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团圆乃平凡众生每年最感幸福的时刻,卸下劳苦累总盼来年旺,过年其实也是一个家庭每年一度的“考核季”,每个家庭成员都会在团圆欢聚之际许下新年家庭兴旺的祈愿。在传统概念里面“奋斗”并非个体的事,中华文化中“家”才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一个家族的兴旺才能证明一个人的成功,一个家庭的发达才是一个人的成就。
如今很多人讲究个体独立而不赞同这种“家庭兴旺”才是成功的观点,其实无论是历史上那些彪悍史册的名人还是如今叱咤商场的成功者,他们的背后无疑都有一个成功的家族和一个兴旺的家庭,比方说一个亿万富翁绝对可以算是个体成功者,却有一个败家的儿子或者老是惹是生非的老婆,那他的成功也许很快就会遭到“坑爹”“坑夫”式的失败,而一个兴旺发达的家庭却能让每一个家庭成员都稳步迈向成功,所以个体的成功只有在带领家庭家族兴旺之后,才算是摘到了成功的果实。
为什么历史上的成功者留下的家训总能被后世奉为文化经典,就是因为人们深知家庭兴旺发达是成功的基石,学习先贤的家训实际上不是学习他们个体的奋斗方法,而是学习先贤振兴家族、让家庭兴旺发达的经验,家庭兴旺发达当然离不开个体的成功带动,还离不开每个家庭成员同心协力的付出,一个家庭要走向兴旺发达并不难,在古人总结的家庭如何兴旺发达的经验中,全靠三个人做好三件事。
三个人指的是父亲、母亲和子(女)这三个人,也就是一个家庭中最基本的这三个成员(或者说三个家庭角色),这三个人分别要做到对应角色所应当做好的三件事。父亲母亲的角色其实是双重的,比如说家中的男主人既是父亲的角色又是丈夫的角色,为人妻子的同时也是孩子母亲的角色,那么他们所要做的事情也有着双重的要求。
对一个家庭中男主人而言,他要做的事情就是“慈”,“慈”并非单指慈爱子女,而是指一家之主应该做好“仁爱”的表率,做父亲该如何做好“慈”之一事呢?对子女的教导“严格”但沟通时却很“慈和”,不至于让子女觉得“严父”可怕疏远,有严厉的教育要求却有慈祥亲和的沟通,子女敬畏的是父亲教导的道理而不是惧怕父亲的严苛。作为丈夫该如何做好“慈”之一事呢?对妻子应当有平等之心,对等的夫妻关系才存在爱和包容,动辄对妻子颐指气使就让关系有了尊卑,不但夫妻常有不和还会让子女看不到家庭中的仁爱之情。
家中的女主人同样要做好一件事——贤。尽管古话说“夫唱妇随”有些尊男抑女之嫌,但贤妻会让家变得“和美”,她会包容尊重丈夫凡事分忧不添乱,对待子女的教育更会和丈夫保持一致不至于偏袒庇护,如今有很多“坑夫”和养出“败家子”的失败妻子或者失败母亲的案例,就是因为她们没做到“贤”,“贤”不是要妻子变得卑微温顺,而是要和丈夫平等地一起进步一起奋斗,“贤”也是一种独立的不依附的精神,妻子的“贤”就是儿女眼中的“慈”,所谓贤妻良母,步调一致的父母能让子女更准确地理解父母给自己的教育意义。
子女当然就要做好“孝”之一字,在子女年纪尚小的时候你不可能要求他去做好“孝”这件事,但如果父母做到了“慈”和“贤”的表率,子女的行为不用教也会自然达到“孝”的要求,因为父母给了他仁爱、独立的示范和“和美”的环境,他们内心善美的天性能在这样的家庭中释放,而“性本恶”中的“恶”却没有可以激发的环境,当然,做父母的仍然需要坚持时时的谆谆诱导和亲身示范,子女切实感受到父母的仁爱和贤德,就自然会尊敬父母感恩回报,这样子女也就能自然把“孝”做到了。父亲母亲和子女这三个角色分别都做到了自己该做的事情,家庭、乃至家族的兴旺发达就是必然而且能得以持续的。
(文:lug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