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笔记43 2018-11-24

50

[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译文]

人出世为生,入地为死。属于长寿的人有十分之三;属于短命而亡的有十分之三;过分奉养生命,却自己走向死亡之路,也占十分之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奉养太过度了。

据说,善于养护自己生命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凶恶的犀牛和猛虎,在战争中也受不到武器的伤害。犀牛用不了他的角,老虎用不了他的爪,兵器用不了他的刃。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没有进入死亡的范围。

[心解]

人能不能尽享天年,取决于人自己对生命、对自然的态度。只要人能够依照天道行事,那么外患就不能侵入其身,他就不会走向死亡的领域。任继愈先生说:“老子看来,这个世界到处埋伏着危险,生命随时受到威胁。他主张处处小心,不要进入危险范围,只有无所作为,才最安全,最足以保全性命。”(《老子新译》)老子生逢乱世,他看到人生危机四伏,生命安全随时随地受到威胁,因此他主张不要靠战争、抢夺来保护自己,不要以奢侈的生活方法来营养自己,而是清静无为、恪守“道”的原则,他不妄为,不伤害别人。别人也找不到对他下手的机会,这就可以排除造成人们寿命短促的人为因素。老子以希望人们能够做到少私寡欲,清静质朴、纯任自然。



参考资料:《老子道德经注校释》(中华书局)、《老子注释及评介》(陈鼓应 中华书局)、《老子他说》(南怀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