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新华字典》的解释,“民”是指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说白了就是老百姓。不过有意思的是,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在给《毛诗》做笺时还曾特意作注“百姓,百官族姓也”——也就是说在最早的时候,连“百姓”一词都跟平民无缘,而是专指贵族。
事实上占据人口绝大多数的平头百姓,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不仅被达官贵人们完全无视,甚至经常在他们眼里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而是被称之为“氓”(音为méng),比如群氓、氓黎、氓庶等。即便偶尔因为某种需要不得不提,也大多是跟所谓“天道”、“大义”等虚头巴脑的玩意并列,作为满足一己之私的借口或挡箭牌。比如那些喊着“解民倒悬”口号的,真正的目的又有哪个不是为了自己当皇帝?又有哪个真正在乎过百姓的死活?
哪怕为了稳固统治不得不分权,好处也轮不到平民。比如脸皮贼厚的汉太祖刘邦在《求贤诏》中就公然喊出“贤人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汉书·卷一下·高帝纪第一下》)这样的大实话来。这种事后来曹操在《求贤令》中也干过,并被后世之人总结为著名的“与士大夫共天下”。
即便唐宋以后科举兴起,寒门庶人也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但其实还是跟平民百姓没什么关系。比如宋神宗为了推动变法顺嘴拿百姓说事,就遭到了保守派大佬文彦博毫不留情的迎面直怼:
“上曰:‘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所不便?’彦博曰:‘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二十一·熙宁四年三月》)
所以在历史上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身为一个平头百姓最大的政治诉求,恐怕就是期盼着自己头上的那位“父母官”少些贪婪和折腾,如果是个清官那就更完美了。而一旦摊上个“青天大老爷”,那一定是自己和乡亲的祖坟统统冒了青烟。
事实上在中国两千多年的王朝史上出现过的官员何止千百万计,但能被叫一声“青天”的却只有海瑞、袁可立等寥寥数人。而北宋名臣包拯,又无疑是其中最知名的一位。
只不过一旦某人名声大了,就容易被神化,往往变得面目全非。比如历史上的包拯,就跟我们熟知的“包青天”几乎判若两人。
身为“妈宝男”一枚的包拯,在其前半生根本就没出仕,更当不成“少年包青天”。
大约在20年前有一部名为《少年包青天》的电视剧风靡一时,甚至可以说火得一塌糊涂,应该是许多70、80后共同的青春记忆。虽然说对于影视剧内容的真实性不必深究,但在这里还是不得不“毁童年”一把——这部剧的人物、故事、情节乃至于时代背景几乎都统统是虚构的,起码跟包拯扯不上半毛钱关系。
比如剧中那个名为少年、实为青年而且还断案如神的包拯,在现实中根本就不存在。
为啥?因为包拯就是个妥妥的“妈宝男”,压根不愿意离开爹娘去当官。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肥东)人,因其父包令仪曾担任过虞部员外郎、南京(今河南商丘)留守等职,所以他算是个官二代。良好的家庭条件以及自身的聪慧、勤奋,使得包拯在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就考中了进士,随即被授大理评事、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而此时的包拯年仅28岁,在“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科举时代,包拯绝对算得上是青年俊彦。如果他像一个正常进士一样从此踏入仕途,以包拯的才干和正直,说不定真能像电视剧中演的那样,赢得一个“少年包青天”的美名。
不过事实上,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官,包拯都是北宋那个时代的一个另类,注定会不走寻常路。
所以包拯就干了件令整个北宋官场瞠目结舌的事来——他以父母年迈、建昌路远为名,向朝廷上书希望留在家乡任职。
这就太扯了。话说自秦灭六国推行郡县制以后,历朝历代在官员任命上普遍遵循两大原则:一曰“流官”,就是官员任职都有期限,到期就得换个地方;二曰“回避”,即官员不能在本乡本土任职,有时连离家乡近一点都不行,恨不能把人都撵到千里之外去当官。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官员势大,破坏中央集权甚至引发地方割据,因此被视为官场铁律,轻易破坏不得。
而身为一个官二代的包拯,显然不可能对此一无所知。那么他公然挑战官场铁律的目的就很明显了,就是不想做官——果然,在朝廷捏着鼻子改授包拯为距家乡不足300里的和州(今安徽和县)监税以后,他还是辞官归乡,而且在家里一宅就是10年。
包拯为啥会这么干?前边说他是“妈宝男”其实只是一种调侃,事实上包拯是个世间少见的大孝子。
在包拯考中进士时,他的父亲包令仪、母亲张氏(包妈压根就不可能当过什么验尸官)年纪已经很大了。而且包拯与父母的感情很深,不忍久离,就干脆连官都不做了:
“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宋史·卷三百一十六·列传第七十五》)
哪怕此时的包拯在北宋官场不过是个小人物,但他的这一做法显然就打了无数人的脸,使得他还未出仕,就成了官场中的一个异类。
包括北宋在内,历朝历代无不宣称“以孝治天下”,但起码对于官员来说,这也就是说说而已的事情。
毕竟一入官场便身不由己——今天在朝中当京官的,可能明天就被打发到岭南吃香蕉,再过两三年没准又被一脚踹到大西北吃沙子。话说以当时的条件,在今天已经没人在意的“水土不服”四个字绝对是能要人命的玩意,再加上气候差异、路途遥远以及饮食不惯等因素,官员上任时要是将一家老小都带在身边,基本上跟杀了他们没有任何区别。
所以当时的官员基本上都是将父母留在老家孤身上任的(很多连老婆都不带),因此与双亲几年、十几年甚至余生再无缘一见的比比皆是。不过,这才是官场常态,也没人把这当成“不孝”,毕竟有孔圣人替他们背书: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卷二·里仁第四》)
而且官场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不少官瘾大的家伙甚至连最基本的丁忧制度都想逃避,千方百计的拖延、隐瞒或者争取皇帝老儿“夺情”都不是啥稀罕事。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孝顺双亲干脆连官都不肯做的包拯,哪怕还未正式入仕,更没来得及与任何一个官员结怨,但可以说已经用行动打了无数官员一记响亮的耳光。
以包拯在北宋仁宗朝的履历和贡献,他在那个宰相多如狗的年代最高官职居然只做到了枢密副使(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追赠礼部尚书,不能不说与此有着很大的关系。
另一个事实是,等到包拯双亲皆逝、守制结束正式出仕时,他已经快40岁了。而包拯享年才64岁,也就是说在他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里仅有个官身却未出任实职,因此所谓的“少年包青天”也只能是瞎编出来的故事而已。
北宋是文官士大夫的天堂,但能干肯干的包拯却仕途坎坷。
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包拯正式出仕,获授天长(今安徽天长)知县,开始了自己长达26年的官宦生涯。
在各种影视的文艺作品中,包拯的官宦生涯可谓是精彩纷呈,各种大案要案、逸事奇遇层出不穷。但事实上,包拯在这26年间的履历与北宋绝大多数中高级官员并没有什么两样,基本都是按部就班的任职就事,一点点的积攒资历和功绩。惟一的区别就是不停的在中央与地方间调来调去,大宋朝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州县都留下过他的足迹。而且在此期间,包拯经历过超迁,也遭遇过贬黜,还曾因丧子之痛主动请求“乞便郡”、也就是无心政事,遂让朝廷授予他一个清闲的官职。
而在包拯的一生中,既未赶上朝兴国灭那样的大时代,也未曾立下过救亡继兴那样的大功劳,甚至他做到过的最高官职在北宋也只能算得上是二流水准。因此他的官宦生涯用乏善可陈来形容也不为过,起码在元朝以前,包拯在史书中的评价其实也不算出奇: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宋史·卷三百一十六·列传第七十五》)
只谈品性,不言事功。在编纂《宋史》的史官眼里,包拯就是个品德高尚的守成官僚,仅此而已。
对后世民间而言,两宋最广为人知的人物可以说是北宋有包拯,南宋有岳飞。但哪怕摊上了宋仁宗赵祯这么个千百年来对臣子最为仁慈宽厚的皇帝,包拯在官场混得也不咋地。他的寄禄官做到正四品的给事中;馆职做到从三品的龙图阁直学士(直学士是龙图阁的二把手,所以叫包拯为“包龙图”其实是种恭维性的称呼,相当于把副主任叫成主任);差遣做到正二品的枢密副使。要知道在北宋167年间共有近百人次拜相,仅赵祯在位42年就换了23任宰相,奸佞者如王钦若、丁谓、贾昌朝,庸碌者如王随、章得象都能成为一时之选,为啥名气更大、德行更高、能力更强的包拯却没混上个宰相头衔?
(这里需要简单解释一下北宋复杂到让人崩溃的官制。根据《宋史·卷一百六十一·志第一百一十四》的说法,“其官人受授之别,则有官、有职、有差遣。”这里的“官”又称本官或寄禄官,用途是核定官员的官秩——不管北宋的官员具体是干什么的、权力有多大,一律按照本官的品阶核定工资待遇;“职”通常是指馆职,有兴趣的朋友可参看我以前的文章《美国的总统图书馆?那是宋朝的“馆阁”玩剩下的东西》,里面有详尽的说明;“差遣”才是官员真正的职位,也是其权力的所在。除此以外还有文散官衔的“阶”、武散官衔的“勋”、更高级的“爵”以及“加官”,又称“检校官”,又分成十九等;有实际职务的“执事官”,差遣又有判、知、权、直、试、管勾、提举、提点、签书、监之分,在职级、权限、任期等方面又各不相同。)
其实只要我们翻一翻包拯的履历,答案便呼之欲出了(详见下表)。
在包拯26年的官宦生涯中,至少被调动了20次之多。排除掉他刚入仕时担任天长知县的那5年,包拯在每个任期长的不过3年,短的仅数日而已,最常见的就是刚被调任一职不过几个月,屁股还没做热就又被调走了。在职场混迹过的朋友应该都很清楚,一个总是在公司各部门间调来调去的家伙是没有什么前途的,一来很难做出业绩,二来难以建立稳固的人脉,所以注定混不出头。
那么包拯为啥遭受了如此待遇?这其中既有外部因素所致,也有他自身的原因。
首先,在北宋数不胜数的“嘴炮无敌,做事无力”的文官士大夫中,包拯是少有的既有才华又能任事的干吏。赵祯虽然当皇帝软弱了点,但眼光还是有的,自然逮住包拯往死里用——京东路遭灾了,就让老包去当转运使救灾;西夏人又闹得欢了,就派老包去陕西整顿边疆;等契丹人蠢蠢欲动了,再让老包改行当外交官往北边跑一趟;京师汴梁治安差劲了,又把老包调回来权知开封府;等到赵祯想整顿吏治了,当然还是请出老包这尊铁血大神权任御史中丞……也就是说,赵祯把包拯当成了救火队员,哪里需要往哪儿搬。可问题是仁宗一朝的北宋可以称得上是四面走火、八方跑烟,所以包拯难免就得扑灭一处,还来不及喘口大气,又被急三火四的调往下一处当消防员,在哪儿都干不长。
其次,包拯不但能干,而且肯干,还不计个人得失,结果老实人没好报,耽误了自身的仕途。
话说在北宋一朝,京官和地方官可有着天壤之别,前者升官快而且只要能力够用仕途上基本没有天花板,后者因为远离皇帝的视线且遭遇竞争对手攻讦却无从辩驳,所以注定是没出息的货色。所以北宋官员只要当上了京官都会想尽办法赖在京城不走,比如司马光:
“六月戊申,命司马光都大提举修二股(即二股河,在河北境内)工役。吕公著言:‘朝廷遣光相视董役,非所以褒崇近职、待遇儒臣也。’乃罢光行。”(《宋史·卷九十一·志第四十四》)
所以在北宋,一旦某个京官被外放通常只有以下四种情况:其一是因为年纪轻、资历浅需要下放地方锻炼;其二就是在京城混不下去或混不出头了,所以才去地方安享富贵;其三就是遭到了贬谪被撵出了京城;其四就是去陕西或河北当“边帅”,以图刷军功作为拜相的资本。
当然,也有第五种情况,不过专属于像包拯这样寥寥无几的“纯臣”——权把自己当成了皇帝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所以在包拯26年的官宦生涯中,足足有超过一半的时间是在地方上任职,这也是他最终无缘拜相的一个主要原因。
此外,包拯一生不结党、不营私,相反还“性峭直,恶吏苛刻”,得罪人无数不说,还仇家政敌遍及整个官场。最终哪怕赵祯想提拔他,也因反对者无数而不得不放弃,这事咱们后边再说。
最后,包拯并非是我们印象中那样刻板无情、一副不食人间烟火般的模样。相反他是个非常感性的人,既能为了尽孝道而半生不仕,也能因丧子之痛在仕途大好之时主动请求“乞便郡”,然后跑到清闲州郡任职,自然会影响到他的仕途。
与其说包拯是断案如神的“包青天”,不如说他是魏徵式的铁血谏官。
除了地方官,包拯干得最多的工作其实是谏官,也就是怼人的活儿。除此之外,他还干过财政官甚至军事官,唯独在后世被人广为吹捧的司法断案工作,包拯却从未专职干过。
有人可能会不同意——包拯不是干过十几年的地方官吗?在那些影视及文学作品中,每每官府升堂断案,威风凛凛的坐在公堂正中主审官位置上的,不从来都是县令、知府这样的地方官?更何况包拯还干过一年半的开封府尹,怎么可能没断过案?
这话不能说错也不能说对,其实都是受到各种文艺作品的误导,以为古代的地方行政长官一天到晚除了审案就没别的正经事。事实上就拿包拯干的时间最长的知县一职来说,其主要工作职责达15项之多,而“平决狱讼”仅是其中之一:
“掌总治民政、劝课农、桑、平决狱讼。有德泽禁令,则宣布于治境。凡户口、赋役、钱谷、振济、给纳之事皆之,以时造户版及催理二税。有水旱则有灾伤之诉,以分数蠲免。民以水旱流记,则抚存安集之,无使失业。有孝悌行义闻于乡闾者,具事实上于州,激劝以励风谷。”(《宋史·卷一百六十七·志第一百二十》)
尤其是农桑、户口、税收、教化四项更是知县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是有一样干不好轻则影响晋升,重则官都当不成。相反断案倒成了知县最不需要关心的事务,为啥?因为有县尉这个身兼县法院院长、公安局局长和人武部部长的家伙挡在前边嘛,要挨板子也是这货先倒霉。要知道在我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一县之中的正经官儿就仅有四位——知县(县令)、县丞(知县副贰,不常设)、县尉和主簿(掌文书),能在政务上替知县挡枪的唯有县尉,所以知县吃饱了撑的才一天天的放着一大堆正经事不管,偏要鸠占鹊巢、挤走县尉去断案。
至于包拯做过的知州、转运使甚至是开封府尹,其实与知县大同小异,断案决讼都不是他的主要工作。当然也不是说包拯就没断过案,比如他在做天长知县时就曾巧断过一起割牛舌案,知庐州时曾将一个犯法的亲戚打了顿板子(这可能是后来包青天大义灭亲的故事原型),在任开封府尹时也曾改革诉讼制度,许告状者直入公堂纳状诉冤,同时大力打击违法的皇亲显贵,使得“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宋史·卷三百一十六·列传第七十五》)。
事实上尽管包拯在各种官职任上政绩都很出色,但他在北宋一朝影响力最大的,还是在当谏官时的表现。
在包拯26年的官宦生涯中,除了当地方官,就属当谏官的时间最长,前后加一起达7年以上。而且尽管在后世的各种文艺作品中的包拯与真实历史中的他判若两人,但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一心奉公、铁面无私而且嫉恶如仇。
因此,在北宋一朝固然没有“包青天”,却有一个“包弹”:
“目人之有玷缺者,必曰:‘有包弹矣。’‘包弹’之语,遂布天下。人臣立节,要使后世着闻若此,始近谏诤之风。”(《铁围山丛谈·卷三》北宋·蔡绦)
包拯确实也不负“包弹”之名,只要看谁不顺眼就必弹劾之,而且不管对方官职大不大、名声好不好、犯的事是何种性质。像是贩卖私盐的淮南转运按察使张可久、役使厢军为其营利的汾州知州任弁、监守自盗的宦官阎士良这样的贪官污吏固然被老包弹得全身窟窿,宰相宋痒德才兼备,仅因家中子弟犯法就被老包揪住不放往死里弹,最终不得不辞相。
当然最让包拯名声大振的还是弹劾了王逵。
跟宋痒相比,王逵自然算不得什么大人物,只是当过几任知州和转运使,跟当时的包拯大约同级。不过他与当朝宰相陈执中、贾昌朝关系密切,更重要的是,因为王逵颇有才华,诗文作得不错,深得赵祯的青睐。所以在这货贪鄙引发民变又大肆屠戮无辜之事曝光、老包愤而弹之以后,让人诧异的一幕出现了——一向弹人无往不利的“包弹”居然啃到了一根硬骨头,赵祯对此无动于衷,包拯弹劾失败。
不过包拯可是出了名的倔老头,一次弹不赢就再弹第二次,最后一口气连上7封弹章,而且在屡败屡战以后,老包一怒之下干脆连带着赵祯一块给弹了:
“今乃不恤人言,固用酷吏,于一王逵则幸矣,如一路不幸何!”(《包孝肃公奏议·卷六·弹王逵》)
事实上老实巴交的赵祯就没少被包拯欺负。比如赵祯非常宠爱张贵妃,于是爱屋及乌之下经常给爱妃的叔叔张尧佐升官。可是作为一个正宗的士大夫,包拯对这帮皇亲国戚死活看不上眼,动不动就发挥特长把老张当棉花弹。一次赵祯想让张尧佐当宣徽使,结果老包一激动就指着前者的鼻子狂喷,连口水都溅了赵祯一脸——也就是包拯运气好才摊上这么个好脾气的皇帝,要是赶上始皇帝、刘彻、朱元璋这样的狠人,估计他坟头上的草都长好几茬了。
于是倒霉的张尧佐在仁宗一朝总是老包等“君子”当棉花猛弹,官也当得忽上忽下,在后世各种“包青天”的故事中还经常化身大反派庞太师,继续给老包当背景板。
其实人家张尧佐可是正牌子的进士出身,而且是个能吏,在地方任职期间政绩卓著。而且在断案方面,他也堪称是“破案小能手”一枚,起码在史书中记载的相关案例就比老包多。至于人品嘛,老张可能确实不咋地,不过北宋的官儿们、哪怕是那些所谓的“名臣”,在私德上又有几个敢说自己手脚干净的?就比如老包最铁的哥们文彦博就是出了名的能捞能赚,而且作风奢侈,也从没见嫉恶如仇的包拯说过啥,相反倒是以搞奢靡之风、饮宴超标为由弹倒了宋痒的弟弟宋祁。
说起包拯弹劾宋祁,其实是他人生中的一大尬事。
在此之前,包拯曾以利用职权逼迫他人低价售卖宅邸的罪名,弹劾了时任三司使的张方平,导致后者罢官去职。此后,赵祯打算调来宋祁继任,结果小宋还没上任呢,又被工作热情高涨的老包给干躺了。话说三司使相当于今天的财政部长,位高且权重,不可一日或缺,可是调来一个被老包弹跑一个,还附赠身败名裂之成就一枚,这谁还敢干?
赵祯无奈之下,觉得不能让老包继续管杀不管埋下去了,要不这个三司使就你来干吧。
老包当上了三司使,朝野一片哗然。尤其是怼人的本事比包拯能高出好几层楼的欧阳修(毕竟老包的文采比老欧阳差得太远了)不干了,立刻写了一篇文章嘲讽老包:
“拯在台日,常自至中书,诟贵宰相,指陈前三司使张方平过失,怒宰相不早罢之。既而台中僚属相继论列方平,由此罢去,而以宋祁代之。又闻拯亦曾弹奏宋祁过失,自其命出,台中僚属又交章力言,而祁亦因此而罢,而拯遂代其任。此所谓蹊田夺牛,岂得无过?”(《欧阳文忠公集·卷一·论包拯除三司使上书》)
啥意思呢?就是说老包你想当三司使就直说呗,何必装模作样的弹劾人家张方平和宋祁呢?这么做岂不是像邻家的牛啃了你家的秧苗,你就抢走了人家的牛一样无耻吗(蹊田夺牛形容罪轻罚重且从中谋利)?
欧阳修可是仁宗朝的北宋文坛盟主,在士林中威望极高。所以他的这篇文章一出,老包的名声可就彻底栽进阴沟里去了,还被老欧阳给气病了,直接请辞归家。幸好还有个和事佬赵祯,在两个倔老头中间左右撮合、劝解,终于让老包消了气再度上任。不过这个三司使他实在是干不下去了,没几天就转调去枢密院当上了副使。
不过一年出头,包拯就突然得急病去世了,说不定就是被这件破事气出了后遗症。
那么问题来了——包拯又是怎么在后世成了“包青天”的呢?
宋仁宗赵祯一朝名臣辈出,像范仲淹、韩琦、富弼、庞籍、文彦博、欧阳修等要么名气比包拯大、要么官做得比包拯大、要么文章写得比包拯好。所以包拯在其中并不怎么显眼,宋人对他也不够重视,就算是民间流传的各种话本中也没有多少关于他的素材,更别提那些神奇的故事了。
宋亡之后,压根不懂得如何治国的蒙古人把天下治理得一塌糊涂,尤其是王公权贵、贪官污吏肆无忌惮的欺压、掠夺百姓。这就使得民间对于两宋相对正常的社会秩序产生了怀念和向往的情绪,对于“清官”更是无比期待。于是便有人将包拯任开封府尹打击违法权贵的事迹编纂成话本、戏曲,并受到了广泛的欢迎。据统计,在元杂曲中保存至今的清官断案戏有近20部,其中以包拯为主角的就占了一半以上,比如《陈州粜米》、《神奴儿》、《包待制智赚生金阁》、《包待制智勘后庭花》、《灰阑记》等等。而且随着包拯在民间的名气越来越大,他不但成了清官的代言人,而且被传说成了半人半神,甚至能上天入地。
明清时期出现的《龙图公案》和《三侠五义》成了包拯被彻底神化的转折点。《龙图公案》中刻画的包拯不但是个刚正不阿、一心一意替民众伸冤的清官,而且还是能日断阳、夜断阴的下凡星宿,上至玉帝、下到阎罗都对他有求必应,甚至连有的神仙也甘愿受他驱使;而在《三侠五义》里边,我们熟悉的三口铜铡、开封三宝(古今盆、阴阳镜、游仙枕),四勇士(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神算师爷公孙策以及展昭、白玉堂等人物及故事情节均已出现,并表现了大量包拯神奇断案和侠士除暴安良的故事,把包拯形象推到了顶峰。
只不过这个由后人“整容”出来的包青天,跟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那个包拯其实已经不是一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