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童年时很少见到父亲,父亲几乎一直都在忙着进京赶考,可惜科举之路并不顺利,于是苏洵就到江淮一带游历,教养两个儿子的重任都落在了母亲的身上。
苏轼的母亲是知书达理,深明大义的女人,她教两个儿子读《后汉书》,书中有一篇《范滂(pāng)传》,讲的是这群人中有一个勇敢无畏的人叫做范滂,三十二岁就为国之大义与母辞别,他多次弹劾祸害百姓的贪官权贵,后来奸臣当道、下令逮捕他,诀别时他说自己死得其所,让母亲不要悲伤,母亲说“我让你做善事,就甘愿承受做善事带来的后果”。苏轼听完,表示要做范滂这样的人,苏母则说“你要是做范滂,我能不做范滂的母亲吗?”
苏轼自身就天资聪颖,再加在母亲优秀的启蒙教育,进了私塾之后,很快就在众多学童里脱颖而出,十岁时,他已经能写出非常别致的诗句,童年的苏轼经常在老师口中听到欧阳修、范仲淹等人的大名,心向往之。
那时大多数人学习是为了科举考试,希望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光宗耀祖、锦衣还乡。而私塾里的基本功就是让每个学生都必须背熟经史诗文,这种背诵虽艰难费力,但也是打基础的最好方式。后来苏轼入朝为官,每当他向皇帝进谏或草拟圣旨时,对各种典故顺手拈来,烂熟于心。这都来自最初的私塾,所以小的时候下点苦工多背诵非常重要而且有益。
苏轼和苏辙只差两岁,两人终日相伴,小时几乎是形影不离。苏辙,字子由,跟哥哥一起长大,一起读书,关系亲密无间。我们现在常常当作表现爱情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实际上,是苏轼在中秋佳节饮酒赏月,想念弟弟而写的。兄弟之间的友爱与顺逆荣枯过程中深厚的手足之情,就这样成为苏轼毕生歌咏的题材。
苏辙的气质和哥哥截然不同,他恬静淡然,稳健务实,不像哥哥那么倔强任性,也不像哥哥那样才华横溢,在政敌眼里也就不那么危险可怕了。因此,在官场上苏辙比哥哥更顺利。二人有关政治的意见相同,宦海浮沉荣辱与共,苏辙常对哥哥忠言规劝,是苏轼最信任也最愿意倾听的人。
苏洵49岁那年,带着苏轼、苏辙进京应试,当时的益州知州张方平,很欣赏他的才华,于是写推荐信给当时的文坛泰斗欧阳修。那一年,苏轼21岁,苏辙19岁,都到了可以上京赶考的年纪。父子三人便揣着书信,迢迢万里,穿越秦岭,两个多月的时间才到达了京城。
张方平是苏轼的贵人。他自己很有学识,英雄惜英雄,一生都对苏轼兄弟赞赏有加,把他们兄弟二人当做自己的亲生儿子来教养帮扶,这段珍贵的关系维系了一生。
历经万难赶到京城,离考试还有一段日子,父子三人拿着推荐信找到了欧阳修,他热诚的接待了苏洵父子,又介绍他们结识当时的社会名流。欧阳修是苏轼命中的另一位贵人,作为当时的文坛盟主、朝廷高官,从来没有对父子三人摆过架子,还向上举荐苏轼,后来,苏轼的才名一度超越欧阳修,他也没有任何嫉妒排挤之心,而是发自内心地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