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来说说,鲁隐公元年,为什么郑庄公可以动用王室的军队讨伐卫国?
因为他是周平王的卿士。
卿士是众卿之长,或者称之为执政大臣也未尝不可。
作为郑国的国君,郑庄公为什么还能兼任王室的卿士?
在这里,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郑国这个与众不同的国家。
周朝的诸侯国,成百上千,主要分封于西周初年。到了周平王时期,这些国家基本上已经有三四百年历史,有的甚至号称有一两千年历史(周朝建立的时候,这些国家早已经存在,只不过其身份转变为周朝的诸侯)。而郑国却是一个年轻的国家,郑武公是其第一任君主,郑庄公才是第二任。
郑武公的父亲姬友,是周宣王的儿子,周幽王的叔叔。以此推论,郑武公则是周平王的叔辈,郑庄公是周平王的平辈。
西周末年,姬友担任王室的司徒,因为在王室的直领地(王畿)内获得了一小块封地——郑,所以又被称为郑伯友。
周幽王昏庸无道,郑伯友敏锐地意识到,大厦将倾,于是提前做准备,利用自己的权势,将自己的妻儿、家臣全部东迁至雒邑以东的虢、郐等国。
用现在的话说,他做了个裸官。
西周灭亡之际,郑伯友于乱军之中战死,他的儿子掘突却在雒东之地异军突起,反客为主,消灭了虢、郐等国,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
掘突就是郑武公,他同时也继承了父亲在王室的官位,成为周平王的卿士。
郑庄公即位后,子承父业,也兼任了王室卿士。
王室虽然没落,这个职务却给郑庄公带来了诸多好处。比如说,攻打卫国的时候,他便利用手中的权力,调动了王室的军队,也就是所谓的王师。
他倒不是真的需要王师帮忙作战,只要王师的旗帜飘扬在战场上空就可以了。
毕竟,天子在名义上还是天下的共主。王师讨伐谁,等于是天子讨伐谁。
这是典型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比曹操早九百年。
天子本人对此很有意见。
【原文】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有意见便有行动。
所谓“王贰于虢”,是指周平王想把郑庄公在王室的一部分职权,转任给虢公。
周朝历史上有几个虢国,这位虢公是西虢公,而当年被郑武公灭掉的是东虢国。当时,虢公大概也在朝廷担任了一定级别的职务,而且办事比较勤力,所以周平王才会有这样的想法。
事情还在酝酿,郑庄公却得到情报。他马上赶到雒邑,当面质问周平王:您是不是背着我在和虢公勾搭?
面对来势汹汹的郑庄公,周平王惊慌失措,矢口否认。郑庄公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拿出诸多证据,一条一条摆在周平王面前。君臣二人,一个咄咄逼人,一个拼命抵赖。最后,竟然达成了一个协议:既然你也信不过我,我也信不过你,那就交换人质吧!
而且不是一般的人质。周平王方面,派出的是太子狐;郑庄公方面,也派出了世子忽。两个人都把自己的继承人送给对方当人质,这个诚意没得说!
这件事情,史称“周郑交质”。
【原文】
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蘋蘩蕰藻之菜,筐筥锜釜之器,潢汙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繁》、《采蘋》,《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
周郑交质,是周平王时期发生的事。
周平王驾崩,郑庄公赶紧将太子狐送回雒邑去继承王位,郑国的世子忽也回到了新郑。周郑交质,至此结束。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有点出乎郑庄公的意料。
太子狐回到雒邑,还没把周平王的丧事办完,自己又“薨”了(还没即位为天子,所以不能称“崩”)。于是,太子狐的儿子,王孙林接班,也就是历史上的周桓王。
周平王和太子狐的先后去世,使整个王室充满了一种悲壮的气氛,也激发了大家对郑庄公的强烈不满。周桓王年少气盛,不顾少数重臣的反对,决定任命虢公为卿士。
郑庄公的反应,很能体现他的做事风格。
四月,郑国大夫祭足带着军队,来到王畿内的温地(司马懿的故乡),收割了那里的麦子。同年秋天,又移师雒邑城下,收割了已经成熟的禾。整个过程中,双方没有发生任何冲突。
王室也许认为,为了些许粮食和郑国交战,不划算。
这件事情,史称“周郑交恶”。
《左传》对此评价:言不由衷,就算交换人质也无济于事。如果赤诚相待,又约之以礼,即便没有人质,又有谁能离间这种关系?如果赤诚相待,即便是用山间沟边的野菜,盛以寻常的器物,以水代酒,也可以进献鬼神,呈送王公,表明心志。两国建立信任,按常规举行个简单的仪式便可以了,哪里用得着人质?
这是先秦儒家的观点,关注点是诚信。后世儒家的关注点是:郑庄公居然敢威胁天子,和天子交换人质,这真真是没有王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