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形填空,完型填空Cloze
一,
简单说,由型到形的变化是由单纯“型”的变化到抽象的“形”的检测。cloze一般来说应用Cloze test更加妥当~填空测验。既然此种测试形式由语篇作为载体进行选词回填,那么其测试本源在于检测对篇章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既然从语篇考虑,那么取空处就应该是能够考查读者阅读语篇能力的词汇,所以需要通过语篇信息线索来对空白处进行限制以完成对思维能力的考查和判定。因此,1、固定短语搭配的情况正常来说不应该出现。2、文中没有提示线索的应该回避。3、同近义词只有非常细微区别的一组词汇尽量回避。4、非常用词汇尽量回避,因为CT正常来说并非考查空白处词汇的复杂性。5、取空处以实词为主。
二,
关于完形填空文本,首先,完形填空的文本选择整体上应该是宽泛的,因为完形填空题型有多种,除了取空选择题,还有其他题型,以二十空取空选择题为例,因为文本要以信息限制为核心,以取空阅读测试能力为基础,所以信息含量一定要丰富,依据未知的测定理论目前大致有取空的一个原则,也就是间距为多少词,我觉得这是一个不绝对的概念,一定以文本和测试目标需求为基准。第二,关于文本体裁,原则上各种体裁都可以,但是因为完形填空取词特点和特殊阅读理解考查方向的限制,二语常见的所谓“应用文,诗歌等”体裁不适合完形填空试题的命制,其他常见的文章,包括:记叙文,人物传记,夹叙夹议文,各类说明文,论说文等等都可以取材。大学段逐渐淘汰完形填空测试题,鲜有专家对此作出测试学意义上的分析,或者仅仅是题型调整而已,或者因为对于完形填空大学四六级测试的定位不是很清晰,也或者此题型的命题和评价效果遭遇尴尬……。
高考当中此题型目前还在沿用,但文本以记叙文为主,目的是为了迎合命题方向吧。
近几年的完形填空高考题大多选择了记叙文体裁,原来偶然出现的说明文和论说文基本淡出了。原因大约因为记叙文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会使得文章整体信息含量比较多,取词后文章从篇章信息角度看会有诸多阅读提示和限制,符合对完形填空测试的命题目标要求,整体上题目的命制会比较稳妥,不容易出现“偏差”,而事实上仅仅依靠一篇记叙文是不能够检测出取空选择回填的阅读理解能力的,而且无形中在导向上形成一种定势,那就是完形填空是记叙文体裁,其他体裁不需要关注太多,在以考试为重要导向的环境中,必然形成了引导式的完形填空题的真正评价反拨作用的缺失。
三,完形填空的释题思路大致觉得有以下几点:
1、以阅读理解为重点,理清文章脉络,并能够达到清晰理解文章主线和作者写作思路的程度。2、找出关键信息词。所谓完形填空题的核心词汇个人感觉不要放在篇章预测词汇上,而应该学会确认行文关键词汇。关键词汇确定后,链接相关信息,并找出互相提示内容,把握发展主线,包括文字所体现的明线和语言背后的暗线。3、合理运用审辩思维思考、判断、取舍有效信息和因不能理解透彻而形成的干扰信息。4、思路清晰后预判空白处可能出现的词汇,结合备选词汇进行选词。5、出现模棱两可不能确定的信息时,重新思考核心关键词汇连接起来的思维网,根据提示重新判断取舍。
补充一句:关于文章首句,最后一句不取空的规律,个人觉得也是没有理论依据的。不管是二十空还是十五空还是十空等,首尾句在篇章中都不一定是唯一提示核心信息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