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反脆弱》后紧跟着听了《自卑与超越》,虽然樊登一直在强调这本书的重要性,说要“把自卑作为进化的动力,而不是心灵扭曲的来源”,但我听了两遍感觉没有接触到特别什么新的观点,都是原先已有的认知,只是没有整理成系统。里面倒是有一个有关教育的观点有catch到我,“不应该告诉孩子你其实很有天赋或者你天生就这么差,而只是孩子是否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而已”。这与原先知道的刻意练习等理论有了些许联系,刚好今天又看到了携影mm最新的读书笔记《认知天性》。
《认知天性》里面提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应当是“间隔学习”,也即“检索”:让大脑先遗忘,然后再努力检索,发现哪里没有掌握透彻。“检索”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学完后去努力回忆学过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来。这其实和我们之前所熟知的费曼学习法要“restate复述”比较类似,包括课后做题、输出思维导图、与他人讲授,都是很好的一种复述形式。
“检索”的第二个含义更注重学习的频度,《认知天性》中认为,“把各项知识打乱,插入其他内容”(即间隔学习/复习),这样“少量多次”的效果更好。多次“检索”会让知识在以后变得更加容易被再次检索,这个过程中,新知识最重要的部分会逐渐越来越清晰;而我们之前就知道,新知识的学习效果取决于有多少相关的老知识,通过少量多次的“间隔学习”,每一次学习的“新知识”量都不大、便于理解、吸收,而且在掌握以后就可化为下一次学习的“老知识”,知识网络不断增强。仔细回想一下自己的几次考证经历,确实是这样间隔学习的:从第一轮摸清知识点,到第二轮熟悉,到第三轮输出思维导图以及做题,到第四轮反复查看错题,总体上确实安排了多个轮次的学习以及复习。但是在每一日的安排上,并没有做到真正的间隔学习,更倾向于连续几天研究同一门学科,想要“趁着有感觉赶紧看”;然而如此密集反复的复习同样知识点,这种“有感觉”就是对自己知识点掌握程度最大的误解,“将短时间内对这些知识产生的熟悉感、流畅感错认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一旦中间间隔、下次学习时无法在短时间内产生这种熟悉感和流畅感,就会怀疑自我怀疑人生。反思高中时代的课程安排,其实是最科学的间隔学习,每门科目50分钟的番茄钟,中间休息10分钟,要求我们一个小时学数学一个小时学英语如此间隔开来,通过不停的“遗忘——检索——复述”,加深知识掌握。CPA备考计划需按此重新规划一下,当然每个人的“最佳番茄钟”都不一样,先尝试确认一下我是更适合1个小时一个间隔还是2个小时一个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