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顶着火辣的太阳、踏热浪而出,晚上乌云密布、迎凉风而归。是日处暑,终于降温。
整整2个月,没有间隙,长期在38-40度的高温,35度的可称凉爽的酷暑,终于要结束了。预报接下来一周,气温逐渐走低到30度以下。
晚上入睡,没有了空调的轰鸣,代之以风掀窗帘的哗哗声,电费可以减少些了。如果再下几场雨缓缓干旱,菜价能降一降就更好了。今年的梅雨就没有下,副热带高压罕见地强劲。这2个月来,只有几场局地的强对流降雨,旱情不容小觑。各种水下景观都现了形,比如鄱阳湖底的生命之树、乐山大佛全身等等。比起这些,菜蓝子是大事呀。
高温警报不停,事故频现,老鹰在南京热中了暑掉进长江。就在前两天,热达45度的重庆燃起了山火,真不知该用什么词来形容,烈火烹油?雪上加霜?
除了酷暑、干旱,疫情也是没完没了。假期真是妥妥的多发期,从海南开始,多地发生疫情。刚入夏时,户外防疫人员还穿着防护服。但随着气温升高,热射病频发,改成了普通医护服。3年了,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头。
天气太热,老妈闭门不出,老爸每天出门,回来都湿透衣服。我除了上班、练拳,就“伏”着不动,时间久了,难免憋闷烦躁。看着南方临湖而居的同学整日在高楼上看日升日落、水天一色,十分羡慕。可气地是,南方一经台风,竟早早地入了秋,比北方还凉爽。
还好还好,处暑这日终于出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