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跨文化
钩子🪝:“游客”“主人”“翻译”
一、为什么我们觉得别人不可理喻?
有可能对方的道理必须在对方的文化背景下,才能讲得通。
先不用自己的思维去判断,而是提醒自己,同样的行为,在另一种文化下,是否有不同的解释。
例如之前有外国友人访学,问我们怎么跟父母表达爱意,我们说几乎不,最多就是“吃了么?”他们觉得非常震惊,因为他们的“我爱你”就像打招呼一样自然。
二、面对不同文化,如何更好地沟通
(1)游客视角
作为外来者,如何融入新文化,例如加入新的团体,加入新圈子,外出旅游等。
最大优势:主动地意识到存在差异。
可以询问当地人:“在你们这里,这意味着什么?”例如进入小孩子的世界,他们经常有一些奇怪的动作,什么铁山靠、电摇等,就问他们“在你们眼里,这意味着什么”,他们要么说是嘲讽,要么就说是开玩笑。
蜜月期:前3个月新鲜
文化冲击期:试着融入,就要尝试不同的行为模式,会开始挑战原来对于“我是什么样的人”的认知。
文化整合期:6~18个月,可以自如地在两种文化中切换。
(2)主人视角
劣势:对文化差异不太敏感
注意:注意到客人的局促不安,帮助理解背后的文化差异。
例如,外国人有时候觉得中国人说话像在吵架,例如餐馆里高声劝酒,此时可以告诉他们,这种声音代表着热情,他们就会更安心。
(3)翻译视角
只做一件事:把一种文化的表达,用另一种文化的语言阐述出来。
“有没有可能,我这样做,想表达的是这个意思,而在你看来,却是另一种意思?”
谁对谁错无所谓,重要的是,我们承认我们对这件事的理解有差异,问题就解决了。
“我认为的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在对方理解里是截然不同的”。不断去在这种碰撞中,找到自我认知和人际交往的路径。
这章对我的改变是
1、最近在上课的时候,一直对抬头率有些纠结。我会讲我认为非常重要、获益很多的概念,但对于学生而言确实有些枯燥和无趣,我一开始会觉得有点“怒其不争”,但后面会意识到,在我的内隐态度里,我认为“学生就应该时时追求高深的认知”,但实际上我自己在读大学的时候,才不关心这些,就关心课能过吗,其次是课堂有没有梗,有没有段子,再后面才考虑学点什么。这个心态放宽了以后,就能更好地琢磨怎么上课。
2、日常与身边的人相处时,经常会想让对方按着我的来,但其实对方是有他自己的想法的,很多时候其实想证明自己是对的,而不是真的关心对方在意的是什么,没有真的听到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