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秦人的故事】99、黄池之会

话说,吴国艾陵之战,夫差野心爆棚,除去了伍子胥,这样一来,夫差就离“称霸”的道路上越来越近,同时也离身死国破的道路上越来越近。

那么这就产生了一个悖论,吴国作为后发快速崛起的国家,按照迷信的说法,尚处于国运上升期,怎么就这么快盛极而衰了呢?

一个国家如果只是看到他崛起,这无疑是庸人。只有看出这个国家内在的发展逻辑,看到他的内在逻辑有没有致命弱点,这才是智者。我们暂且把这个问题放下,来看看那个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的吴国。

公元前483年,吴国携艾陵之战之余威,和鲁哀公会见于橐皋。

太宰伯嚭希望重温过去的盟约。所谓过去的盟约,就是当年的鄫城之盟。这次盟会,吴国要求鲁国献给百牢,这对鲁国人当然是很屈辱的。

因此季孙肥和鲁哀公都不愿意。但是他们都不敢得罪吴国。

于是派职业外交家子贡前往去游说吴国。虽然我们说,子贡存鲁之事纯属虚构,但是并不是没有原型的,子贡还是很具有外交能力。

于是子贡就对伯嚭说:您认为,鲁国和吴国现在关系如何?

伯嚭说:正值两国友好之时。

子贡说:那好,所谓盟约就是来巩固诚信、因此需要在内心记住他,用文字记录他,用神明保佑他。现在寡君认为,两国友好,何必再去重温盟约吗?这不是给人以说辞,认为两国关系有所下降吗?

伯嚭说不过子贡,于是此事只得作罢。

由于东方国家被吴国控制,中原地带的国家开始有所松动。

吴国邀请卫出公,卫出公不想去。卫出公为什么不想去呢?

据说,当初吴国派外交人员来到卫国,结果卫国杀了他。于是卫出公因此害怕,不敢去。更深层的原因大概是,卫国人认为吴国就一个暴发户,并且看到吴国对待鲁国的态度,就知道这个霸主还不如晋国、齐国。

但是大夫子木说:吴国无道,但是他正值强大的时候,如果不去,恐怕卫国因此而招祸。

于是同年,卫出公打算和吴国会盟于郧地。

但是在会盟的之前,他们几个中原国家,卫国、宋国、鲁国暗地里召开了一次会盟。几个国家一商量,不如推辞掉吴国的会盟邀请。

可以看到,虽然吴国很强,但是各个国家似乎都明白一点,就是吴国必不长久。大概是两个原因

其一、是吴国的地缘关系,吴国深处长江以南,控制中原国家是非常困难的,除非并吞楚国,否则后发的能力不够。

其二、是夫差骄横的性格,杀死伍子胥,使得各国看到,夫差难以成大事。

所以在农业文明的时候,依靠土地和人口,吴国的土地资源肯定不够,因为南方的农业开垦实际上是很困难的,其次人口自然也不足。这两个的制约,吴国要想称霸几乎只是个梦想。

所以,各个国家就在拖延,拖到吴国衰弱。

于是卫出公就拒绝了吴国的会盟邀请,夫差闻之,大怒。

夫差亲率大军包围卫出公的住处,打算逼迫卫国会盟。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东方国家如此重大的事情,晋国几乎没有举动。

鲁国人就急了,于是派出子贡来游说吴国。

子贡说:游说没有关系,但是你也知道伯嚭这个人的人性如何?总不能空着手去吧。

于是鲁国人给了子贡五匹丝锦,前去游说。

子贡就跟伯嚭说卫国之事。

伯嚭说:这怪不得寡君,寡君真心诚意希望和卫国会盟,结果卫侯来晚了,所以寡君只能把他留下了。

子贡说:是吗?我听说卫侯当时会盟之前,国内大臣有不同意见,有人觉得应该和吴国会盟,有些人却不愿意。那么那些支持和吴国会盟的人理应是吴国的朋友。相反,那些反对之人,则是吴国的敌人。而卫侯答应前往会盟,现在吴国却把卫侯抓起来,这不是做亲者仇者快的事情吗?做这种事情,诸侯震恐,这可不是称霸的方法吧。

伯嚭再次被子贡说服,于是就劝说夫差释放卫出公。

卫出公回国以后,结果觉得吴音很好听,所以就开始学习吴地方言。

卫国人说:君王怕是不能免难吧。被他们拘禁了,结果还喜欢他们的话,这不是心向吴国吗?

而中原国家因为迫于吴国淫威之下,开始结交吴国。

夫差逐渐感觉自己势力壮大,于是夫差就准备挑战老牌霸主晋国的权威。

这才叫风水轮流转,当年吴国的强大全仗晋国派出屈巫教会他们中原战争的阵法,现在学生开始挑战老师的权威。

这就是国际关系一个有意思的地方,你扶持一个国家,就要想想未来他们怎么对付你。

当年阿富汗战争的时候,美国扶持本拉登,结果本拉登反过来给美国一个911。

中国扶持越南,结果搞一个对越战争。

我们就必须清楚,所谓内外有别。在国际关系中,几乎就只有利益。但是对内,对本国的公民,如果只是利益,那就是上下交征利,则国危矣。如果以对内压榨的方式而对外怀柔,这就是极其愚蠢的行为,最终就会使得国家迅速灭亡。

话说回来,吴国强大以后,就开始挑战晋国的权威。

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向晋定公发出邀请,希望两国会盟于黄池。

十四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欲霸中国以全周室

在吴国霸业的背后,却是庄稼连年欠收,民怨沸腾。如果我们还记得当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的时候,管仲是怎么做的?

第一件事情就是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强大,才能使得称霸无后顾之忧。

但是吴王夫差显然没有这个思维,他没有把吴国的短处隐藏起来,反而把他的短处尽显而出。

吴国的最大的短处就是他深处于江南地带,江南地区在当时的生产力之下,是不能发展大规模的农业文明的,因此你必须着力以发展商业的方式,先完成经济的积累。

但是夫差只知道一味征伐,毫不顾及国力的支撑。

为了黄池之会,夫差征调农夫,在宋国和鲁国之间挖出运河,连通蕲水和济水。

这样一来,运河连通以后,确实吴国无论调兵还是会盟速度就加快几倍。

在黄池之会,一个核心命题,就是谁先歃血?

这个歃血问题,可不是小事情。先歃血者是会盟主导者,也就是盟主。而晋国和吴国之间,更是霸主之争。

吴国人说:我们祖先是吴太伯,太伯是长子,理应我们先歃血。

晋国人说:我们几百年来都是霸主,你哪门子就敢歃血啊?

双方围绕这个问题,从白天争到晚上。

赵鞅晚上跟司马寅(司马,主管军队调度)说:这个事情有这么难吗?大不了大家打一场战,谁赢谁就是盟主。

司马寅说:不急,等我去探测一些吴国虚实。

司马寅回来了以后,对赵鞅说:吴国此时很虚。吴王面无表情,现在吴国国内可能发生异变,不如让吴国人先歃血。

于是晋国就让吴国人先歃血。

对于黄池之会,有一个疑问就是,到底是吴国人先歃血,还是晋国人先歃血?

按照《左传》记载

乃先晋人

这句话可以翻译为,让晋国先歃血。也可以翻译为,晋国人让吴国人先歃血。

因此两种都有可能。

而按照《国语》记载,《史记》的《秦本纪》、《晋世家》、《赵世家》记录都是让吴国人先歃血。

而《吴太伯世家》却记载说:

赵鞅怒,将伐吴,乃长晋定公。

这样一来,就是晋国先歃血。那么谁歃血呢?吴国内部又发生什么事情呢?

在夫差跟晋国人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有一份密令传到了夫差这里。越王勾践偷袭吴国姑苏。

这件事情是怎么回事呢?

公元前482年,越王勾践分两路大军进攻吴国。其中越国大夫畴无馀和讴阳率领南路军队,攻打到姑苏城的近郊。

此时,国内只有夫差的太子友守国,主力部队被夫差调到了会盟前线,所以国内军队基本没啥战斗力。

太子友和大臣在泓水边上观察越王的部队,其中王孙弥庸看到了越军的一面旗帜。

怎么回事呢?因为王孙弥庸的父亲曾经是吴王阖闾的部下,跟随阖闾攻打过越国,结果不幸战死沙场,旗帜也被越国人缴获。

此时他看到了父亲的旗帜,大喊道:这是我父亲的旗帜,如果不夺来了,怎么面对父亲?

太子友说:不行,国内都是老弱残兵,我们现在只能行死守战略,让北方主力部队回来再说。

但是王孙弥庸哪里听得这话,自作主张,带着一支军队,出城迎战。没想到,吴国人大胜越国,还俘虏了畴无馀、讴阳两人。

于是越国的先头部队惨败,只能持保守态势。

不久以后,越王勾践亲率大军赶到,增援先头部队,吴国军队退守到城池之中,不敢应战。

越王勾践再次和吴国大战,越国终于打败了吴国,俘虏了大子友,王孙弥庸,寿于姚。

这个消息,被急令到吴王夫差这里,夫差闻言非常生气。特别是,他害怕诸侯听到这个消息,使得这个盟主位置有所动摇,于是亲手把送信的七个人全部杀死。

因此,等到司马寅探测吴国军情的时候,发现吴王夫差闷闷不乐。

但是这个消息暂时是没有泄露出去,吴国在中原各国眼里还是一个猛虎的形象。

于是夫差要求鲁哀公和他一起会见晋定公。鲁国人当然不愿意,至少晋国还是原来的盟主。

于是派子服景伯劝说夫差说:自古以来,天子会盟,诸侯和诸侯一起去见天子。诸侯会盟,就由侯爵带着子爵、男爵去见诸侯。现在鲁国已经臣服于吴国,但是要我们带着您去见另一个诸侯,岂不是晋国就成了诸侯之长了,这恐怕不妥吧。要是吴国真以为如此,鲁国恐怕要考虑进贡的等级了。

夫差听了,觉得有道理。要是让鲁国人一起陪着,那么晋国成主,而自己为客了,于是此事就作罢。

夫差自己一个人会见晋定公。但是不久之后,夫差又后悔了,于是把子服景伯抓起来。

子服景伯不卑不亢地说:我已经在鲁国立了继承人,你要抓便抓。

吴国人一听,有种,于是就把他抓起来。

子服景伯很聪明,他知道现在这个伯嚭贪财,有什么是钱搞不定的呢?

于是就软磨硬泡,把伯嚭说动。

伯嚭于是就对夫差说:把子服景伯放了吧。把他抓起来,对于鲁国又没什么损害,但是给各诸侯坏名声。

于是就把子服景伯放了。

夫差就准备回国,处理吴国之事,到了宋国。宋国没有参加黄池之会,于是夫差准备讨伐宋国。

于是准备把宋国的男子统统杀死,然后把妇女俘虏过来。

伯嚭说:大王万万不可,现在国内还有越国呢?现在即使把宋国打败,但是无法守住宋国啊。

于是夫差听从,就回国了。回到国内,就和越国讲和。

不知道夫差回到姑苏城内,是否还记不记得伍子胥说的那番话?

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

到这里,就讲完了黄池之会的《左传》版本。但是在《国语》中,这个故事更为精彩。

话还是要从吴王夫差北上会盟晋国说起。

我们知道,由于会盟的时候,谁先歃血无法讨论出来,这个是黄池之会最难解的一点。

此时,夫差收到消息,越王勾践亲率大军,攻打姑苏城,把姑苏台都烧毁了,然后抢走了吴国的王舟。

夫差此时非常害怕,就跟大夫们说:现在越国违反道义,背弃同盟,我们现在是回去呢?还是继续会盟呢?

大夫王孙王孙雒说:现在关系到国家安危,如果回去,一来使得越国的威名远扬,而且根本回不去。因为这个时候,诸侯们就会知道,吴国国内内乱了,万一齐国、宋国、徐国等国一起夹攻吴国,怎么办?所以必须参加会盟,并且必须成为霸主。否则让晋国当了霸主,他们就会以霸主之名会见天子,我们此时就进退维谷。

夫差说:可是晋国人软硬不吃,他们不可能放弃先歃血啊。

王孙雒说:大王,此时不能犹疑不决,要是让诸侯知道了越国之事,可就不好办了。

于是他转过身对各位大夫说:我们现在是没有退路了,我们不可能再回去了。所以我们必须誓死一战,现在晋国衰弱,他们不可能因此而跟我们真正打一战的,况且诸侯们因为晋国的苛刻的贡赋已经很疲惫了,我想诸侯们会支持我们的。如果可以拿出财宝、土地去奖赏那些勇士,去打赢这一战。

夫差深以为然。

于是在黄昏的时候,下达作战命令,命令将士们吃饱饭、喂饱战马。

半夜的时候,命令将士手持武器,穿上铠甲。然后命令士兵排列阵型。

三万多的士兵组成好三个方阵,

第一个方阵:以白色调为主,前面的军官竖起日月旗,立着战鼓。将士们穿着白色的下裳、打着白旗,披着白色的铠甲,背着白色羽毛的箭。好似一片盛开的白茅草花。夫差自己手持大钺,举着白色大旗。

第二个方阵:以红色调为主,竖起红旗、披着红色调铠甲、背着红色羽毛的箭好似一片火海。

第三个方阵:以黑色调为主,穿着黑色的下裳,打着黑色的旗帜,披着黑色的铠甲,背着黑色羽毛的箭,好似黑色的汪洋。

这种状态,就是后来如火如荼的来源了。

鸡鸣时分,三万将士声势骇人。

夫差在前面击鼓鸣钟,全军非常激动。

晋国人哪里看到这种场面,面如土灰,晋国人派了一个使者,跟吴国人说:我们来会盟,你搞这个声势是干什么?

夫差说:孤王为了天子,而去用户王室。但是晋国却不以王室来忧虑,却挟天子以令诸侯来威吓诸侯,用武力来攻打同姓的兄弟之国。现在离会盟越来越近,因此害怕诸侯耻笑,所以无论是否侍奉贵国,都在今天了。

回去就跟赵鞅说:现在吴王好像心里有忧虑,现在吴王残暴地荼毒,不如答应让他先歃血吧。但是也需要说辞来对付,不能失了面子。

于是跟夫差说:吴国说晋国失去德行,而欺压天子。可以我也不妨问问您,贵国以王号自称,岂不是僭越天子之号吗?诸侯完全可以因为此事而不侍奉吴国,诸侯不能侍奉两个盟主,天子也没有设立两个天子,如果您可以改回吴公,我也是可以答应让您先会盟的。

于是夫差答应改称为吴公,于是让吴国先歃血,晋国后歃血。

但是《国语》那个如火如荼的故事却不太可信。

那么问题就来了,到底谁先歃血的?按照《左传》和《史记》的某些描写,似乎是晋国先歃血,而《国语》和《史记》又说是吴国先歃血。

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吴国先歃血。为什么呢?

因为夫差回国的时候,有攻打宋国之心。假想吴国千里来袭,却没有成为霸主,他哪里有脸面去攻打宋国呢?何况,他干嘛要以宋国没有参加会盟的借口参加会盟呢?

因此,只有是吴国成为霸主,而宋国没有参加,如此这个原因才有这个说服力。

三十年,定公与吴王夫差会黄池,争长,赵鞅时从,卒长吴。——晋世家

九年,晋定公与吴王夫差盟,争长於黄池,卒先吴。吴彊,陵中国。——秦本纪

十四年春,吴王北会诸侯於黄池,欲霸中国以全周室。六月子,越王句践伐吴。乙酉,越五千人与吴战。丙戌,虏吴太子友。丁亥,入吴。吴人告败於王夫差,夫差恶其闻也。或泄其语,吴王怒,斩七人於幕下。七月辛丑,吴王与晋定公争长。吴王曰:“於周室我为长。”晋定公曰:“於姬姓我为伯。”赵鞅怒,将伐吴,乃长晋定公。——吴太伯世家

吴王夫差破齐艾陵,胜晋黄池,非不捷也,而子胥忧之,见其必禽于越也。——淮南子泰族训

吴王夫差地方二千里,带甲七十万,南与越战,栖之会稽;北与齐战,破之艾陵;西遇晋公,擒之黄池;此用民气之实也。其后骄溢纵欲,拒谏喜谀,悍遂过,不可正喻,大臣怨怼,百姓不附,越王选卒三千人,擒之于隧,因制其虚也。——淮南子兵略训

吴王果与齐人战于艾陵,大破齐师,获七将军之兵而不归,果以兵临晋,与晋人相遇黄池之上。吴晋争强。晋人击之,大败吴师。越王闻之,涉江袭吴,去城七里而军。吴王闻之,去晋而归,与越战于五湖。——仲尼弟子列传

吴王果兴九郡之兵,而与齐大战于艾陵,大败齐师,获七将,陈兵不归。果与晋人相遇黄池之上。吴晋争疆,晋人击之,大败吴师。越王闻之,涉江袭吴,去邦七里而军阵。吴王闻之,去晋从越。——越绝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928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192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468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186评论 1 28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295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374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03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186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610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906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075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755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393评论 3 32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7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313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934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963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