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读后感
彻头彻尾的一部对自己亲生母亲不孝不敬的忏悔书,观后内心五味杂陈、彻骨痛心、母爱伟大的像无垠的宇宙,儿子一生对待母亲的狭隘、刻薄、语言的狠毒,让我看的快人格分裂。
一段段艰辛苦困的历程,都在突显母亲的坚强刚烈,为了养活孩子忍辱负重、遇到恶霸绝不认输服软、遇到孩子三观不正的时候,陷害妹妹,对欺负他的人还要热脸贴冷屁股、所有犯下的大错,母亲的也绝不心慈手软,吊起来打,每次在主人公思想快走岔路了,都是母亲断然制止、力挽狂澜、悬崖勒马、把主人公纠正在正路上,才有后来的他一直在表达没有母亲的及时纠正就云云,才有他飞黄腾达的后期的光鲜亮丽的事业。
既然剖析自己对母亲的各种忏悔各种不应该,除了保障了母亲日后衣食无忧的生活之外,做了各种人对母亲不孝不敬的集合体。剖析的同时,我们这些观者不如再深深割裂开来,再深入一些,再深刻一下,那就是直击人类的心灵和人格,抛开的再彻底一下,人生事业做的再成功,文笔再好,在外面的人缘再好,知名度再高,然后呢??这是人生的全部吗?那至亲呢,是什么,是你无所顾忌的不加思索不怕语言伤人的家庭亲情的法外之地吗?愕然???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人格,在外人人夸赞、知名人物、人们眼中的大领导,对自己的至亲又是如此尖酸刻薄、语言犀利、不计后果,他的写法也是先表述自己对各种不应该,然后末尾一段就是开始忏悔、后悔、骂自己不孝。从自小跟随母亲艰难困苦的成长经历到母亲去世,都是这样的写作线路。然,这是一种什么人格,他是自私的、矛盾的、极端的,至好及至差,身心合一又是什么,这难道不是人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去感悟、去体验吗?作者才智过人、又是作家,应该看过很多书学习过各方面的知识,然后呢,学到了什么,最基本的是什么,再说一下学以致用,人生感悟人生体验到底是什么,看得我茫然若失,人格分裂不为过。
还有让我感悟到人最基本的认知-感恩,这是一生的课题,这里最多的感恩就是事业上成长过程中对他有帮助的人,这个也无可厚非,也是必须的,除此之外呢,人生排序出了问题,家人、兄弟姐妹,亲朋好友,在人格里面都有秩序和排序,要不然怎么会有大哥大姐,爸爸、叔叔、妈妈、大姨、二姨,且,母亲是第一位排序,在孩子眼里这是第一,没有她就没有后来的我们,再转回到感恩,这个也是母亲的第一排序,人活一世必须有感恩,但是我们现在的社会很少有这个课题在推广和强化,有些人一辈子都不懂得感恩。如果感恩的觉悟再早一些,也能让母亲多感受一下主人公的温情呵护、母慈子孝。语言表达上的寒暄问暖、身体力行上的关心照顾,但是人生没有那么多如果。忏悔悔恨充斥着他的后半生。
作者的勤奋刻苦、工作能力、直到现在的学术成就、事业成功都无可厚非,对待母亲及亲情这样的种种行为不敢苟同,虽然最后带着母亲的遗愿寻根问祖,也得到了亲朋好友的热情回馈,能够感悟和觉醒也是一种能力和勇气,他可能觉得通过这本书缅怀自己的母亲,强烈表达扼腕母亲的胸怀博大和无私的爱,然,主人公笔杆子再厉害,在事实面前自己想表达的孝心更显得苍白无力,也许通过剖析忏悔自己的各种不应该能获得一些自我安慰和减轻内心的罪恶感吧,不过主人公能直击自我的心灵,在大众面前剖析自己的不孝,也是需要勇气的,也是进步的吧,但好多事情是一生几世都无法弥补的,永远无法弥补,就像一大块伤疤,已成型已烙入心里,为主人公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