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我是怎么也没想到小区有种着桂花的。
它看起来很弱,枝干三两枝,花也零落没成簇,在旁的树伸出的枝干中夹缝生长,凑近去闻,那若有似无的香气才让我确定它真的是桂花。
眼前这树,竟让我觉得它带着点虎落平阳的落魄。这与我脑海中的桂花树始终重叠不起来,像是被当地树欺负的移民,畏畏缩缩,失去舒展又天生的淡然,不得志的落寞。
喜欢桂花,是在大学的杭州游之后。
拿着学生证,在国庆前两天出发,坐了人生中漫长的火车,来了杭州。与朋友住在了灵隐寺附近的民宿。那片区域虽说是民宿集结地,但远离市区,并不十分热闹,外出也得走到外面的大马路去搭公交,就在外出的路旁,种了许多桂花树,树干很粗,淡黄的花簇在枝头,一丛丛,与绿叶相间,相得益彰。刚好那几天,下着薄薄的雨,降了温,也淡了味,那众多桂花相聚一起的浓烈成了鼻间幽幽的缕缕清香,走在雨幕中,踩在洒满星星点点的路面,杭州的美感真实了起来。
桂花不单味好闻,还有一定的功效。可清新口气,可温胃暖胃,也可止咳化痰。之前买过许多花茶,其中便有桂花。
不知是否因养生类知识看得多,我喜欢在秋天喝,秋天物燥,喉咙难免也会有点干咳,犯懒时,抓上一小把,放进玻璃杯中,热水冲泡,香气散开,桂花浮在面上,慢慢地,随着浸泡,再沉到杯底,一杯金黄色桂花茶便泡好了,不呛不浓,味淡而清,这么喝上几天,喉咙也舒服不少,当然,也不排除心理作用。
还曾做上几次桂花秋梨膏,着实费了不少工夫。
以下是我能回忆起的大概步骤,更详细的可上网搜。
削梨皮,切小块,为怕梨汁太寒,还加了姜丝、枸杞、红枣,这些也切小块,与梨块一齐榨汁;
将渣过滤,装陶瓷锅或者砂锅(感觉受热均匀)开始熬汁,用中火煮开,转小火煮,期间不断用勺子搅拌,直到收汁成膏;
放温后,可根据甜度,加适量蜂蜜,根据自己的喜爱程度,适量加入桂花。
别看过程貌似简单,每个环节都挺累人的。
单单削皮切块,我就搞了很久,因为当时的份量是凭着感觉来,一上来就搞个十几二十个梨,又错误估算自己的手速,等一小批一小批地榨好汁,其实都有点氧化变褐了,好在是自己吃的,卖相差点也将就;不知是家里锅不行还是怎样,我都得不停地不停地用勺子搅拌,不然就会有点烧焦?一连几个小时,手酸得我都快怀疑人生了,从此我再也不抱怨网上手工的膏方价格贵了。
所有过程中的碎碎念在喝到温热的秋梨水后都变成了惊叹,原来自己挺可以的嘛!哈哈!有次朋友聚会前,又特地做了次,送女生红糖姜膏,送男生桂花秋梨膏,觉得自己还真没这般用精力准备过礼物。
不一定要他们夸,我才觉得值。在这折腾后喝上一杯,自己便已很开心。要不,过阵子再来整 一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