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的时候,总是心疼于松子的遭遇。曾几何时,才真正体会到其中的浅薄道理。
松子从小因为家庭的缘故,父亲把所有的爱护几乎全都给了妹妹,而自己却被冷落。
人在社会上生存最重要的两个基本需求――社会认同与安全感。而这些往往都是从外界获取。
社会认同的来源必然包括人一出生就开始接触的家庭,家人的认可是人性格养成的首要因素,如果这个阶段的人没有得到正常的对待,那么他的性格里绝对会有一部分是缺失的,而追求平衡的人本身不允许自身失衡,因此,人为了达到自身的平衡,只有不断地从外界汲取所需。
而松子因为缺少父爱,这从小就埋下的种子,在她的人生中生根发芽,树立了她的一生。她不断的去追求来自男性的爱,以填补自己不完全的童年。而这种如貔貅似的填补,让她在不断汲取的同时,渐渐的失去了自我。
内外的天平,向『他人』的倾倒的同时,『自我』就必然变轻。
松子在用扮鬼脸逗父亲开心,是一种以牺牲自己来达到认同的手段。不幸的是,这种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父亲每每看到松子扮鬼脸,总是忍俊不禁。
于是,一种“牺牲自我去迎合他人就会得到认同/爱”的心理就潜移默化的扎根于松子的心中。
长大后,松子去讨好并迎合自己的所有男人,这种牺牲自我被其中一个男人多年前的学生称之为“大爱”。
要做到“大爱”,势必要自己无欲无求,来求得他人甚至全世界人的安康。
松子确实做到了,但是她的结局呢?
被历任男人榨干自己的努力,钱被骗走被挥霍,人被嫌弃被打骂。她用讨好和包容换来的,是他人理所应当的使唤与欺凌。不止身体上伤痕累累,心理上也一步一步的对自己绝望。
当她写下“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字眼时,这世上除了太宰,应该少有人能理解她的这种绝望。
用心生活的人却没有好下场,坦率真诚的人却不敢再随性言语,孤单无助的人变得敏感又神经,最后防线崩塌,人格错裂,变成人们口中不能理解的“疯子或魔鬼”,怎么说都是这个世界的错啊!
如果父亲能稍微再多给松子一些关怀与宠爱,她的男友能够尊重她作为一个女人的付出,感恩她的无限包容,那么松子还会这样连自己都唾弃自己么?
弹幕里有人说,
“松子这样的人太作,活该!”
“松子就是吸引渣男的体质。”
试想一下,一个人身旁围绕着一个无私奉献,可以包容自己的一切,并且不离不弃的人的时候。这个人一定会认为自己的所有都是对的,那么他就会释放自己所有的性情。然而一个人如果倾出所有,那么他身上那一半恶臭的部分也会无所遮掩,并搭着“包容”大肆横行。
最后受伤害的,必然是给予包容的对方。
所以,如何达到自己对外界的爱以及自我的平衡状态?
对外,对他人的付出表示感恩,就算有错位也不要指责,心平气和的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对他人的错误不要纵容,但不要去否定他整个人的价值,单就事件提出自己的建议。
对自己,保持自我,不要被别人牵着走,敢于诉说自己的需求,不要刻意去讨好迎合别人,不要妄自菲薄,也勿塞忠谏之路。
最后的希望,
不要做松子,
也不要把别人逼成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