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考第二天。今天明庆自己起床了。
事件(一)和孩子的沟通
早上不知道为啥,听到孩子很抑郁的说,妈妈,这个学生证我不带了。我的心紧张起来:好好的准考证,怎么不带?这么重要的事,如此草率。孩子说:妈妈我带着准考证带了一天,老师也不看。我说:你带着一天他们看不见,可是你不带,就会有很多麻烦。孩子很颓废不情愿的说:这是学生证,又不是准考证……我当时是很想一路和他辩解下去。我的辩解只能和孩子越来越远啊。
感受:担心,恐惧,紧张。觉得孩子肯定玩手机玩多了,失去了辩知能力。如果孩子不拿学生证(上面印的是学生证)。那多麻烦。想打电话问老师,其实我是再用老师压人。感受到孩子的心情有些乱。孩子的无助,痛苦。
期待:自己对孩子的期待:带着准考证很正常的事,又不累,何苦找不利索呢,老师为中考发的,你就带着呗。
孩子对我的期待:接纳。我可以用这样的语气,面带笑容孩子:不带可以,咱们试试这个结果有什么,好吧。
自己对自己的期待:接纳孩子的成长,和分离。
我的反应:其实是在拒绝孩子。可以肯定孩子试一下。
我的思维模式:控制,局限,紧张
我可以练习对我的接纳:总结自己能做到的事情。
事件二(和爱人的沟通)
当我到楼下和孩子打气回来,爱人正在吃饭。我把这个情况和爱人一说。爱人说:这么好的家让他给毁了。惯着他这么个玩意。我觉察我和爱人谈话的时机不对,我感受着爱人的痛苦。我说真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孩子说了中考完就和爸爸和解。我说的话爱人听进去了吗?我们一起加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