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忠烈《关公挑袍》
这出戏讲的是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当即挂印封金,护着二位皇嫂夜离许都。曹操佯装不知,却暗率人马追至灞陵桥。先献药酒三杯,关公挥刀祭酒,火光迸现识破奸计;又赠锦袍一领,欲诱其下马受擒。只见关羽青龙刀尖迎风轻挑,绛红袍如赤云翻卷,马鞭扬处尽显忠义肝胆。这一"挑",挑出了千古绝唱!
这出戏的筋骨全在"三斗"里斗心。曹操那句"云长下马受袍",表面殷勤暗藏杀机;关羽回以"关某马上谢过",刀尖轻挑化解千钧。秦腔老艺人演至此,必见满堂彩。红脸关公稳坐赤兔马,青龙刀挑猩红袍,唢呐声里一个亮相,忠义之气直冲云霄。
该剧以唱做并重的表演形式凸显人物心理。关羽的马上挑袍动作设计兼具英武与细腻,曹操的挽留唱段则暗含权谋思虑,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剧中灞陵桥赠袍的情节,成为展现关羽"忠义两全"性格的高潮段落。甘肃秦腔素以做功见长。已故名家蔡稚、张安学、张江中的关公戏堪称一绝;如今活跃舞台的贺忠宏、蒲建民、宋少峰等各有千秋。特别是甘肃省秦的贺忠宏,其饰演的关公不仅形神兼备,更以"三停刀"手法刻画关公性格——举刀沉稳显其威,收刀利落见其智,舞刀生风展其勇。这般细腻处理,让观众仿佛亲见那位集神圣、威严、正义与忠勇于一身的武圣。
深品这出戏,处处是古人处世智慧。封金挂印是"义",挑袍谢恩是"礼",酒祭刀光是"智",护嫂寻兄是"忠"。曹操的屡番试探,恰似人生路上的名利诱惑;关羽的见招拆招,正是守心不移的典范。
当净角一声"曹孟德跨雕鞍声声留叫"破空而来,须生接唱"关云长在马上拱手辞朝",板胡声里英雄相惜又各为其主的复杂情义,在黄土高坡上久久回荡。这艺术魅力,让田间老农也会指着戏台感慨:"瞧!真汉子就当这般光明磊落。"
《关公挑袍》三百年传唱不衰,只因它将"义"字刻进中国人的精神图腾。如今关中乡间,仍见老者用烟袋比划挑袍架势,孩童骑木棍扫把学关公勒马,忠义文化就这样借着秦腔的梆子声,代代相传。
青龙刀挑得开阴谋毒计,挑不开赤胆忠心;灞陵桥隔得断曹营富贵,隔不断桃园誓言。这出戏啊,唱的是千古忠义,照的是今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