
其实心里知道读书不仅要读自己喜欢的,还要读点自己不喜欢的,只能硬着头皮啃读。与其说啃,还不如说拿着书发呆。于是我向队长范老师求教,范老师给我推荐了喜马拉雅里面的节目。当然最开始的时候喜马拉雅音频也是听不进去的,但是听着听着就听懂了,并且觉得《大学》《中庸》甚好!古人可真是太有智慧了!
跟着喜马拉雅来读这本书,还真是不错。品尝了书中的美味,再去刷抖音,抖音就变得索然无味了。
哈哈,感谢队长范老师的赐教。
以下都是我的肤浅之言,如读之,请审问、慎思、明辨。
相传《大学》是曾子所作,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后被南宋朱熹单独拿出来收于“四书”之中,它一跃成为儒家重要经典。文章开宗明义,直接点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一句话就指明了这篇文章是写给想要成为大人物的人,想要自我完善和修炼的人,想要达到高层次境界的人,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
身为一个小学老师,那就要不得不提一下小学之道了。古代的小学主要是学:洒扫(勤劳)应对(言语)进退(行动)这三种品质。再联想到班上的孩子,不得不以为然。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一句简单却有力,让我静下来去审视我这半年的状态,有惭愧,有欣慰,此后定要定静安。
有人说人这一生就是要追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是不是也意味着活到老、学到老?尤其是身为教师,如果不能日日新,面对成长迅速个性鲜明的孩子们,又拿什么去浇灌培养?
书中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如此推算,“一师仁,一班兴仁。一师让,一班兴让。”也是能站住脚的。所以,一位老师,一位班主任,就是一个班的榜样,老师仁、让,生会受其影响而行之;否则,只能是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故《中庸》里这样说“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
司马迁认为《中庸》是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后人多有赞同。和《大学》一样,开宗明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一个“教”字指明,普通人通过“教”也是可以做到中庸的。可惜,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误解了中庸。专家学者是这样解释的:“中是无所偏,庸是不可易。《中庸》里也渗透着很多教育思想和哲学。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啊,每件事都有它的“道”,老师有师道,人生也有道。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一位教师想要做到喜怒哀乐未发,几乎是不可能的了,那就只能做到发而中节。比如说学生错而不改,老师为了教育学生,那就必须“发”,“发”是考虑自己的真情实感并根据帮助他人的需要,这就是做到“中节”。
而“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则说明了过犹不及。在教育世界里,这种现象还挺普遍的,有一批家长用大人的视角要求孩子,揠苗助长;有一批家长又过分溺爱或者完全放养。我们应该了解孩子的资质,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家长和老师都要学习大胸襟、大智慧、大眼光。
说到因材施教,《中庸》里“忠恕,违道不远,施诸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在教育中,更是要了解孩子的本性和发展规律,清楚孩子愿意接受怎样的施教,这样才能“忠恕,违道不远”。
如今,社会上总是充斥着一些声音,家长会说老师没有教育好孩子,学校又说是家庭教育没有跟上。《中庸》就这样说了“正己而不求与人,则无怨。”就是要告诉我们,不能把责任往别人身上推,要去找寻问题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用智慧去解决。当然,这就需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甚至需要社会教育的良好配合。
“其人存,则其正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延伸到教育上也是一样。具体到家庭里,一个家庭能不能经营好,孩子能不能教育好,关键在于人,即夫妻俩,父母。好的父母在,家庭一定会兴旺;父母不通人情,往往会问题重重。具体到学校里,一个学生能不能成长得耀眼,德智体美劳能不能发展得均衡,关键就在教育者。教育者有情怀,学生定然不会差到哪里去;教育者若是不屑修身,学生也是无望修道。因此,《中庸》强调“三达德”“五达道”。三达德即智慧、仁爱、勇敢;五达道即运用中庸之道来调节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的关系。
虽然不容易,但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用心去“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就一定会得到提升。如果资质平凡,那就“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如此道,虽愚必明,虽柔必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