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天学习复盘(女人邦线上帮帮团)

第一天:课后作业:对方会指责你/不听你的,到底是为了什么?

思考🤔

面对指责或不听自己的话时,观察自己和对方是处于迫害者、拯救者还是受害者位置?

是自己和对方哪些需要没有被满足?

我应如何跳出这些模式?

如何以更好的方式去回应?

作业思考方向:当处在受害者三角中,双方的关系容易形成对立,讲对错,论输赢、强弱,所以辩解、指责、防卫、反抗就变成了彼此之间新的交流方式……

1.课后作业:对方会指责你/不听你的,到底是为了什么?

思考

在与孩子交流过程中,常常觉得她不听话,现在反思,自己的角色不是迫害着就是拯救者,不相信他的能力,总想替她做决定。所以孩子感觉没有受到尊重,总想要自己做主,不愿意听取我的意见,于是产生指责她不听话,也产生了很多的冲突和不愉快。反思,孩子需要的是信任和尊重。

在和先生的交流过程,我常常是受害者角色,有时是迫害着。觉得他不理解,不关心自己,于是产生抱怨和指责。

转换角色:成为责任者,每个人都为自己负责。做好自己。

目前的困惑是,每个人都在既有模式里,每个人都有情绪,不满,还有伤害,受害者模式,不知道怎么跳出既有模式。已经产生不信任,情感链接弱的情况下,不知道怎么去补救和挽回,自己也没有信心。

第一天学习了受害者三角模式,并且意识到自己的受害者三角模型,是自己做出很多判断和选择的原因。


受害者三角模型

第二天

课后练习--缺啥补啥

从需求出发,我们能做些什么,让我们的亲密、亲子关系变得更和谐?

思考:

尊重和信任孩子,她已经16岁了,有自己选择和做主的权利,允许她做自己。她可以选择她喜欢吃的,穿的,玩的,交什么朋友。

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都是可以被允许的。

思考:很多时候是因为自己不接纳自己,不够爱自己,对自己不满意,所以也会把这份不满和情绪带给孩子,对她有所挑剔,不满。

第三天:冥想

冥想是最好的放松自己,跟自己在一起的时间。

做完冥想,身体和心灵都可以得到放松。

作业:请将你的目标画面,具体且清晰的描述出来

第四天:问题就是资源

问题的出现,其实给了我们更多的时间去连接彼此了解彼此。孩子的拖延,可能是遇到卡点后的求救,希望得到关注、帮助和鼓励,也可能在反抗我们的催促和不认可,渴望自主,希望我们给予信任和耐心。爱人的不配合,也许是不想在我们面前示弱,想维护自己的权威;也许是对于我们指责的无声抗议,证明错的是你……除了外在资源,其实我们还拥有很多内在资源:爱、真诚的、不带评判的沟通、理解、允许、信任、看见、耐心、稳定的自己……相信我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资源和方法[玫瑰][玫瑰][玫瑰]

问题既资源,这个资源可以是外在的资源也可以是内在的资源。外在的资源包括有权威的专业人士,身边的家人,甚至一本书,一个视频,都可以找到方法。内在的资源就像江老师说的,我们的爱,耐心,信任,倾听,不带评判的沟通,稳定的情绪等。带着外在资源和内在资源来解决我们的问题,会轻松多了。

第五天:讨论:1、我们能做些什么,让我们想要的结果呈现?

2、聊聊你的成功美好时刻,期间你用了什么绝招和神器?

MG支招:需求的真现,对方给不出你想要的,有时是对方没有能力给出;

包团长支招:给出更多的共情、理解、尊重、信任;

MY支招:以身作则,自己做好了,孩子更有信心做好;

LY支招:将关注点放在自我成长,从自我的身体、精神、情感、思维层次提升,而不是纠着问题不放;

YY支招:关注当下,扩大圈层,与更有能量的人在一起

HZ支招:榜样的力量;

万老师支招:和爱人保持一致,给予孩子尊重,让孩子自主选择。

第六天:解决问题的方案的制定和施行



今日作业:六天学习总结

万老师总结:坚持六天了,先认可自己谦虚好学助人。

再小结收获。

1.探索自己独特的关系模式是“积极主动为对方着想,并选择尊重和温而有力方式。”

2.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家人健康和成长

3.习惯了图像化期待一家人和睦的美景。

4.有能力看到问题的积极面,并转化成资源令到问题迎刃而解。不做加害者、受害者、拯救者。而是学习成长为行动者、创造者和责任者。

5.灵活使用工具,做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6.情绪平稳,坚持一致性沟通,真实表达需求和期待。

总之,问题不是问题,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心智不成熟才是问题。心胸开阔,眼界高远,保持运动,健康饮食,自助利他,精神富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