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就是传统文化的记忆,用风俗仪式,记录在人们心里。
过年是我们农业文明时期最典型的节日,是聚齐了天时地利人和与家族文化、祖先崇拜相融合而成的一个特大型民俗节日。
过年分为过大年和过小年,过大年是从腊八节开始到二月二龙抬头结束,特别是在北方,严寒的冬季不用农作,大家专心的根据传统仪式来一起过大年,是礼仪,是娱乐,是生活,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已经没有时间来过大年了,于是,过年就精简为过小年,从腊月二十三灶王上天开始,到正月十五灯会结束。
我很有幸,生活在还保留大部分过小年传统习俗的地方,即使再也没有那么长的时间来过一个完整的传统年,但是,记忆里还是保留了那浓重的年味。
过年的味道无外乎过年饭的味道、鞭炮的气息和过年的仪式。
每年腊月中旬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年货了,特别是吃的,有祭祀祖先的,有年夜饭的,有要招待客人的。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灶王上天言事,会先看看每家的锅,那天大家一般都要展现的朴素一些,让神仙们怜悯下届,多多护佑。过了二十三,就可以大张旗鼓的准备年食了,用猪皮、猪蹄和鸡鸭鹅等打冻,用花生油和面粉炸面鱼儿,用劲道的面粉来制作供养用的大枣饽饽、圣虫和猪头等。这段时间,家家户户香气扑鼻,年味就开始展现出来了,过年饭菜是人间最美啊。
到了二十七,就开始贴春联了,本来是除夕那天贴,因为贴春联迎福,大家都要比别人先迎到,然后都提前贴上,久而久之,贴的就越来越早了。除了春联,大家还要到处贴福字,门前贴上出门见喜,屋里贴上抬头见喜,这样就看到红火火的年味了。
除夕那天,正式进入过年模式,先把宗谱挂起来,摆上祭祀的供品,传统的牛羊猪三牲,我们平民使用最多的就是猪头。猪头除了祭祀,还是答谢媒人的特定谢仪,也是很多过年菜的主要原料。鸡、鱼、豆腐也是供养必需品,除此之外,还要捞上盛饭,堆出米山,祈祷家里粮食满仓。在院子里和门前横撒麦秸,防止丧门神入门,门口插上一根木头,作为老祖宗的驻马桩。(现在明白人死后为什么要烧纸马了,给离去的亲属一个便利的交通工具,现在烧纸糊的汽车飞机的都不罕见了。)下午的时候,门口插上两根吊子,然后送吊子到坟头,迎接祖宗回家过年。除夕的傍晚吃一顿饺子,然后有的人看春晚,有的人先睡觉,等着大年夜到来。
午夜12点,起来点香烛,发纸,放鞭炮,把大年夜的气氛搞起来,特别是人们手头富裕些之后,过年的鞭炮声就不间断了。
放完鞭炮,一家人就围在一起,吃年夜饭了,年夜饭比较讲究,都要讨吉利,除了三牲做的菜之外,一般要准备大鸡大利、年年有鱼、都有福(豆腐)、生菜(生财)、油菜(有财)等,然后又是一顿饺子。吃完年夜饭凌晨两点左右,男人们出动去给亲族们拜年,一般是五代以内血亲,女人和老人在家里等着招待拜年的人;大年初一早饭还是吃饺子,有些饺子中会包入硬币、枣、花生等,谁吃到就会发财、有福、多子。吃完早饭,女人们出门拜年,男人在家里招待。O(∩_∩)O哈哈~,到现在仍然有些乡亲朋友拜年时要上香磕头,对着宗谱认祖论宗,确实是比较古老的风俗习惯了。我们古代行政机构辐射的面有限,生产力又不发达,很多事情都要靠家族来解决,家族内部的人们联系比较紧密,现在社会发展了,家族概念也在不断淡化,很多亲属都慢慢变成陌生人,正好趁着过年拜年的时间去认认人和认认家门,以后有红白喜事的时候,都是要先找家门里的人。
我一直觉得,除夕从挂宗谱、送吊子、吃年夜饭到凌晨拜年,是春节年味的精髓所在,这种传统仪式在,年味就在。
初一就是亲朋好友们相聚狂欢的日子,初二到姑姑家拜年,初三女儿回娘家。
初四之后,就是财神、社神、稷神、树神、水神等不同神祇的纪念日,不同的人家祭拜不同的神灵。经商的,拜财神;种果树的,拜山神、树神;种田的,拜社神、稷神。
春节最大的娱乐活动,就是正月十二庄稼会,每年这个日子,很多人到县主街道上集会表演,扭秧歌、抬花轿、走高跷、舞龙等,这是农业社会时一年之中民间最大的庆祝祈祷活动。现在秧歌、高跷、舞龙都有了独立的表现形式在全国各种舞台展现了。
正月十五就是过小年的最后一天了,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做灯,点灯。家里每个门都要点灯照亮,祖宗坟头也要去送灯,照亮祖宗回去的路,这样就是请祖宗回家过完年,送他们出家门到该去的地方了。慢慢的,人们发现有些心灵手巧的人做的灯很漂亮,大家就拿到一起来比赛、观赏,慢慢的,正月十五就发展成了灯会。后来,有了烟花,正月十五晚上也就成了唯一一个燃放烟花的节日。用璀璨的人间灯火,结束这一年的春节。
我想,只要这一套过年仪式还在,年味就永不会变淡。现在人们工作越来越忙,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来过大年过小年了,只有老家的父母辈们,还在努力维持着她们从祖辈继承来的习俗。
我也把自己耳濡目染的习俗记录下来,慢慢讲给孩子听,让他们知道过大年是如何的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