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文言老师讲解了诗歌,但是我属于是一听就会,一写就废的那种,诗歌和故事一直是我的短板。只听老师讲课是不够的,我不是天资聪颖,一点就懂的学生,所以在诗歌上一直没有突破。
有人说,成就是源于热爱,难道是我爱之不深?扪心自问,我是热爱的,只是资质平庸罢了。清代孙洙编辑的《唐诗三百首》序言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看来,我还是可以弥补的。有道是勤能补拙,只要多学、多练迟早还是能把短板补上的。
从小到大没有读过多少课外书籍,就连现在,看的书也是不够的。如果没有文言老师在前面拉着,众多同门在后面赶着,我也不会开始认真地读书。在我的自我介绍里我隐去了自己最大的一个缺点——懒惰,有一帮人带着,自己也不好意思再懒散。自打进入简书以来,我是从心里由衷感谢两大组织的,一个是师父组建的学习群帮我提升写作水平,另一个便是桃花帮,用帮主的话说就是薅她的羊毛。
由于总体读的书不多,诗歌就更少了。如果说所读的诗词里,印象深刻且能完整记得的,恐怕只属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我初读这首诗时,少不更事,只知其意,不知其情,只为他工整的对仗和凄婉的文字深深吸引,读了几遍,便熟稔在了脑海之中。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其意为:我们阴阳相隔数十年,时间并没有冲淡我们的情意,却也只剩下这茫然的相思,我们一生一死再也无法相见。我们之前的美好时光,即使不去思念,也会浮现在面前。此时,我在千里之外任职,与你的孤坟相隔千里,我这满心的惆怅该与何人诉说。这么多年没见,你还能认出我吗?岁月催人老,你心中的那位翩翩公子早已是尘土满面,鬓白如霜了。
昨夜忽然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你正坐在小窗前对镜梳妆,青丝缠绕,面如娇花,还是初见时的模样。我含情默默地与你相望,满心欢喜,似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只有思念的泪水落下千行。窗外的明月,似你沉静的脸庞,照在那长着矮松的坟岗上。料想那明月照耀下坟山,是我年复一年对你思念肝肠寸断、痛不欲生的地方。
这首诗是苏轼为悼念亡妻王弗所做,句句悲切感人,凄清幽独,黯然魂销,可谓是“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词句缠绵悱恻,道出无尽相思。相思却不能相见的苦楚,只能诉与清风岗上的矮松、明月。世间最美好的爱情便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然而这対伉俪夫妻却生离死别数十载,又如何能不年年肠断?
再读这首词时,词中不仅有无尽的思念,是不是还带着一种失意?是一种“我将本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政治失意。此篇是诗人在密州任上所作,此时已从从政治中心的京都远调至此。虽也是造福一方百姓,但终不抵“西北望、射天狼”的抱负。仕途的不得志,心中的孤寂,急于向人诉说,亡妻便是最好的倾诉对象,相识、相知、相伴,也许她最懂他。
苏轼词中的意境我是读不完的,唯有一次次拜读才能领略更多风采。