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圈波尔山羊正在羊圈里悠闲地消磨时光。
几只公羊闲散跪卧着各自发呆,嘴里有一口无一口地嚼着草料。小羊们乖巧地依偎在一起,偶尔蹭蹭脑袋、相互示好。最显眼的是那几只母羊,它们大腹便便,绕着羊圈的内圈缓缓地散步。“又将做母亲”的使命让它们在喜悦的同时步履蹒跚。看到我的镜头,母羊们纷纷把目光投向我手机的方向,那似乎“永远也睁不开”的眼睛里散发出温顺友好的凝视。公羊们则是一副“见过世面”的若无其事,任你怎么拍摄,它们嘴里依旧保持着机械地咀嚼。小羊们则暂停戏耍,纷纷歪头看向我,仿佛在说:“眼前的人们,你们好像之前曾经来过……”
是的,这里是我们李腰村张老庄脱贫户张廷芳大爷的家,也是我们工作队不止一次走访过的地方。那16只波尔山羊就是张大爷老两口饲养的“宝贝”。如果从年数上来说,张大爷已经算是养羊专业户了。自从享受到国家的养殖扶贫补贴以来,张大爷就试着饲养起了波尔山羊。大爷从来不想“一口吃个胖子”,他们老两口在村党总支的帮助支持下,从4只小羊养起,经过数年的精心呵护、积累经验,繁衍成如今的规模。这对于一个将近80岁的老人来说实属不易。
张廷芳大爷笑着说:“我和老伴儿有分工。每天清早,老伴儿烧水做早饭,我就给羊儿们拌饲料。羊是很干净的,它们和牛一样吃草。有青草就吃青草,没有青草就吃干草;再搭配一些玉米、麦麸等,它们就吃的很欢实。我家响应土地流转的政策号召,7亩多地几乎全部流转了,只留下不到2亩地自己种,图的是自家吃菜、喂羊都方便。张书记你看,我家原先的2只公羊、2只母羊,这些年繁殖出这一大群,每年还会卖出一批羊。每天伺候着它们,就像是照顾自家的孩子一样。看着它们的队伍不断扩大,我和你大娘确实打心眼儿里高兴。另外,国家还有补贴,一只羊补贴300元。就冲这么好的扶贫政策,我们都得好好饲养不是?”
张大爷拿手指着羊圈,如数家珍地介绍着他的养儿们。波尔山羊生长快、适应性好,繁殖力强,母羊产羊羔多。它们多数都是红褐色的头、白鼻梁,双耳垂直向下、体型健壮敦实。除了那几只大肚子的羊,一看就知道是母羊之外,大爷教你怎么辨认公母羊。公母羊都有角,角坚实,长度形状不一样。公羊的角基粗大,向后向外弯曲;母羊的角细而直立,有鬃毛。你看,那一对儿卧在角落处的小羊就是眼前这只母羊下的小仔子……
说着说着,张大爷那核桃壳般的古铜色脸庞泛起得意的神采,大爷倒是个实在人呐。我接着说到:“那这些羊儿真成了你家的聚宝盆了。张大爷,羊都是在哪儿出售呢?是有人下乡来收羊吗?”
张大爷笑着举起右手往东北方一指,说:“这东边儿古城就有个羊行。把羊拉到那儿,自然会有买家找上来。”
看到张大爷舒展的笑容,我也为他们家脱贫后奔小康的日子而开心。春日的农家小院儿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张大爷便带着我们参观他家的院里院外。坐北朝南的四间堂屋,东边挨着盖了两间偏房。这个农家小院儿门朝东,大门屋檐下种着一棵葡萄树,树枝已经攀到大门屋檐之上,成为炎夏乘凉的好地方。大门南边是一棵柿子树,如今已经发出嫩绿的小叶片。阳光投下来,叶子被照的晶莹剔透,成为院子的一处风景。挨着柿树的就是张大爷家的羊圈,羊圈旁就是隔壁邻居的西山墙。院子的中央,张大爷老两口开辟了一小块菜地,种上了一园子的青菜。
出院门,大门南侧有一棵已经结了果子的杏树。青青的杏子挂满枝头,只待春夏的阳光普照,使它们蜕变成一颗颗黄莹莹的成熟果实。大门两侧分别开辟了一块小菜园,里面种了大葱、蒜苗儿与蚕豆。顺着南边的小菜园儿再往南,也就是张大爷家南院墙之外,又是一大片被老两口用心侍弄的菜地。油菜花儿为这片绿色的园子画出了一抹靓丽的金黄。椭圆形的豌豆叶下面已结出豆荚,白色的豌豆花儿似蝴蝶一般“飞舞”在那一片绿色中。大爷顺手从豌豆地里掐来一段儿细长的梗子,说:“张书记你看,这就是饭店里的稀罕菜:新鲜的豌豆苗儿。”
我接过那根青青的豌豆苗,一股清甜钻入鼻腔。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之根,播下希望的种子,土地便会反馈丰收的果实。像张大爷这样无法再外出打工的老人,在家侍弄两亩地,力所能及的养些家禽,不耽误照顾两个上学的孙子,这样儿子媳妇就可以安心在外面挣钱了。
站在张大爷家门前的“L形”水泥路上四下望去,乡村田园风景这边独好。这条水泥路分割了张老庄与张小寨村。水泥路以东南,就是一望无垠的麦田。拨开茂密的麦苗儿,我发现了一根裹着青叶的穗子。细细再寻觅,周边已有不少青穗抽出。细长的麦芒在浓密的包裹中正酝酿着一股勃发之势,那便是夏收的畅想。
院内羊儿咩咩叫,院外杏儿满枝头。此情此景,让人不难诵起范成大的那首脍炙人口的田园诗: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临走时,我对张大爷大娘说:“您二老好生保护好身体,养好家里的这群羊儿。儿子媳妇都能挣钱,过几年再把这老宅翻盖成楼房。”大娘乐的合不拢嘴:“张书记,我们是这样盼着呢!国家的政策这么好,我们的羊儿会越养越多,日子会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