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称:扯淡、聊天、拉呱
学名:沟通、社交、演讲
从社会学的角度讲,人是群居动物,为了生存需要协同作战,而合作,需要沟通,故沟通是人的基本需求,良好的沟通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生存。
话,谁都会说,但是有几个能达到《好好说话》中的水平?扯淡~谁都会点,又有几个能达到赵本山、郭德纲的地步?我们无需达到这样的水平,但是至少要比直白的表达要高一点~这样才能让生活过的有趣味一点。
我们在最初的沟通时为了传递信息,是有用。而现在我们没事的时候的闲聊,则更侧重有趣。所以沟通秉持着两个原则:有用、有趣。也可以组合一下,有用,有趣,有用又有趣。
有趣的应用场景更多的是熟一点的人,有用则是刚认识或更认识不久的人。
暂不说有用和有趣,很多人平时侃侃而谈(又名唠叨个没完),一遇到陌生人就拘谨而又不知所措,所以首先解决的问题是心理问题,其实就是不够自信。方法也很简单:假定这个人将来就是自己的好朋友,像对待好朋友一样对待这个新朋友,不仅让自己没了拘谨,也能让对方感觉到你的友善。
很多朋友往往是话题的终结者。同样问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平时运动吗”如果对方说“不”那么话题就此终结了,会聊天的会问“你平时都做些什么运动呢”,即使对方回答说不怎么运动,你也可以说“原来您的主要方式是走路啊”对方肯定要说“是”,当对方说是的时候,接下来的话题也就好聊一些。会问问题,也就是说会“找茬”,“找茬”不仅仅在于问得好,更在于在对方说出的话中找到那些关键的信息,引出另一个话茬,找到共鸣,达成沟通的目的。
除了会找茬,还要“接茬”,
比如,和客户谈判的茶歇中,你问:“你周末怎么过的?”
他回答:“昨天和朋友去宝安体育馆打网球了。”
这里面包含了至少四个信息点供你联想:
他住在深圳,可能是宝安区;
他也许常去宝安体育馆;
他经常锻炼;
他可能是网球爱好者。
你可以将谈话引导下去:
原来你也喜欢网球,我大学时每周末都打两个小时。
你住在宝安区?那儿的楼盘都在打前海概念,价格飙升得厉害哦。
宝安体育馆是个好地方,那儿还有两个比赛标准的室内游泳池呢。你喜欢游泳吗?
我对网球不大了解,你觉得网球的魅力究竟在哪里?
找到对方说话的关键词,加之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就可以轻松把话茬接过来,还能让对方觉得你心思敏捷,是个靠谱的人。
总结一下这沟通(扯淡)的艺术,沟通要向有用或者有趣这两个方向发展。与人说话要有气场,其实就是自信心,把自己当主人,把陌生人当熟人,会找茬、会接茬,多多联系,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也会发现这门艺术的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