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欢乐颂》(此处指第一部)首次开播是在2016年,而我是好几年后才开始看的。时代变化飞快,即使距今还不到10年,一些内容仍可能不太符合现在观众的口味,比如穿搭,比如叙事的重点。
比如这四个片段就挺“典型”的,以前觉得挺正常,现在看了却要“避雷”。
一、偷拍观众的赵医生
(如果这一幕被2025年的关关看到,她会不会说:下头!我不再喜欢他了)
古典音乐爱好者赵启平受邀去给室内音乐会捧场,听到半路觉得演奏者水平不入流,不禁如坐针毡,左顾右盼后锁定了前排正在流泪的樊胜美,拿出手机拍了一张照片,微信发给小曲后又作了一首打油诗,逗得小曲放声大笑。
曲说,这不樊大姐吗?穿得像葬礼一样去听音乐会啦!
赵的心里可能在想:这人化了个全妆来听这种音乐会,还感动得要哭,真奇葩……
而樊胜美呢,她当天接过母亲的电话。不成器的哥、道德绑架的爹妈,二十几年原生家庭的阴影占据着她的生活,她可能是为这些感到委屈才流泪的。普通人没那么多给演奏挑瑕疵的能力(不然林师兄就不会买这场票还说应该挺好),乐队又不可能错得很离谱,加上音乐本来有调动情绪的作用;因此在音乐的触动下,樊难免控制不了情绪,但她只是默默地擦泪,没有发出声音。
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走进影院剧场,大家都深有体会,那就是在黑暗的场景里用手机拍照,真挺冒犯人的。因为抬胳膊的姿势挡视线,亮亮的屏幕又晃眼,不少影院和剧院从业者发起了“演出期间不用手机”的倡议。作为一名观众,其他观众的友好真的会使我观剧体验拉满。拍摄屏幕、舞台尚且不该,拍观众就更不对了,这是一种很冒犯的行为,原因不需要过多解释了吧!赵医生啊你长点心吧,人家关关也是古典发烧友,也能听出水平,人家怎么就坐得住?
二、投喂流浪猫的小曲
这两年,流浪猫狗袭击小朋友的新闻频繁出现,点燃了人们的怒火与对立情绪。有人说,都是因为有人投喂流浪猫狗,它们才会不停繁殖,而且膘肥体壮不怕人。
也有人说,流浪猫狗存在都是因为主人狠心遗弃,咬人也是因为那些人去招惹它们,危险的其实是人。
但其实,反对投喂流浪动物和反对丢弃宠物的,并不应该是两种人。首先流浪动物不都是由于遗弃,有很多只是带出来玩,然后因为贪玩或应激不小心走失,也有一些是主人遭遇突发事件。而且,养了宠物的人也并不想在带自家宠物出来玩的时候,突然窜出来一只流浪猫狗来“表示友好”吧?为什么不能既反对丢弃,又反对任意投喂,而提倡科学收容呢?
有人说,投喂是因为它们可怜。但流连在高档小区花园里的它们,想跑有场地,想吃卖个萌就有哥哥姐姐们来喂,最后锻炼得战斗力比家养高多了。这真的可怜吗?曲筱绡一个人住大套间,真的做不到把它们带回家里来喂养吗?
不是仇富,而是动物的脑子跟人不一样,人有集体意识,有廉耻观,猫狗可没有,你温柔相待,也不会教会它们对人退让、对宠物温柔,既然物种间有如此鸿沟,那么想要保证居民的安全和生活质量,就只好保证隔离,保持绝对安全的距离。现在可能就室外面积较大的大学校园和寺庙里适合散放些流浪猫,但也不会允许它们进入室内。
也许剧组后来发现了这处问题,在《欢乐颂2》里,小曲投喂行为发生了“反转”:关关来到小曲家,发现她带所有流浪猫咪去做了绝育,为的是不让它们繁殖。
现在点开网络剧集,还能看到“凭什么送动物去绝育”的弹幕,大概那是年头比较久的。目前,它们已经快要被此起彼伏的对绝育表示赞同的弹幕淹没。
三、学肚皮舞的目的
接下来我们来judge一下关关(
《欢乐颂2》中的关雎尔去兴趣班学肚皮舞,老师反复就“缺少女人味”给她提建议。也许以前比较正常,但在现在看来,就“女人味”来学舞蹈不算什么好理由。女人男人都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气质,现在这个鼓励个性的年代里,谁还能确切地描述啥是“女人味”呢?况且性格气质都是天生,受到环境长期影响,想要费力改变反平添焦虑。
不管是学舞蹈,还是拳击,或者书画,都是为了身心健康而已。关关作为大城市工作人群,是不是有点太焦虑了?不过,不焦虑就不叫大城市了!而且从剧中看出,关关是因为反感父母推着她相亲,男方家人又常常把她内敛文静的性格当成“做媳妇的加分项”,所以她才想改变的 ,这么一来,好像也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