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今天主要就山大附中陈芳老师的讲座,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高考试卷分析得很细致
对于高考题,我们平时也有过分析,但并没有像陈老师这样分析得如此细致。她是站到命题者的角度去分析历年高考题。
比如阅读题,我们有对文章的体裁进行过分析,比如应用文,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但从未对阅读题文章的字数进行过分析。看了陈老师的分析后,知道了理想的阅读题的字数为230到290个左右,如果字数过多或过少都不适合高中生的水平。同样,我也没有特别注意过文章的题材。从这几年的高考题,我们能看到有:日常活动,旅游,文学和艺术,饮食,热点话题,家庭,个人情况,节假日活动,周围环境,朋友,历史和地理,科学技术等等。
这样分析后,平时进行阅读训练时,一份题质量怎样,是否适合学生的水平。我们就可以从阅读量,体裁的多样性以及题材的是否贴近生活几个方面去判断。
完形填空,她对每个选项所考察的词性进行了分析。比如她分析了2017年三份高考题的完形填空,这三份题都没有对连词,介词和代词进行考察,更侧重于对实词的考察。
这样分析后,我们在平常教学中就有所侧重点。还有,陈老师对完形填空的最小间距和最大间距有进行了分析。我这里对最小间距最大间距的理解应当是选空和选空之间的间距。我们是命题人,那么间距对我们命题来说就有有指导意义。
七选五,她同样对文章的体裁,题材,字数,难易度,考察内容进行了分析。这里面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陈老师说做七选五时,应当先关注文章结构,再关注句与句间的逻辑。
在分析了历年语法填空后,我们注意语法填空的字数在不断上升,所得结论是语法填空字数应当在200字左右,难度适中为宜。
对于改错题,陈老师透露出来的消息是,这道题有可能在以后的高考题中删除,取而代之的是可能是,文章缩写或者是文章续写。把握了这个方向标后,我们在日常教研中就要早做准备。
总之,对高考题做了细致分以后,自己在平时训练中对于选题,甄别试题质量,乃至自己命一份题,自己就有了依据。
二,日常教学很科学
陈老师在分析完高考题后,有几点感悟,我觉得很有借鉴性。比如,她说要教学要明确指导思想,切实把握复习原则,树立科学的教学和教研理论。
其中,她讲的这几点我觉得印象很深刻。谈到单词落实时,她讲到反对低层次的反复操练,提倡有针对性的精讲精练。这就让我想到,平时教学中,上课前十分钟就是听写单词,而没有关心过学生在句子和文章中是否认识这个单词。而这就是一种低层次的反复操练。她讲的每周周测题里,通过句子检验学生单词的落实,值得借鉴。
在谈到复习原则时她提到了要坚持以阅读为中心,以知识和技能两方面作为基本点,进行三轮复习,在复习过程中要阅读,写作,语法,词汇四方面并进的原则。
其中讲到阅读课时,她说我们不必拘泥于课本上的文章,并介绍说可以使用21世纪报青少年版,上面的文章很具有知识性,时效性,和趣味性。这一点也可以借鉴。
陈老师还反复说到有的工作在高一,二就开始做,不要等到高三后再做。比如说对于单词的适当拓展,熟词新意的积累,动词的进行时,过去时,过去分词的不规则变化等等。这就要求我们日常的教学要有系统性。
另外,陈老师还强调说,我们老师之间要通力合作,发挥每个人在教研上的优势。每个人贡献一点点,大家共享资源,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总之,在新课改的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陈芳老师的讲座,让我了解自身不断提升的必要性,从哪里方面进行提升,以及如何提升。
以上就是我本次讲座的收获,讲的有不到之处,请各位同仁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